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研究

  • 投稿sima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88次
  • 评分4
  • 73
  • 0

何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前提,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内各高校基本上都有少数民族学生的分布。所以,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民族宗教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挑战

1.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显著增加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走进高校学习,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学生总数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他们以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意识也在增强,这强化了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同时,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又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从而造成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学生之间由于文化特征、风俗禁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各种冲突和矛盾,成为造成校园安全稳定隐患的重要因素。

2.宗教对大学校园的影响和渗透有所抬头

根据国内各大高校有关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的信教人数明显增多,有的高校信仰宗教或有信教倾向的大学生比例已达到或接近10%,而且大学生往往对宗教的本质认识不清,还有一些封建迷信、邪教等组织利用大学生思想单纯、涉世不深等特点,对大学校园的传播和渗透也有所抬头。

3.地区发展不平衡增加了民族宗教工作的难度

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原因,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基础薄弱,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不但与东部发达省份存在差距,而且在同一地区与汉族群众也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因素还可能不断拉大,从而影响到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正确理解,而且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水平的差异,也会带来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隔阂,这无疑加剧了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难度。

4.大学生获取民族宗教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和通畅

伴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便捷,来自不同方式、站在不同角度、真实程度不一的民族宗教信息涌到大学生面前,而大学生往往缺乏相关民族宗教知识,又受到民族感情的影响,极易对民族宗教信息产生误判,从而酿成严重后果,这就亟待高校民族宗教工作者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二、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主要内容

1.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宣传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前提。高校应专门制定符合国家政策、适合本校发展的规章制度,并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到高校推动自身改革发展的工作中,使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避免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随意性,同时,利用学校网站、校报、电视台、广播站等宣传媒体,尤其注重利用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多方位、立体式地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普及民族宗教理论,报道民族发展先进成果,使广大师生员工真正明白“民族宗教工作无小事”的含义和道理,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重视,并正确对待民族宗教问题。

2.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夯实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基础

要把民族团结教育放在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首位,注重常规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在常规教育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开展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讲团结进步,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在特殊教育中,一方面要针对特殊时期、特殊事件对少数民族师生进行政治理论和民族、宗教方面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认清形势、明辨是非。另一方面可聘请有关民族宗教界权威人士担任学校客座教授,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爱国爱教的热情,引导培养他们树立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

3.利用高校教育优势,注重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民族宗教工作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鉴于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优势,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在对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唯物主义世界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引导,尤其对于政治过硬、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学生要采取重点培养的原则,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成为高校乃至整个国家民族宗教工作的中坚力量。高校还应设立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人员奖励机制,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特殊性,这对做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三、积极探索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新途径

高校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对于维护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推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健全和完善民族宗教工作机制、体制

要做好高校民族宗教工作,首先要高度重视,不断健全和完善民族宗教工作的机制、体制。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机构,制定总体规划,对全校民族宗教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并定期对全校党政干部和辅导员进行民族宗教理论的培训。同时吸纳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作为成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评估考核机制,通过评估考核,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校在民族宗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推动民族团结教育

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建设体现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和互助关系。例如,新生入学,通过组织观看校史剧、校史展,拜访老校友等形式,积极开展学校历史传统教育,增强广大学生的荣校情怀,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高校可在追求校园活动内容、形式不断创新的同时,着力构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工程,并积极融入民族宗教元素,诸如举办大学生民族文化节、民族团结月、民族宗教知识系列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鼓舞和激励全校广大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而且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

3.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民族宗教工作

新媒体正在成为90后大学生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搭建好、利用好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在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就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爱听爱看,易于接受,而不是排斥和反对。民族宗教工作者可以建立官方微博、微信、手机报等,将民族宗教的相关理论知识、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等通过新媒体上传,和学生实现共享和交流,以真诚的对话消除教育主客体之间的隔阂和戒备,从而大大拉近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将刻板的说教变成生动时尚的“网言网语”,将枯燥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变成“生活化”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探讨、辩论与互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引导,在彼此信赖的基础上,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宗教观。

以新媒体为媒介的民族团结教育可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单向教育模式,实现教育主客体之间双向互动的情景化教育,在相互信任、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起一个深度沟通、理性反思的教育平台,这种互动式的双向教育模式有利于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和教育需求,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受教育者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心声,及时向教育者提供建议,指出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大大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教育的主客体都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他们不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而共同成为民族宗教工作的“参与者”,在这个更加包容、更加多元的教育平台上,将以往抽象化、教条化的民族团结教育途径,代之以平等的方式、生动的事例、亲和的语言,最终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9-30(2).

[3]康春英.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大学和谐校园[J].中国民族教育,2006(2).

[4]吴学满.微博对当代大学生的冲击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重点项目,项目名称: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形势任务及问题对策研究(编号:2014-MZD-014),负责人:何威]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