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论文分类导航

生物教学论文案例共赏(共2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11-17
  • 阅读量168次
  • 评分0
  • 0
  • 0

  导读:如何撰写出满意的生物教学论文是现在很多人都为之苦恼的问题之一,而论文的撰写也并非易事,必定是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和汗水的,本论文分类为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生物教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措施分析


  摘要:科学思维是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并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建模思维能力、推理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高中生物教学效果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措施;提升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95-624X(2020)02-0054-02


  引言


  生物学中的科学思维是指尊重科学、讲求证据的意识,其中体现了生物课程的育人价值,即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教学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措施。


  一、高中生物课程的科学思维


  1.高中生物课程科学思维的内涵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生物学科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做出了一定的要求,培养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证精神的培养,学生需要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第二,求真态度的培养,通过学习需要具备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第三,科学认知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进行深层次思考;第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物问题的能力[1]。


  2.科学思维的理论基础


  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是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理论基础制订的培养模式,在此之前也有很多学者对此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其中联系最广泛也是比较典型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两种。


  (1)认识—发现学习理论


  理论提出者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调内部动机和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与寻求人类未知事物的能力同样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已知知识获取未知知识,并且达到理性的思维转化的效果。该理论认为,学习的三个程序分别是取得、转化和评价,并且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


  (2)多元智能理论


  一个正常的学习个体应当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数理逻辑思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科学思维需要培养的能力,并且只有做到多元化培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达到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效果。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教学有效性不强


  很多教师比较急于求成,认真备课以后,非常希望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强行灌输给学生,很容易导致学生难以消化,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加上高中生物课程的课时较少、教学任务重,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如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他们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2.课堂教学生硬


  生物学科中有很多需要掌握和记忆的内容,如很多实验的结果是需要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才能应用分析的。但是,有的生物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记忆而教学,而没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因此很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生硬的问题产生。


  例如,在进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时,教师只是单纯复述课本内容,并且让学生记忆单层磷脂分子、双层磷脂分子的排布,以及糖类在细胞膜上怎么排布,就容易导致课堂教学中,不仅学生不愿意学习探索,教学过程也比较枯燥,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三、基于科学思维培养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效果的实践分析


  学生具备科学思维是学好生物的关键,因此,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着手点,创新教学模式,打造新颖的教学课堂,并且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1.重塑教学体系,打造师生相互信任尊重的教学课堂


  生物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新制订生物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备课。另外,教师需要打造活跃的教学课堂,因为新课程改革要求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以此为目标,尽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路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学生和教师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教学相长的课堂氛围。此外,生物教师还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的培养,如类比法、转换法等,这些都能体现科学思维在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


  2.以生为本,建立横纵交叉的生物教学知识体系


  生物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进行备课和教学,并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习体系,如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完毕后及时通过教材资料补充教学。很多教学内容有穿插性和交融性,因此,教师也要发掘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启发学生构建纵向的生物学习知识体系[2]。如图1所示,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教学的模式,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细胞的结构图中,通过分析真核细胞的细胞组织构成,进而延伸到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学习中来,既能复习细胞的分类、真核细胞的细胞组成等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也能引出關于原核细胞结构的新知识,更能引导学生形成纵向的知识脉络,启发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教学新课时,教师也要注意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充分思考、自主研究,尽量让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得出结论。


  3.尊重科学发展史历程,降低学生的记忆负担


  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遵循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并且建立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同时教师要遵循和尊重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且重视不同观念的批判性继承[3]。


  例如,在进行“细胞膜的模型建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以前学者提出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对比,先行理论和后续理论都要重视,如流动镶嵌模型中也有三明治模型的继承。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先讲解三明治模型和之前的理论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错”,再引出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在新旧理论的交替认识中,学生能对正确的理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更加清晰的认知,这样能够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负担,切实提升生物科学思维培养的有效性。


  4.创设教学情境,以新闻事件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生物学认知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在平时上课时,教师要巧妙联系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断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的认知[4]。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可以将热点新闻纳入教学中,用新闻热点提升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并且激发其对生物研究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进行“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列举世界上最新的研究实例,向学生宣传我国在杂交育种技术上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师还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以水稻为育种对象,引发学生对育种步骤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对新旧水稻杂交技术进行比较,以促进其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5.打造开放的教学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向学生教授科学的思维方法,并使其将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型科研活动的形式补充生物知识,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后以实验探究的形式温故知新。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果酒发酵小实验,还可以自制洗衣粉等,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意识,让学生感知到生物学习的趣味性。


  结语


  总而言之,科学思维要求学生具有求真、求新、务实的思想观和学习观,并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具备通过实验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不是通过盲目猜疑推理产生一个“正确”的结论。科学思维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其能让学生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并且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快乐学习。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思维模式,帮助其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也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课堂的方式推动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而不断提升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打造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生物课堂。


  作者简介:谭连桂(1979.7—),女,侗族,贵州天柱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课程与教学论。


  第2篇:高中生物开放式实验教学相关探析


  摘要:伴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将学生培养为新时代下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不仅是现代化发展推动的需求,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的进一步要求。加之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而言,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地位,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融入,帮助学生有着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高中;生物;开放式实验;教学探究


  鉴于当前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动,对于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教师以及学生自身而言,都处于一个思想变革的重要阶段。对于教师而言,进一步改革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封闭教学理念,发展新时代下开放的教学理念,是当前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未来生物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不断改革自身教学方式,推动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发展。


  一、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伴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于现代化下成长的学生而言,其已经不能得到满足,因此其渴望得到更多知识的熏陶,进而推动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其真正成长为现代化下所需要的人才。且基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体制的发展,因此对于教师的教学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理论的重视程度过高,进而忽视了教学实验的教导,由此使得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生物学习上存在着教学理论知识积累过重,自身实践能力过轻的状况。从而由于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师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导致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一是教师的教学效率不高,二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弱,三是难以跟上现代化的发展,真正为现代化发展培养可靠的人才。


  二、开放式实验的界定及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所谓开放式实验,从整体上而言,即指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重视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在讲解有关生物教学内容,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项目的选定,到实验过程的开展,以及包括实验过程中的设备使用、实验方法的选定等方面,都進一步体现学生的个人意志,教师只是在一旁起着辅助、指导的作用。且对于学生能力范围达不到的地方,及时的提供帮助。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开放式实验教学,对教师而言,有利于进一步转变自身的教学质量。基于当前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宜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因此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大大降低,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不利于其思维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融入,可以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学生自己进行动手实践,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开阔自身的思维,去进行更加全面、完整的思考,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同时对于教师而言,能够进一步促使自身教学质量提升,符合新课改发展的需求,为现代化发展培养全面性人才。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其自身学习积极性,带动动手能力的增强,进而带动动脑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三、高中生物开放式实验教学相关举措


  (一)教师不断加强对教材的研读,教学依据教材出发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融入开放式实验教学,首先最基础的,还是要依靠教材。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内容,要以生物教材自身作为依托。只有教师自身对教材进行充分研读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实验课题才是真正符合教学需求的,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对教材的研读,为学生真正提出相适宜的实验课题。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运用高倍显微镜,对叶绿体和线粒体进行观察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前期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细胞以及低倍镜运用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进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前期学习的知识。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相关知识,即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状。因此加强现代化多媒体设施的利用,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状有着初步认识。然后在学生初步了解到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而让学生自己对课本上所演示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方式,进行充分的阅读,并且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课本上的实验所要求准备的实验器材,充分的准备好。而且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几个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更仔细地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设施的播放,将如何进行临时装片和如何进行观察的相关步骤,向学生进行展示,由于学生已经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阅读,再加上视频的播放,会让学生的认知更深一步。然后在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进而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在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进行观察,从而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对于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暂时停下学生的实验过程,将这一问题向学生进行讲解,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的顺利展开,解决掉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对教材的充分阅读以及教师的帮助,进而使得学生对有关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相关知识有着更深一步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增强教材利用度。


  (二)进一步发挥学生自身的思考,带动学生思维成长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学生在这一阶段中,年纪已成长到相对较为大的阶段,其自身的思维也逐渐处于成熟阶段。而正是由于这样的背景,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课堂更多的交还给学生,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自身的思考,进而带动学生思维的成长,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例如教师在讲解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先从学生自身的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事情引入教学,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通过前期的学习,大家都已经对细胞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平时生活的过程中,你们所见过根丝最多的植物是什么呢?”学生会提出很多的植物,而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植物,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通过对这些植物的分析,使得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植物有关的知识。由于课本上所采用的是洋葱,但是洋葱自身不易生根,且即使生根了,生根的数量也很少。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植物,运用小麦和蒜,进行有丝分裂实验。而在进行实验的三至四天时,教师要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从而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而根据分组的结果,让学生自己进行有关小麦和蒜的根丝的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培植,同时教师给定学生以特定的记录观察单,让学生记录下有关培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培植完成后,进而对小麦和蒜的根丝进行研究,最后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首先让都是对小麦或是都是对蒜进行实验的小组,进行讨论,看看同样的实验物体,是否观察到的现象都是一致的,进而在同样实验物体的小组讨论完成后,再让不同实验物体的小组进行交流,看看不同的实验物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有什么区别。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带动学生自身的思考,从而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效率,促进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


  对于融入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高中生物教学而言,除了要进一步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研读以及进一步让学生自己承担起,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以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带动自身动脑思维的发展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效率,进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促使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有关知识时,由于课本上已经有相关的实验方式及过程的讲解,因此教师可以首先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设施的作用,向学生播放真正有关细胞的相关知识,促使学生对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在自己的脑海中首先树立起大概的印象。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其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忆,从而为后续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对模型的运用,采用以模型代替細胞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有关抽象的知识有着更好的了解。继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刚才多媒体设施所播放的视频,所演示的实验过程,自己进行实验。但是在学生开始实验之前,教师要先带领学生设计一套新的实验方案,以更为安全的物质,来代替原本实验过程中具有腐蚀性的物质。并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促使学生对已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运用。对已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运用的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使得学生更好地回顾以往的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掌握到细胞大小和物质运输的关系。而通过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创新的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活动的效率,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成长,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四、结语


  对于当前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的教学而言,进一步融入开放式实验教学,以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理念,进而在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得以运用,不仅是当前高中教育的进一步要求,同时也是未来生物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融入,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竞争力得以增强,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自身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科的学习,更好地进行理解,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底蕴,为现代化的发展真正贡献了属于教师自身该尽的那份力量。


  作者简介:李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