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巷陌媒体——论部校共建视野下新闻摄影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

  • 投稿淘淘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416次
  • 评分4
  • 40
  • 0

赵昊

【摘要】部校共建旨在携手培养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一流新闻人才,对于部校共建视野下新闻摄影人才的培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摄影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从当代摄影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展开学堂、巷陌、媒体培养的现实路径探索,有效树立他们的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部校共建 新闻摄影 人才培养

2013 年底,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并在上海召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现场会,会议指出“要把部校共建作为战略任务、基础工程,遵循新闻教育规律、遵循新闻人才成长规律,发挥业界学界各自优势,携手培养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一流新闻人才。”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是安徽省委宣传部与安徽师范大学共建的学院,系我国10 个试点先行单位之一。学院摄影专业以新闻摄影为主要方向,学生就业以省内媒体为主。学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摄影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从当代摄影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在新闻教育实践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只有依傍着现实的生活实践,并且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正确的载体,恰当的时间空间,才能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化为教师和学生的信念、指导思想。①学院进行了广泛探讨与深入研究,在摄影专业教育中展开了学堂、巷陌、媒体培养的现实路径探索,树立他们的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摄影专业新闻摄影教育实践为考察中心,研究部校共建视野下新闻摄影人才培养。

一、学堂讲解:在基本业务培养中确立正确立场

正确立场在学堂教育中通过导向、示范来确立。注重教学导向的方式与方法,结合摄影专业学生专业特点,以丰富适用的教育形式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头脑。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是对理论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把它内化为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②如何内化是教学中的难点。首先是教师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摄影实践与教学中的重要指导作用,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认知、研究、理解,并在备课、讲课上下足功夫,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摄影教学始终。新闻摄影学堂教学以理论讲解与图片解析为主,需着力选择新闻价值高、形象价值高、充分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摄影作品进行讲解,先从图片视觉形式上打动学生,再从图片思想内涵上感染学生,再进行主题选择、拍摄方法上的教育;着力选择优秀事例进行阐述,告诉学生优秀新闻摄影记者应具备的思想品格与职业素养。通过对每一幅具体作品的解析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使学生知道在这个时代中,应该拍摄什么,如何通过新闻摄影从正面进行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导向,学生认识到正确立场的重要性,也明确了面对各类新闻事件应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选择什么样的视角进行拍摄报道。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对热点图片的讨论、研判,在研讨中启发学生思考。根据热点事件,从报刊、网络中选择不同的图片展开讨论,分析不同图片的视觉构成、所传递的思想内涵、所取得的效果影响,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试析若是自己会选择的拍摄层面与角度,在总结中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立场。在作业的布置中注重导向,按校园新闻、社会新闻命题布置的作业,主要为反映当代学生积极向上精神、和谐社会的构建、改革发展成就等新闻摄影作业,这既要求学生在校园、社会中寻找主题,挖掘典型,发现问题,又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问题,从正确立场上表现主题。在作业的集中指导、点评中,注意比较,命题作业中同学们往往围绕一件新闻事件进行拍摄,经过集中点评,从事件发现、立意表现、主题展现、拍摄效果等方面比较出准、高、深、好,从而进一步确立正确立场。经过讲解、讨论、作业、点评等方式反复的教育学生新闻摄影“拍摄什么”与“怎么拍摄”。定期邀请媒体记者展开讲座,通过实例解析与互动,具体讲解正确立场的新闻拍摄。此外,学堂讲解还要注重教师们对学生的示范。在学堂教育中,还注重了大学堂即整体文化环境的教育,传媒学院在发展中形成了“向上、向善、向美”的学院文化,良好的文化氛围始终教育、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自然将新闻拍摄的着眼点置于真、善、美的范畴之中。在学堂的讲解中,培养了学生的新闻摄影基本业务,掌握了进行形象化宣传的摄影本领,确立了正确的立场。

二、巷陌实践:在实践水平提高中建立人民情怀

人民情怀对于90 后的高校学生来说只是抽象的概念,把抽象概念自然转化为真情实感,唯有接地气,在田间地头、寻常巷陌寻访典型的人与事采摄。高校学生们对于广泛接触社会,总具有一定的新鲜感,乐于深入大众,可以在实践水平提高的同时深刻的感受到人民大众的生活、生存状态,感动于凡人善举,触动于社会问题。对学生而言,在实践中寻找、采访、拍摄一次凡人善举比多次说教更具教育效果。在深入大众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断调整自己的拍摄思路,同时学会倾听老百姓的呼声,学会使用老百姓的语言与他们交流,在拍一系列典型的点滴过程中由内心自然建立起人民情怀。实践表明,学生建立起人民情怀,越是深入人民生活之中拍摄,所拍摄的形象越是生动、鲜活,新闻摄影水平越是得以快速提升,学生也越来越愿意深入人民群众中寻找拍摄题材,这正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良好发展。近来,学生拍摄成果丰硕,均为充满人民情怀的正能量的影像。学院建立了“课程实验、实验课程、联合作业、专业采风、课堂联动、专业实习、毕业创作”七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系统的开展了学生社会新闻摄影实践教学,组织了“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等专题采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通过大力弘扬主旋律,着力表现表现大好河山、发展成就、和谐社会、幸福生活来进一步确立正确立场,来建立人民情怀。每年暑期,学生们均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深入到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寻访、拍摄好人好事,传播正能量。学院从学生培养阶段开始就注重基层实践意识,学生将实践落实到寻常巷陌,教师亦将学问做到田间地头,在实践教学中带着问题到基层,在基层中发现新问题,在基层中解决问题。正是在实践中的一件件事例,一次次拍摄,使学生建立起人民情怀,致力于为人民拍摄。

三、媒体传播:在综合素养提升中树立责任担当

学堂教育、巷陌实践、媒体传播是渐进且循环的过程,学生在学堂教育中萌发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宣传者、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者的初步想法,在实践中进一步感觉自己应用相机来表达正确的社会认识,当自己拍摄的新闻摄影作品通过媒体传播后,责任担当的意识逐渐真正建立起来。作品在媒体发表,有的还引起了一定的关注,进一步树立学生正确的拍摄导向,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与实践拍摄的热忱,对自己拍摄的意义也更为重视,对拍摄方向更为明确,拍摄内容的选择更为清晰。学生在选择图片、撰写说明、进行投稿中,既提升了综合素养,同时在所摄图片的选择与文字撰写过程中,对学生又是一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入学习,一次思想的自我教育,将拍摄人民的自发行为转为自觉行动,深刻理解自己在实现伟大中国梦进程中应该担当的媒体人的责任。媒体传播还包括了学生在媒体进行实习,拍摄作品进行传播,其间跟着媒体的记者们一同深入生活,感受他们的责任担当,从而深刻理解自己所担负的重任与应尽的职责。

在部校共建视野下探索新闻摄影人才培养的新路,力求培养政治强、业务精、视野广、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摄影后备人才。通过学堂、巷陌、媒体,使摄影专业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并内化于行,充分感受到自己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所肩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立场,努力学习摄影技术,用镜头来反映社会,表现人民,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摄影教育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与目标。

【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高校摄影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2jyxm107)研究成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张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4(Z2)

②王小节,《当代语境下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8)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摄影系主任、副教授)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