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行为习性与营养需要

  • 投稿沈星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664次
  • 评分4
  • 99
  • 0

单炳红,周萍

(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双鸭山农场畜牧兽医科155132)

1行为习性

仔猪在出生后约半小时就知道寻找母猪乳头吸吮母乳。吸吮行为与触觉行为、嗅觉行为、听觉行为以及印记行为一块组成猪只最初的吮乳行为,该行为有强烈的方位感。因此,初生仔猪一经吸吮乳头,将长期不会忘记这个乳头。利用这一行为特点可按强弱、大小、乳头前后,在首次吸吮时固定乳头,以期获得好的整齐度,反而将引发1~2d的吮乳争斗,影响仔猪生长。利用这一行为可用奶瓶为缺乳仔猪哺食人工乳。

猪的摄食行为与猪的生长发育,个体健康息息相关,猪是杂食动物,仔猪阶段尤喜甜食;粒料与粉料比,爱吃粒料;干料与湿料比,爱吃湿料。野外自然条件下,猪一天采食4~6次,夜间1~3次。猪的正常体温为38.0~39.5℃。不同年龄的猪体温略有差别,如刚初生的猪体温为39.0℃、哺乳仔猪为39.3℃、育成猪39.0℃、肥猪38.8℃、妊娠母猪为38.7℃、公猪38.4℃。一般傍晚猪的正常体温比上午猪的正常体温高0.5℃。在高温环境育成猪的体温调节行为表现喜卧少动、呼吸加快、张口呼吸、寻找泥水、粪尿水打滚等,并不时将身体潮湿的一面朝向空气中,将鼻孔对着空气流动的一方以利散热。在低温环境里,新生仔猪的反应最明显。仔猪将四肢卷缩在腹下,以将冰冷的地面与薄皮的腹部隔开,并相互挤堆取暖,出现持续性肌纤维的震颤以增加产热。低温应激会使仔猪抵抗力明显下降,极易发生各种继发性感染,如肠炎、肺炎、各种传染病等。

猪胃的类型介于肉食动物简单胃和反刍动物复杂胃之间,饲料利用广泛而多样,胃内没有分解粗纤维的微生物,所以猪的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应太高,用青粗饲料喂猪时,要注意调配一定量的精料。猪鼻的构造适于掘土,自出生后1周左右,即能得鼻尖掘土采食。这是猪的本性,故猪舍床面必须经常保持清洁、干燥,以免引起下痢。猪只甚为神经质,易受干扰引起应激。所以饲养者一定要精心照顾猪群。发育快速,仔猪生长迅速,出生后1周,其体重即为初生时的2倍。

2营养需要及测定方法

营养需要,也称营养需要量,是指猪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营养需要量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可分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维持需要:猪仔处于不进行生产,健康状况正常,体重、体质不变时的休闲状况下,用于维持体温,支持状态,维持呼吸、循环与酶系统的正常活动的营养需要,称为维持需要或维持营养需要。生产需要:猪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除去用于维持需要,其余部分则用于生产需要。猪的生产需要分为妊娠、泌乳、生长需要几种。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是根据母猪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特点,即妊娠母猪子宫及其内容物增长、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猪本身营养物质能量的沉积等来确定。其所需要营养物质除维持本身需要外,还要满足胚胎生长发育和子宫、乳腺增长的需要。母猪在泌乳期间需要把很大一部分营养物质用于乳汁的合成,确定这部分营养物质需要量的基本依据是泌乳量和乳的营养成分。生长猪是指断奶到体成熟阶段的猪。从猪生产和经济角度来看,生长猪的营养供给在于充分发挥其生长优势,为产肉及以后的繁殖奠定基础。

测定方法。综合法: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统一的原理,采用饲养实验、代谢实验及生物学方法笼统确定某种畜禽在特定生理阶段、生产水平下对某一养分的总需要量。该法确定的定额为猪对某养分的总需要量。该测定方法的优点是直接、客观,便于应用。其缺点为不能剖分构成需要的各种成分,无普遍指导意义,难于总结变异规律。析因法: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分开的原理,分别测定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各项需要之和即为畜禽的营养总需要量。测定公式为R=aW 0.75+cX+dY+eZ+……。其中W 0.75为代谢体重;a为每千克代谢体重的养分需要量;X、Y、Z……为产品中养分含量;c、d、e……为饲粮养分的利用效率。按析因法公式可推算出任一体重,任一生理阶段,任一生产水平下猪的养分需要量。该测定方法的优点为能剖分出构成需要的成分及养分利用效率,是建立营养需要动态模型的典型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其缺点为必须清楚养分利用途径和效率, 难度大,不适合大多数微量养分需要量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