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移民文化适应心理干预研究

  • 投稿LeeJ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95次
  • 评分4
  • 12
  • 0

何树勋①② HE Shu-xun;鲁绵茸③ LU Mian-rong寇新智① KOU Xin-zhi

(①商洛学院文传学院,商洛 726000;②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商洛 726000;③商洛学院经管学院,商洛 726000)

摘要:在陕南移民搬迁过程中,许多移民在文化适应问题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本文以陈国明的跨越边际跨文化适应理论为依据,强调移民在平等和保持自身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结合政府、专业机构、志愿者、社区和家庭的多元干预体系,采取心理综合干预、心理健康研讨班和家庭指导等方式,最终实现移民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平等;双核多元动态平衡;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D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244-0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2JK0394:陕南移民搬迁文化适应研究);商洛学院服务地方专项(14SKY-FWDF008:陕南移民老年人化适应研究)。

作者简介:何树勋(1974-),男,陕西丹凤人,商洛学院文传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

0 引言

陕南移民工程一个隐性的问题是搬迁后新移民的文化心理调适,如焦虑、社会支持缺失、人际关系网络崩溃等,在搬迁之前没有预料到或者预计不足,严重影响移民的身心健康[1]。目前政府的主要精力只是放在移民点建设的物质方面,暂时没有顾及移民,特别是老年移民和妇女的心理调查和干预,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陕南移民240万人,规模远远超过三峡移民,其中很多人,尤其老年人属于非自愿移民;这些人中间存在心理适应困难的不会是少数。陕南移民搬迁属于生态移民,它和工程移民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移民必然要遭受一定程度的文化休克和经历一个较长的心理恢复过程。

1 文献综述

文化适应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通过相互接触,给接触的一方或者双方带来文化模式改变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2]。1936年美国人类学家Redfield等在其《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中,首次明确了文化适应的定义以及文化适应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Redfield,Linton,&Herskovits,1936)[3]。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移民潮、留学潮以及全球化商务往来,进一步推动了西方学者对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西方研究者已提出了多个不同的文化适应理论和模型,其中Oberg的“文化冲击”模型,Lysgaard的“U型曲线假说”(U—curve hypothesis),Adler文化适应五阶段模型,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等,是其中影响较大并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的几个。

许多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西方学者,脚踩东西两艘文化航船,发现上述模型暗含着欧洲中心主义,即二分思想和线性逻辑。文化在某一维度的差异只能是一个连续体(continuum);以自我为中心、“他”者的眼光看待移民,只能得出同化和整合是最佳模式的结论[4]。文化适应过程的确要学习很多新东西(acculturation),同时也要放弃许多不合时宜的东西(decultuaration)[5],但这并不是说移民只能无原则的邯郸学步,削足适履。如同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移民真正能够获得当地人接纳受人尊敬,正是因为他们坚持自身独特的东西,与当地人平等交往,自尊自信并且保持了自己文化的中心地位。

因此,文化适应的困难和本质是在动态中保持“双核心”状态,也就是陈国明所谓的“道”[6]。文化适应是一种文化精神的持续博弈(infinite game)过程,移民最终要实现“理解-尊重-接受”的结果。在陈国明看来,在接触区域(contact area)两种文化体的差异高度模糊和不确定。文化适应的过程是向心力和离心力两股势力推拉的和谐过程,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带来了从自我集中(self-concentration)到自我分散(self-decentralization)的持续运动,并将两个中心合而为一,形成共同中心(co-center)或新中心。文化适应动态聚合这一理论为现实的搬迁移民心理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即通过某种有效的行动措施,加速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接触,在共同任务、共同活动中实现新的融合是可能的。

2 文化适应干预模式选择

进行文化心理干预的前提是要了解和利用移民本身的文化心理条件。人是环境的产物,陕南移民原来居住在生存环境相对较为恶劣的山里,具有山里人普遍具有的特点。其优点是吃苦耐劳、勤快、忍耐、守信、宽厚、善良、爽直、憨厚、本分。缺点是见识短,头脑不够灵活,得过且过,文化低,不注意卫生,不习惯算计,小心谨慎。而移入地的人的特点则是较为文明、精明、头脑灵活、见多识广,缺点是由于生存自然环境相对优越,较为懒散、市侩、麻木,过分计较自身的利益。

掌握了人的文化心理规律,工作就会有更强的针对性。山里来的移民世代接受了社会命运不平等这一事实,对政府没有刚性欲望压力,政府提供的微小帮助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7]。相反,扶植力度过大过急,不但可能造成前期移民的怨恨和后续移民的观望[8],而且会导致其期待膨胀,今后政府即使加大扶持也得不到积极响应,方方面面不落好,给后续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让移民从事一些当地人不愿意干的事情,不但能够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而且能够极大提升移民和当地人双方的满意度。这种情况类似产业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转移,可以实现双赢。同样,因为人口的聚集,当地人也可能从中寻找到某些商机,这在无形中也提高了他们对移民工程的满意度和支持率,部分地消解了对移民的敌视心理。如果我们采取某些适合当地人心理和移民习惯、易于双方接受的文化心理干预方式,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为移民的文化适应产生“造血机制”,培育出移民自身适应的再生能力。

移民文化适应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建立政府、专业机构、社区、志愿者和移民家庭参与的多元干预体系。作为政府,尽可能让一个村组的移民搬迁后还居住在同一社区,形成类似国内回民街、国外唐人街一样的环境。这样,移民原有的社会关系网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护而不受破坏,其遭受文化心理冲击力就相对化解掉了。政府还可以牵头对涉及移民心理干预的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新的社区,鼓励老住户与新移民结对子,同时尽可能地保留移民与老家原有的联系渠道,如原来居住地的某些权利以及老家的祖坟、庄基地、土地、果树等,让其心理上有一个“断奶期”。社区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如治安联防、文艺活动、集体活动,让新移民有机会参与进来。志愿者组织也可以经常到所联系的移民社区去拜访,与移民拉家常,发现问题并进行疏导。专业机构可以和志愿者一起,或者单独开展工作,发现问题并给移民以心理治疗,并指导其家庭成员给需要特别关注的成员以照顾。

2.1 心理综合干预 政府和专业机构有必要对全体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包括使用专门的危机干预技术和心理急救。他们应当尽量全面地收集信息,允许移民倾诉甚至是发泄任何负面情绪,且不做任何判决和训斥,通过使用同情和积极倾听的技巧来理解移民,体验他们的想法和苦恼。他们还可以预测随后可能出现的一些情感问题来帮助移民制定应对策略,与移民建立长期联系交往的渠道,给他们移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进移民与各种社会支持的联系。协作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把当地的网格资源,将其二次连接成网。

在这项工作中,政府要确保对移民服务提供的可获得性和可及性,有效使用小组工作技巧以促进私立和公共服务机构间的合作。在宏观层面上,首先是评估移民所遭受的精神损失和创伤的程度。为重建新的归属感的心理需要,小组成员要与社会团体、决策者和服务提供者合作,制定长期的实施方案,包括使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的工作流程,并努力使重点人群得到兜底保障:儿童要尽快入学,留守妇女和老人得到经常性的心理陪伴。

2.2 心理健康研讨班 志愿者、专业机构、政府还可以针对儿童和青少年,通过定期组织研讨会或讲习班的形式,采用各种表达技巧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探讨他们在被迫迁移过程中成长的特殊经历及其相关的突出事件。在研讨班上,围绕一些主题,即他们经历的相关重要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包括角色扮演、演讲、集体编故事、社会剧等。这些活动可以成为每期干预的核心。通过这些表现技巧帮助儿童表达和反应具体的生活事件,如以前在老家的生活经历或搬迁来之后日常生活方面相关的生活事件。例如,社会剧或角色扮演可以使孩子们能够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发现并审查自身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方面。让孩子们集体编故事,主题围绕日常生活,比如性别相关的琐事、兄弟姐妹或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每期干预之前,还可以通过一些体育活动或游戏进行热身活动,以增进团队内部的信任,同时也为儿童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心理安全环境。研讨班可以由心理工作者、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一起联合组织实施。

2.3 家庭教育和支持 这种方法既可以在家庭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家庭内部进行。对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干预辅导,在前期政府、志愿者工作的基础上,先由心理健康专家每周与有心理问题的家庭见一次面,并单独给家长介绍该服务,评估他们所经受的痛苦的程度,根据家长的看法判断其他人的困难,教会他们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家长也可以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以家庭会议或其他有限的形式,带领一家人进行自我治疗。同时,心理健康专家与社区相关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在内的广泛专家网络建立联系,为提供家庭疗法提供技术支持。

除了单个家庭独立进行外,上述活动也可以由相邻的几个家庭组成。先由专业人员为所有参与家庭的干预实施提供一定课时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预防和可及性干预的原则,有关创伤交流、社会网络和寻求帮助的家庭干预过程,多家庭团队和心理教育,以及文化道德问题。同时,为干预实施者提供各干预阶段的阅读材料和观看视频案例,并进行实际操练。在整个干预过程中,由研究人员每周进行一次监督,以保证实施者按照干预操作规范进行干预活动,并且及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利用由众人形成的社会情境和团体成员的互动、互知和互信,增进治疗效果。其优越性在于治疗团体作为一个微型的社会,可以给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移民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个理解和支持的氛围中,参与者愿意打开心扉,尝试各种可选择性行为,探索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和学习有效的社交技巧。团体成员之间还可以讨论他们彼此之间察觉到的问题,并获得其他成员对其察觉的反馈,让其及时发现自己不易发现的问题。

3 结论

陕南移民离乡背井搬迁到新的环境中,外界干预治疗路径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到移民的内心深处,发现深层次的问题,然后结合其文化心理,充分利用其优点习惯,开发出适合他们的文化干预模式。文化具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差异让其疏离,共性才可能沟通。陕南文化的地域性,陕南农民独特的文化心理可以成为帮助其身份转换、文化适应的桥梁。研究者只要发现并挖掘出这些藏而不露的“文化地图”,将为政府决策和社会机构、志愿者的工作提供某些重要的支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何树勋.陕南移民搬迁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以商洛市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2014(27)S:21-25.

[2]孙进.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52.

[3]Redfield, R.,Linton, R., &Herskovits, M.J. 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49-152.

[4]Berry,J . Acculturation as varieties of adaptation. In A. M. Padilla(Ed), Acculturation: Theory, models and some new findings. Boulder, CO:Westview,1990.

[5]Kim,Y.Y.,& Ruben,B.D.Intercultural transformation.In W.B.Gudykunst & Y.Y.Kim (Eds.),Readings on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New York:McGraw-Hill, 1992.

[6]陈国明,余彤.跨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构建[J].学术研究, (1):130-138.

[7]张孟楠,刘文正,等.陕南搬迁移民心态调查及对策探讨——以丹凤县为例[J].新西部,2014,6.

[8]陈菊.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集镇社区建设和管理——以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为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