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与CBA国际猎头策略与机制比较研究

  • 投稿猫喵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815次
  • 评分4
  • 12
  • 0

李彦龙(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NBA 和CBA 的发展历程,基于现代猎头的视角,解读二者的互补、促进和推动机制,促进CBA 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NBA CBA 猎头

篮球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球类运动之一。明星群体更是炙手可热,比如,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勒布朗詹姆斯等。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和中国篮球协会(CBA)是两国篮球最高水准的象征。然而,在巨星的光坏背后,NBA联盟成功的幕后,却是先进的猎头理念、完整的猎头机制和高超的猎头手法,使之美梦成真。

1 NBA 与CBA 概况

NBA 和CBA 同样作为职业篮球联盟,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均汇集了国内最顶级的篮球运动员。但是,NBA 诞生时间比CBA 早近50 年,其联盟的整体运行模式基本已经趋向完整。反观我国的CBA,由于起步较晚,中间又受到体制和政策要求的阻碍,到现今为止其规模、整体水平等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1 NBA

NBA 联盟成立于1946 年,前身是美国早期的职业篮球联盟BAA。NBA 全称(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是全球性的运动及媒体企业,旗下拥有三个职业体育联赛,简称“美职篮”。经过近80 年的发展,NBA 已经成为全世界篮球最高水准的代名词。BNA 从诞生到现今,培育出无数著名球星,其中包括“飞人”迈克尔乔丹、“小飞侠”科比布莱恩特、“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闪电侠”德怀恩韦德、“大鲨鱼”沙奎尔奥尼尔、“魔术师”埃尔文·约翰逊等等。

1.2 CBA

1995 年,中国篮球职业联赛CBA 创立。从创立初期的“军警队伍”,发展到广东队八一队雄踞一方。发展迅速的当代社会,我国的篮球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到2014 年为止,在我国篮协注册的有21 个职业篮球俱乐部,没有注册的半职业俱乐部近十个。经历多年的职业联赛,以赛制改革为先导的我国职业篮球已取得瞩目的成就。

受体制、国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发展困境日渐突出。尽管如此,国内还是诞生了技术高超的球星,如朱芳雨、王仕鹏、刘玉栋等,其中更有进入NBA 世界舞台的姚明、王治郅、巴特尔、易建联、孙悦等。

2 NBA与CBA 猎头机制比较分析

BNA 与CBA 在一定程度上,都是高水平篮球水准的代名词,在这华丽的背后,猎头机制是其整体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其强心脏。

2.1 NBA 的猎头机制

NBA 现行常规的球员选用制度是摇乒乓制度,即选用球员时,把66 个乒乓球放入一个鼓型的混摇器中,当混摇器转动时,从中掉出来的第一个号码属于哪个球队,哪个球队便拥有了状元签,按此方法再确定榜眼、探花,而其他顺序仍按战绩倒序来确定。另外,自NBA 运行之初,就明确规定猎头的游戏规则:除了常规的球员选用制度程序之外,NBA 对参加选拔的美国本土球员参加选拔和海外球员的参加资格增设了一些特殊规定,主要包括:

①美国本土球员准入规定。一位定居于美国并已完成高中学业的球员A,要进入NBA,分为愿意放弃学业(不进入大学篮球队)和不愿意放弃学业(进入大学篮球队)这两种情况。符合第一种情况,则需在联盟选人前45 天向NBA 发出书面通知,表示愿意放弃进入大学继续学业的即可。如果在此期间有球队按规定向其发出邀请,那么该球队将是唯一能与他签订球员合同的球队。(初选)相反,如果球员A 获得参加资格后没有宣布放弃进入学业(进入篮球队),那这次选拔活动对他而言被视作“二选”环节。

如果球员A 参加大学篮球队,那么一旦他之后宣布放弃为大学篮球队效力,他仍可以获得NBA 选拔资格,届时,曾经在选拔活动期间中选择他、并每年按要求向A 发出邀请的NBA 球队将保留在选拔活动开始之日一年后和他进行商讨并签订球员合同的优先权。

②海外球员准入规定。海外球员参加NBA 选拔的规则相当简单,只要一名海外球员(定居在美国之外的业余或职业篮球运动员)年满18 周岁,并且在选拔活动开始前的45 天向NBA 发出书面通知,表示希望获得参加选拔资格即可。

2.2 CBA 的猎头机制

我国CBA 猎头机制事业起步较晚,可分为本土球员选用和外籍球员的选用。

2.2.1 本土球员选用

CBA 内各篮球俱乐部的球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省、市与军区体工队,一是来源于体校及其他高校队,而后者所占份额相当小,后备人才接受正规训练的时间较晚,培养费用主要由国家提供,社会赞助和自我挖掘相当有限。后备人才的数量有限,甚至有的俱乐部几乎没有三线队员。

2.2.2 外援选用

自各俱乐部开始引进外援以来,外援的挑选与引进工作都是由俱乐部自己完成的,采用的方法有“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走出去”就是每个赛季之前,由俱乐部总经理和主教练等亲赴国外选外援。但是,由于他们手头没有确切而有用的资料和信息,选外援工作比较盲目,不仅吃苦受累,往往是无功而返。

NBA 的猎头机制制度主项条款演变历程可分为4 个阶段。从NBA 猎头机制制度主项条款演变的历程可知其目的是力求NBA 内部各支球队之间对人才都具有平等的选择权,保证各支球队实力均衡发展。同时,联盟内部为了促进公平和球队实力发展,甚至是为了联盟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屑的努力。而这,就是NBA 享有全世界最高水平篮球美誉称号的根本原因。

3 中国CBA 的主要困境及原因分析

3.1 联盟知名度底

NBA 自成立以来,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球星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球员,20 世纪50 年代的乔治·迈肯,20 世纪60 年代的里德·奥尔巴克,20 世纪70 年代80 年代的迈克尔乔丹等等,还有现在的科比、詹姆斯,都是21 世纪NBA 历史的代表。CBA 虽然有像姚明这类走出中国的球员,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足以让其成为CBA 的代表,更别说拥有类似迈克尔乔丹这样拥有“篮球之神”称号的球员。CBA 相比NBA,除开中国国人,实在不为人熟知。

3.2 年轻球员准入门槛窄,后备人才无用武之地

NBA 球员参加选拔,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参加选拔,而CBA 的球员选拔却只是针对外援,对于年轻的国内球员却是无人问津。在我国,除了CBA 联赛,赛事激烈的还有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和CUBA,大超是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篮球协会共同主办的,它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弘扬校园文化和为CBA 培养后备人才的“双基地”,但是,从大超走进CBA 的球员又寥寥无几。CBA 的各支球队,几乎都预备役队,即使有,也是不停的在训练。一旦有机会到CBA 的场上,这些年轻的球员在经验上几乎是一片空白。

NBA 的新球员准入规则相当全面,海内外球员都有明确规定,球员培养机制成熟。反观国内CBA,年轻球员如果想进入CBA 等联赛,根本不知从何入手。门槛窄、公开范围低、相关制度不完善、培育环境不成熟等,都将阻碍国内篮球事业的发展。

3.3 外籍球员引进不合理,对CBA 发展造成阻碍由于去国外选外援,常因缺少准确的球员信息,无功而反。而邀请来球员来俱乐部试训和通过经纪人物色,要支付高昂的中介报酬和外援的食宿返路费,俱乐部耗资巨大,加上训练营持续时间短,外援数据不全面。CBA 对外援的合同履行程度低,外援难以服从俱乐部管理。另外,外援选用范围主要是欧美国家,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差异影响外援在球队的正常发挥,进而阻碍整个CBA 协会的发展。

4 对策与建议

4.1 在国际上加大宣传力度,丰富球员包装直至2014 年,CBA 联赛外援引进的模式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有待完善。首先我们应该在国际上加大对自己CBA 联赛的宣传力度,使世界上各国球员更多地了解我们的联赛。其次,要加强渲染球员边际效应,发散球员光环效应。

4.2 完善年轻球员培养机制

发挥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的综合效应,共同培养篮球后备人才,充分打破传统教育、体育体制的壁垒,协调两家的关系。同时加强各类篮球培育单位的管理,改善自我内部环境教委和体委系统要整合各类篮球培养篮球单位的资源,实现一体化管理,使篮球的培养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并要加大对教练员执教能力和素质的培育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改善教练员的待遇,稳定其工资收入,发挥其最大潜能。促进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拉近与国际间的差距。

4.3 完善外籍球员管理制度,扩大外援选拔范围

建立完善的外籍球员引进与管理制度,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建立外籍球员保障制度,避免球员短期行为的发生;建立外籍球员培训机制,减少文化差异上的负面影响;俱乐部加强对外籍球员的管理,从而达到外籍球员提高比赛观赏性增加俱乐部盈利和本土年轻球员培养成长的平衡。同时,外援的选拔范围不能仅限于美国,要扩大到欧洲、南美洲和澳洲,甚至还要关注亚洲的优秀球员。外援的统一选拔应在国内进行,而不应在国外举办,以避免球员的地域性局限。

简而言之,CBA 猎头机制为联盟补充新血、保证其能正常运行,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借鉴和参照NBA,向世界看齐,走出中国特色,乃是大势所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同辉.CBA 与NBA 选秀制度的比较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3).

[2]黄福华.NBA 发展史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09.

[3]王郓,蒋志伟.CBA 与NBA 外籍球员引进和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J].2011(06).

[4]夏松.NBA 选秀之路[J].篮球,1999(04).

[5]徐良.浅析我国CBA 俱乐部的发展现状[D].山东:山东大学,2005.

作者简介:

李彦龙(1993-),男,广东惠州人,本科,助理顾问,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国家猎头研究中心,研究方向院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