论造词中体现的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 投稿黎贝
  • 更新时间2015-09-23
  • 阅读量474次
  • 评分4
  • 23
  • 0

赵梓钧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指两个反义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不相等。其中,使用频率不相等的表现之一是造词时人们在创造中性词时往往采用表达正极意义的词语作为词根造词,而非采用表达负极意义的词语。本文将分类列举这种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义学;反义义场;不平衡

1 理论依据

1.1 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与正极

反义词中的词总是成对出现的,但两个词之间的两个反义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并不相等,这就形成了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体现在语言的很多方面。例如,在人们提问的时候,一般只采用积极意义的词语提问,而不采用消极意义的词语提问。在“~不~”格式中,可以说“高不高”、“厚不厚”等,但一般不说“矮不矮”,“薄不薄”等。再如,在特指问“有多+A”中,人们往往会对A进行预设,问“有多大”是预先设定其大,问“有多长”是预先设定其长。只有在预先设定“小”等否定意义时才会用“有多小”提问。如在冯骥才小说《三寸金莲》中有:

(1)“快瞧小脚呀!”“我瞧见小脚啦!”“多大?多小?”

但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有多A”句式中,A是积极意义形容词要比消极意义形容词多很多。

1.2 正极意义与负极意义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正如磁场存在正极和负极两极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将处于反义义场中的一对词语的意义定义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正极意义包括积极意义和高频义(多义),积极意义包括褒义和具有对立计量意义的“大义”,大义指“大、高、长、强、多”等等,高频义(多义)即在语言应用中出现得多的一方面意义。负极意义包括消极意义和低频义,消极意义包括贬义和具有对立计量意义的“小义”,小义指“小、低、短、弱、少”等等,低频义(少义)即在语言应用中出现得少的一方面意义。①

下文所举的中性词的例子多数是表达概念意义的名词,理性意义较强,感情色彩较弱。因此本文以下论述主要涉及正极意义中的大义和高频义,以及负极意义中的小义和低频义。

2 汉语造词中体现的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2.1 中性概念义使用“大义”而非“小义”

汉语造词表达中性概念义时,通常使用反义义场中表达“大义”的词语作为词根,然后加上一个后缀,如“度”等。例如:

(2)高度:高低的程度,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

(3)广度:广狭的程度(用于抽象事物)。

(4)纯度:物质含杂质多少的程度。杂质愈少,纯度愈高。

(5)厚度:扁的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

(6)精密度:要求所加工的零件的尺寸达到的准确程度。也就是容许误差的大小。容许误差大的精密度低,容许误差小的精密度高。

(7)宽度:宽窄的程度;横的距离(长方形多指长的两边的距离)。

(8)亮度:发光体或反光体使人眼睛感到的明亮程度。亮度和所看到的物体的大小、反光或发光的强度及距离有关。

(9)灵敏度:①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的能力,是测定接收机质量的一个标准。②仪表的精确程度。

(10)密度:稀和密的程度。(人口密度,树与树之间的密度)

(11)粘度:液体或半流体流动难易的程度。

(12)浓度:单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叫做该溶液的浓度。

(13)强度:①作用力的大小以及声、光、电、磁等的强弱。②物质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

(14)热度:冷热的程度。

(释义源自《倒序现代汉语词典》)

在汉语中,表示中性概念的词只有用“大义+度”来表达,不会用“小义+度”表达,例如没有“冷度”、“狭度”、“窄度”、“稀度”、“浅度”等(汉语中有“低度”一词,但它是区别词,指白酒的酒精含量低,不是表示概念的词);也不会用“大义+小义+度”的构词方式表达,例如没有“冷热度”、“广狭度”、“宽窄度”、“浓稀度”、“深浅度”等。当人们需要描述事物的“小、低、短、弱、少”等方面的性质时,通常会采用这些已经由“大义+度”构成的概念词语加上表示“小义”的形容词。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中的表达中性概念义的名词也跟表示“大义”的形容词具有相同的词根。例如“height(名词,高度)—high(形容词,高)”、“depth(名词,深度)—deep(形容词,深)”等等,可见人类的认知方式是具有共性的。

2.2 中性概念义使用“多义”而非“少义”

如前所述,这里的“多义”和“少义”是针对语义在语言使用中出现的频率而言的,“多”与“少”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在语言中意义相对的两个词出现在语言中的频率有明显的差别的前提下,这两个词都没有在语言中出现即无标记的情况下,语义会偏向语言中出现频率高的词。例如说话人只说“我在剧场等你”,听话人就会明白其意思是“我在剧场里等你”,而不是“我在剧场外等你”。其原因是“里”“外”在语言中出现的频率不同。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统计,“里”在语言中出现的频率为6474次,而“外”仅为836次。

在“多义”与“少义”中,值得注意的是“肯定义”与“否定义”对于构词的影响。“肯定”即对事物持赞成或确认的态度,“否定”则是对事物持批判或否认的态度。例如“存在”是事物对时间空间的占据的事实的肯定,“消失”便是对其的否定;“适应”是对人或其他有机体符合客观环境或需要的肯定,“不适应”则是对其的否定。人们在创造中性概念义词语时,多使用表达“肯定义”的词语而较少使用表达“否定义”的词语。例如:

(15)美学: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哲学大辞典》)

“美学”是哲学和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上面的定义中我们就可以知道,美学也涉及对丑的研究。但人们只用“美学”来概括这一学科,而不说“丑学”或“美丑学”。

(16)存现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句首有处所词语做主语,宾语表示存现的主体。包括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类。(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

存现句包括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类。隐现句又可分为表示出现(如“这时走来一位四十来岁的女先生”)和表示消失(如“小王家丢了一台彩电”)的两类。这里“隐现句”只用一个“现”字来概括,既符合语言的简洁性的要求,也是以“肯定义”而非“否定义”构词的体现。

(1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有无可能进行,或表示动作结果能否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插进“得/不”(轻声),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

可能补语既可以表示有可能(如“听得懂”、“认得”),也可以表示没有可能(如“听不懂”、“认不得”),概念“可能补语”在命名时以“肯定义”兼顾肯定否定两面。

再如经济学领域的概念:

(18)可行性研究报告:又称项目评价报告,是对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决定。

3 造词中体现的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的原因

3.1 模糊语言学与标记理论

上文中列举的反义词均是处于极性反义义场的反义词。这些词大都是模糊的概念,即二者之间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例如深和浅、高和低、宽和窄、快和慢、高和矮等都是这样的词。“于是在许多语言中都产生了这样一种现象:前面的那些词(即表示高程度(下转第229页)(上接第205页)的那些词,用现代结构语言学术语叫作无标志往往可以概括后面的那些词(即表示低程度的词,叫作有标志[marked]单位。②所以,我们可以用“高度”概括高低的程度,用“广度”概括广狭的程度,用“厚度”概括厚薄的程度,等等。

3.2 语用频率效应

我们把语用频率对语言产生的影响叫作“语用频率效应”。③正极意义在语言中的应用频率比负极意义高,因此,我们可以把正极意义称作常用意义(简称“常义”),把负极意义称作非常用意义(简称“变义”)。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创造表达中性概念义的词语时,会选择正极意义的词作为词根,而不选择负极意义的词。

4 结论

汉语在创造表达中性的概念义的名词时。通常会选择表达大义、多义(高频义)等表达积极意义的词作为词根,而非表达小义、少义(低频义)等表达消极意义的词作为词根。就其原因,从标记理论的角度讲,是因为积极意义的词语是无标志单位,可以用来概括表达消极意义的有标志单位的词语。从语频效应的角度讲,是因为积极意义的词语使用频率高,人们才用它们来创造表达中性概念的词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邹韶华.求真集[M].上海:三联书店,2004.

[3]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6]徐涛.词汇语义偏移的语言图景解释[J].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1(1).

注释:

①邹韶华.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二题[C]//语言学论文选集.,2001.

②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③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刍议[J].语用教学与研究.1993(2).

[责任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