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与增效研究

  • 投稿葡萄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384次
  • 评分4
  • 27
  • 0

束兆林,杨红福,缪康,赵来成,姚克兵,于居龙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江苏句容212400)

摘要:为揭示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增效作用,开发新型防治小麦赤霉病复配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5 种配比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与福美双比例为1:0.5、1:1、1:1.5、1:2、1:2.5 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0.2655、0.2001、0.3462、0.6298、0.8295 mg/L;这5 种混配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的增效系数分别是1.4729、2.5540、1.8086、1.1475、0.9975,其中咪鲜胺与福美双为1:1 和1:1.5 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以1:1增效作用最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咪鲜胺;福美双;小麦赤霉病;抑制效果;增效作用

中图分类号:S482.2+9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746

基金项目:镇江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小麦赤霉病抗性检测与防控技术研究”(NY2013003)。

第一作者简介:束兆林,男,1964 年出生,江苏丹阳人,研究员,大学,主要从事植保和农药应用研究。通信地址:212400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镇宁杭路112号镇江农科所,Tel:0511-87265698,E-mail:shuzl2005@163.com。

收稿日期:2014-07-31,修回日期:2014-10-22。

0 引言

小麦赤霉病(Gibberrella zeae)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1]。小麦赤霉病不仅能引起小麦大幅度减产,甚至发生毁灭性危害,威胁粮食安全,而且赤霉病菌分泌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当其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即可造成人畜中毒,还有致癌致畸和诱变的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2-3]。长期以来,赤霉病的防治药剂,中国一直依赖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或以多菌灵为主要成分的复配杀菌剂,由于连续多年的使用,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剂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4-5]。南京农业大学顾宝根等[6]、叶钟音等[7]、周明国等[8]对小麦赤霉病防治及抗性治理进行了长期深入研究,并于1992 年在采自浙江海宁的405 个病穗中分离到世界上第1 个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田间抗性菌株[9]。陈长军等[10]、李红霞等[11]研究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与α2-微管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与上述2 种微管蛋白序列无关。目前对多菌灵敏感菌株或有抗性的赤霉病菌株,使用戊唑醇、烯唑醇、咪鲜胺、福美双均能得到一定的防治效果,说明多菌灵与这几种药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12]。基于此如今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多以混合复配药剂为主,如48%氰烯戊唑醇、20%氰烯己唑醇、40%戊唑多菌灵,病穗率和病指防效都在90%以上[13]。在小麦扬花初期使用30%氟环多菌灵、40%戊唑咪鲜胺、30%戊唑福美双等均能很好地预防赤霉病[14-15]。因此,为提高赤霉病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的产生,2013年笔者选择保护性杀菌剂福美双和咪唑类药剂咪鲜胺进行配方筛选、室内毒性测定试验,以期为小麦赤霉病防治筛选药剂及配方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及抗性延缓提供更多的药剂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95.2%咪鲜胺原药由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提供,95%福美双由河北赞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1.2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禾谷镰孢菌(Gibberrella zeae),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植保研究室采自句容,用PDA培养基经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经纯化、鉴定后保存备用。

1.3 配方设计

将福美双和咪鲜胺原药用丙酮溶解,然后加10%吐温80,配制成10000 mg/L母液,母液有效成分(咪鲜胺:福美双)按1:0.5、1:1、1:1.5、1:2、1:2.5 的体积比进行混合,用无菌水将咪鲜胺和5 个混剂组合稀释为0、0.05、0.1、0.5、1.0、5.0 mg/L 系列浓度含药。福美双单剂制成含药0、1.56、3.125、6.25、12.5、25 mg/L 的PSA培养基平板。以无菌水作空白对照,各处理重复4 次。

1.4 生物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单剂及复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作用[16]。即将沿菌落边缘打孔获得的赤霉病菌片贴接到含有药剂的培养基上,25℃培养5~6 天,测量对照及含药培养基的中菌落直径,计算抑制率。

1.5 数据分析

采用DPS 13.0 专业版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药剂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回归方程、EC50及其95%置信限,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再根据回归方程及各药剂的EC50,按Wadley 法[17],计算增效系数(SR)并据此对复配药剂增效作用进行评价。(SR≥1.5为增效,0.5<SR<1为相加作用,SR≤0.5为拮抗作用)。

混剂的EC50 理论值X1=[(PA + PB)/(PA/CA + PB/CB)]×100% ………………………………………… (1)

式(1)中PA、PB分别是咪鲜胺、福美双两组分在混剂中百分含量。CA、CB分别是混剂中2个组分的EC50。

混剂的增效系数SR=X1/X2 …………………… (2)

式(2)中SR 为增效系数,X1为混剂的EC50理论值,X2混剂的EC50实测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咪鲜胺与福美双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和福美双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福美双单剂浓度为1.56~25 mg/L时,对赤霉病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是5.49%~95.60%,咪鲜胺单剂在浓度为0.05~5 mg/L时,对赤霉病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是18.32%~91.58%(见表1~2)。

2.2 咪鲜胺与福美双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效应

咪鲜胺与福美双混配组合处理浓度为0.05~5.00 mg/L,混配比例为1:0.5、1:1、1:1.5、1:2、1:2.5 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2.09%~90.04%、20.15% ~92.68% 、10.62% ~85.35% 、9.45% ~82.42% 、3.30%~86.08%(见表3)。

2.3 咪鲜胺与福美双及其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

试验结果显示,咪鲜胺与福美双按照1:0.5、1:1、1:1.5、1:2、1:2.5 比例混配时,增效系数分别为1.4729、2.5540、1.8086、1.1475、0.9975,其中1:1、1:1.5 增效系数大于1.5,具明显的增效作用,以1:1 增效作用最大。当咪鲜胺与福美双按照1:0.5、1:2、1:2.5 的比例进行混配时,增效系数分别为1.4729、1.1475、0.9975,表现相加作用(见表4)。

3 结论与讨论

在目前抗病小麦品种缺乏的情况下,选择适当杀菌剂并进行科学复配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措施。而小麦赤霉病菌对有关药剂的抗药性研究是长江中下游小麦赤霉病化学防治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为延缓抗药性形成,通常采用多位点抑制剂及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复配来防治小麦赤霉病。

中国目前登记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药剂及复配药剂超过300 个品种,主要有效成分为多菌灵、咪鲜胺、戊唑醇、福美双、氰烯菌酯等,而其中有以多菌灵为主。但连续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部分小麦产区其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已产生明显抗药性。

为有效治其抗药性,本试验室内测定福美双与咪鲜胺2 种杀菌剂对麦赤霉病菌联合作用。福美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而咪鲜胺是一种具有治疗效果杀菌剂,2 种杀菌剂具不同作用机理。目前这2 种杀菌剂组合还没有被登记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实践中。将这2 种药剂进行复配,在生产中可达到杀菌和抑菌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与福美双混配对赤霉病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咪鲜胺与福美双比例为1:1 和1:1.5 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以1:1 增效作用最大,增效系数为2.5540,产品开发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建议以1:(1~1.5)的比例范围对咪鲜胺和福美双进行复配,两者混配防治小麦赤霉病是可行的。该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中农药复配或混用提供了科学依据,2 种药剂复配有利于克服或延缓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的发展,从而提高防治效果。在自然条件下,由于药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限制,室内测定结果与田间实际防治效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所以本研究结果尚需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另外,毕秋艳等[18]、韩青梅等[19]通过电导率法检测菌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程度揭示了福美双与戊唑醇组合的增效机理是破坏镰刀菌细胞膜选择通透性及细胞壁结构。本试验中福美双和咪鲜胺的复配组合单纯只测定了菌丝生长抑制效果,但两者复配增效作用是表现在对病原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或是影响其他生化过程,还需要对其增效机理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O’Donnell K, Ward T J, Geiser D M, et al. Genealogical concordance between the mating type locus and seven other nuclear genes supports formal recognition of nine phylogenically distinct species within the Fusarium graminearum clade[J].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2004(41):600-623.

[2] 金善宝.中国小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797-800.

[3] Goswami R S, Kistler H C. Heading for a disaster: Fusariumgraminearumon cereal crops[J]. 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2004(5):515-525.

[4] 邵振润,周明国,仇剑波,等.20l0 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抗性调查研究及防控对策[J].农药,2011,50(5):385-389.

[5] 王丹,叶华智,秦芸.四川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J].农药,2007,46(8):560-562.

[6] 顾宝根,刘经芬.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研究及抗性检测和诱导[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13(1):57-61.

[7] 叶钟音,周明国.江淮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耐药性的测定[J].植物保护学报,1985,12(3):188-189.

[8] 周明国,王建新,陆悦健,等.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变异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17(增刊):106-112.

[9] 王建新,周明国.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监测技术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2002,29(1):73-77.

[10] 陈长军,周立邦,毕朝位.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与α2-微管蛋白序列无关析[J].微生物学报,2008,48(10):1356-1361

[11] 李红霞,陆悦健,王建新,等.禾谷镰孢菌β-微管蛋白基因克隆及其与多菌灵抗药性关系的分析[J].微生物学报,2003,43(4):424-428.

[12] 王建新,周明国,陆悦健,等.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群体动态及其治理药剂[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1):43-47.

[13] 陆桂英,范美娟,王开峰,等.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示范效果[J].上海农业科技,2014(1):119-120.

[14] 曹其会.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40-142.

[15] 冯成玉,陆晓峰,吉用铨,等.小麦赤霉病药剂防治试验[J].农业科学与管理,2008,29(12):26-27.

[16]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NY/T 1156.2—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2 部分:抑制病原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2.

[17]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NY/T 1156.6—2006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6 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2.

[18] 毕秋艳,马志强,张小风,等.福美双和戊唑醇增效与拮抗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细胞膜透性及内含物渗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0):222-227.

[19] 韩青梅,康振生,黄丽丽,等.戊唑醇对小麦赤霉菌侵染影响的细胞学研究[J].菌物学报,2005,32(1):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