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视域下家庭暴力受害儿童研究综述

  • 投稿止水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651次
  • 评分4
  • 61
  • 0

何姗姗杨萍

摘要:依恋理论是理解和解释个体与亲密他人建立的情感纽带关系如何影响个体对内部和外部世界认知和情感调节的重要理论,已被广泛验证和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但关于家庭暴力给受害儿童带来消极影响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本文从家庭暴力对儿童依恋类型的影响,家庭暴力与儿童依恋、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依恋理论指导下对家庭暴力受害儿童的干预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结论是依恋理论将成为解释家庭暴力如何作用于受害儿童,并指导提出有效干预方案的一个十分有潜力的视角。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依恋理论家庭暴力受害儿童 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4-0111-05

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15.04.014

何姗姗,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博士(上海200241);杨萍,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 510000)。

依恋理论起源于母婴依恋的研究,主要研究照料者(多为母亲)与孩子的互动经验对孩子的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影响。目前,依恋理论的研究对象也逐渐从儿童扩大到青少年和成人;依恋理论研究的依恋关系也开始从最初母婴依恋扩展到更大范围的依恋关系,如亲子依恋、师生依恋、同伴依恋和成人依恋等;依恋理论的应用也开始从儿童入学教育发展到成人婚恋关系、留守儿童的发展、自闭症和抑郁症儿童的治疗、戒毒人员的毒品依赖和亲密关系中暴力行为等领域。然而在依恋理论视域下的家庭暴力(以下简称“家暴”)受害儿童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基于此,本文将这方面的研究分为家暴对儿童依恋类型的影响,家暴与儿童依恋、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依恋理论的指导下的家暴受害儿童的干预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述评。

一、依恋理论简介

依恋理论( Attachment Theory)是研究个体与亲密他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关系如何影响个体在社会认知、行为方式等方面发展的理论,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动力理论、符号互动论、建构主义理论、系统理论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文军等,2013)。英国儿童精神病专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是依恋理论的奠基人,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依恋关系进行了更加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依恋理论。他系统论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依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内部工作模型,还对依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剖析;而玛丽·爱因斯沃斯( Mary Ainsworth)等人对依恋质量与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则更深层次地充实和发展了依恋理论(谷传华、王美萍,2000)。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学者们拓展了依恋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对青少年和成人依恋的研究。随着学者们的研究,依恋理论的内容更为系统和严谨。首先,依恋行为的研究不仅限于婴儿期,而是扩展至人们毕生发展过程;其次,依恋的对象也不仅限于母婴依恋(亲子依恋),更扩展至社会人际网络中的重要他人;最后,依恋关系不再有从属之分,而是更加注重互动双方的相互影响。

二、家庭暴力对儿童依恋类型的影响

家庭暴力会影响儿童与主要照顾者依恋关系的建立,从而可能影响儿童依恋类型的形成或者改变其原有的安全型依恋。有研究发现遭受虐待的儿童属于回避型依恋或者焦虑/矛盾型依恋( Shiakou,2012),依恋风格的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依恋结构和依恋风格在文化间的差异不显著,依恋具有跨文化的、普遍的解释意义(刘曦,张建新,2007)。Muller等人(2000)的研究指出,在儿童期遭受家庭暴力的成人中76%属于非安全型依恋。而且Waters等人(2000)在一项20年的纵向研究中发现负性的生活事件,如遭受家庭暴力能充分的解释一个人从安全型依恋到不安全依恋的转变,67%的安全型依恋儿童遭受家庭暴力之后转变为非安全型依恋,而只有15%的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没有遭受家庭暴力情况下转变为非安全型依恋。

综上所述,家庭暴力影响儿童的依恋类型多倾向于形成非安全型的依恋类型(回避型或者焦虑/矛盾型),且这种非安全型的依恋类型相对比较固定,往往难以变更。

三、家庭暴力与儿童依恋、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家庭暴力不仅会对儿童依恋类型的形成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通过影响个体的依恋关系进而对儿童的心理、行为、认知产生不良作用。张迎黎等人(2010)研究发现儿童虐待、亲子依恋和青少年抑郁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且不受性别影响。也就是说无论施暴方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可以通过作用于亲子依恋的关系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不良效应。Sousa&Herrenkohl&Moylan(2011)也对家庭暴力、个体依恋关系以及个体的反社会行为三者之间的联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遭受或者目睹家庭暴力的儿童在之后的亲子依恋关系和儿童的反社会行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儿童在遭受或者目睹家庭暴力后其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会受到影响,转变为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同时这类关系模式会影响其后的社会认知,从而在青春期出现反社会行为。也就是说非安全型依恋和家庭暴力会对儿童的不良行为和不良心理产生独特的联合效应,家庭暴力可以通过作用于个体依恋关系而对个体的认知、行为产生负效应,同时家庭暴力和亲子依恋关系的质量均对儿童的不良行为和人格有预测作用。彭咏梅等( 2011)也发现,儿童受虐经历不仅会直接影响个体的B群人格,还可以通过降低依恋关系质量作用于B群人格,同时依恋关系在家庭暴力对人格的影响上起到关联效应。也就是说依恋关系在家庭暴力对个体人格的不利影响上起着中介作用,这也许给了社会工

作介入家庭暴力一个好的启示:提升个体的依恋质量也许能够帮助家暴受害者减少家暴对个体人格的不良效应。

Barrett&Holmes (2001)指出与父母和恋人有不安全依恋的晚期青少年比安全依恋的更容易把模糊的社会环境理解成充满危险的社会环境,后续研究还发现,与父母有不安全依恋的青少年对环境的积极反应较之与父母有安全依恋的青少年要少,而更多的是采用回避和有攻击性的回应策略。Shaver等(1998)发现在婚恋关系中,与伴侣为不安全依恋的的人因害怕被抛弃更容易有虐待和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一旦感受到有被抛弃的风险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一种敌对和仇视的较为消极的应对策略。

Godbout &Dutton&Lussier( 2009)从依恋理论的角度解释了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内部工作模型的影响,指出目睹和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会影响孩子对父母的可用性和可依靠性的信心。孩子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和接受父母的评判性言语、愤怒情绪和暴力行为看作为是对他们的拒绝和放弃,家庭暴力氛围下的冲突和恐惧也会使父母减少对孩子的照顾。因此,对于遭受家庭暴力的儿童他们的基本需求很难从照顾者(父母)那得到持续且充分的回应和满足,从而损害他们积极的自我一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式的发展。而对于家庭暴力对于儿童的不利影响,是和父亲依恋相关还是和母亲依恋相关的问题。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儿童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可以通过家庭暴力作用于依恋关系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改善依恋关系质量尤其是和母亲的依恋关系,来减少家庭暴力对儿童的不利影响。因此,基于这些研究发现,防止儿童遭受家庭暴力能够减少青春期的反社会行为,改善或者修正亲子依恋关系(包括父亲依恋和母亲依恋)同样能够有效的缓解家庭暴力对儿童的消极作用,预防和降低家庭暴力受害儿童在青春期出现反社会行为的风险。

四、依恋理论下的家暴儿童干预研究

Bowlby -开始就关注通过对依恋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来提升教育、心理治疗和社会政策的干预效果方面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儿童的研究。Bowlby认为案主(来访者)很可能会把治疗师当作依恋对象,重要的是治疗师也应该为案主(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基地。很显然,Bowlby将治疗师和案主之间的治疗关系看做是一种对原有的非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一种替代和纠正。Shaver& Mikulinc-er(2010)对一些研究进行总结概括,这些研究结果支持着Bowlby关于治疗师和案主的治疗关系的观点,但是他认为这种关系需要循序渐进,即治疗师最初应该满足案主的一些特殊的需要,在建立了良好的、安全的、相互信任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再去挑战案主的一些在非安全的依恋关系上建立起来的行为习惯模式。一个优秀的治疗师不仅仅扮演着案主的依恋对象、照顾者的角色或者为他/她提供一种依恋模式,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灵活变化,帮助案主远离非安全的依恋模式。

很多学者关于家庭暴力、依恋关系与儿童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为干预家庭暴力对受害儿童带来的不良影响提供了线索。Stephanie,Helen&Sadhbh (2008)就指出儿童和青少年生活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下会增加他们体验情感、身体和性暴力的风险,而这些也会影响他们情绪和行为的发展,增加让他们的生活遭受不幸的可能;但同时强调有一系列的保护因素会减轻这种不利影响,特别是一个能够有着强关系的可以依恋的成人照料者,而这个人通常是母亲。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强依恋关系会减轻家庭暴力对于儿童的不利影响是否存在性别上的差异,Duane& Carla (2009)对此作了研究,在他们研究招募的272名大学生中发现这种性别上的差异是存在的,增强母女依恋关系对于施暴者是父亲的家庭暴力受害儿童是有效的,但是如果受害者是儿子,增强母子依恋关系却无法起到调节作用;而如果施暴者是母亲,受害者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子,增强父女依恋关系或者父子依恋关系都无法起到调节作用。

Berlin&Boris(2010)所做的一系列对照组实验表明,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以证据为本的家庭干预都对存在不同程度脆弱性的家庭的安全依恋有一定的发展和促进作用。对于一些在儿童期曾经有过不良经历的家长组成高风险家庭,其现在的家庭会有强压力、低支持和家庭暴力或儿童虐待的特征,长期的不间断的家庭干预对于提升依恋安全有较好的效果:而这些干预包括每周的临床诊断和家访,并且干预持续1~2年(Carr, 2014)。(例如,孩子一家长的心理治疗包括每周两次持续一年的和母亲、孩子一起的临床会议,而这种心理治疗在长期的心理支持的情境下能够帮助母亲将她儿童期的不良经历和现在面临的生活中的压力联系起来,处理他们对孩子矛盾的情绪、情感。对于一些问题较轻微的家庭,一些简单的干预,例如几个精心设计的家访或者是孩子一家长的视频反馈)都能很好地提升依恋安全的质量。例如,Juffer等人(2007)在四个被探访的家庭中家长通过观看他们与自己孩子婴幼儿时互动的视频录像带以及一些依恋的相关书面材料,并讨论自己的原生家庭的经验对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方式的影响。他们利用这种视频反馈的方式来帮助家长改善教养方式。

近年关于成人婚恋关系中亲密伴侣的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IPV)研究表明,施暴者往往呈现一种非安全或者依恋混乱的特点,这种依恋类型会使得个体在亲密关系交往中展露出更多的愤怒情绪,以及对伴侣的压制和操控行为(柳娜等,2010)。王力等(2007)则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干预的策略,他们认为干预IPV要针对伴侣双方的依恋关系,以建立安全型依恋为目标,明确暴力产生时施暴者的情绪、行为和认知与依恋关系之间的联系,采取自我情绪安抚的疏导策略。因此,日前在关于成人婚恋关系中亲密伴侣的暴力的研究对于理解和解释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以及干预家庭暴力提供了借鉴的作用。

综上所述,家庭暴力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对儿童的负效应是可以通过依恋关系作用于儿童的,在儿童期对孩子的依恋关系进行积极有效的,以证据为本的家庭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家庭暴力对他们的伤害。因此从社会工作介入的角度来看,与受害者及其家庭建立强关系,成为他/她的依恋对象可以帮助案主减轻家庭暴力对他/她的不利影响。但是日前国内尚没有研究可以证明这一介入的有效性。

五、研究展望

依恋理论对于儿童家庭暴力的研究虽然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对家庭暴力受害儿童及其家庭的干预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对于家庭暴力和依恋关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描述。同样,对于在依恋理论指导下的家庭暴力受害儿童及其家庭的系统干预研究则更是相对薄弱。目前我们需要对家庭暴力和个体的依恋关系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者之间的作用凶素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并加以验证。在将两者之间的作用因素清晰化之后,我们应该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从而进行对照试验,验证和修缮我们的干预方案,继而提出依恋理论下的家暴受害儿童的干预模式。这一研究的进展将对儿童遭受家庭暴力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谷传华、王美萍,2000,《儿童依恋理伦述评》,《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2]刘曦、张建新,2007,《青少年依恋理论建构及问卷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4期。

[3]柳娜、张亚林、邹韶红等,2010,《亲密伴侣暴力施暴者心理干预的发展综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6期.

[4]彭咏梅、陈哲、蔡蓉等,2011,《童年期虐待、依恋与青少年B群人格障碍倾向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1期。

[5]王力、李中权,柳恒超等,2007,《PANAS-X总维度量表在中国人群中的因素结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6期。

[6]文军、吴同、黄锐,2013,《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7]张迎黎、张亚林、杨峘等,2010,《亲子依恋在儿童期虐待经历与青少年抑郁间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6期。

[8]Alan Carr, 2014,The evidence base for family therapy and systemic interventions for child-focused problems,Jouma/of Farmily Therapy P.107-157.

[9]Holt Stephanie&Buckley Helen&Whelan Sadhbh, 2008The Impact of Exposure to Domestic Violence o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hild Abuse &Neglect。The Intemationa/Jozuna/ P.797-810.

[lO]Juffer, F., Bakermans-Kranenburg, M.J. and van IJzendoorn, M.H., 2007 ,PromotmgPosmve Parentmg.- AnAt-tacbmentBasedlntervention., Mahwah: Lawrence Erlbaum.

[ll]Monica Shiakou,2012,Representations of Attachment Patterns in the Family Drawings of Maltreated and Non-maltreated Children. Child Abuse Review,A,3:203-218.

[12]Muller,R.T., Sicoli,L.A.,Lemieux K.E.,2000,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style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symptomatology among adults who report the experience of childhood abuse. Jouma/of Traumatic Srtvess,13:321-332.

[13]Natacha Godbout ,Donald G. Dutton&Yvan Lussier. ,2009,Early exposure to violence, domestic violence,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and marital adjustment.Persona/Re/ationships, 16:365-384.[14lPaula M.Barrett&Jane Holmes,2001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s predictors of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and re-sponse bias in late adolescence./oum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0(1):5l -64.

[15]Phillip R.Shaver&Mario Mikulincer,2010,New directions in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J]. Jouma/of So-cia/and Persona/Re/ations/nps, 27(2): 163-172.

[16]Reinert Duane& Edwards Carla, 2009, Childhood Physical and Verbal Mistreatment,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d Substance Use: Sex Difference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ttachment. /ouma/of Farmly Volence, 24(8):589-596.

[17]Shaver P R, Papalia D., 1998 Clark C..1,Koski L R.Androgyny and Attachment security: two related model of optional personality.Personality and SocaI Psychology Bulletin, (22): 582-589.

[18]Sousa Cindy, Herrenkohl Todd I.&Moylan Carrie A. 2011, Longitudin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Child Abuse and Children´s Exposure to Domestic Violence, Parent-Child Attachments,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jnterpersonal Violence, 26(1):11 1-136.

[19]Waters,E.,Merrick,S.,Treboux,D.,Crowell,J.,& Albersheim,L. 2000,Attachment security in infancy and early adulthood:A twenty-year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d Developmen4 71:684-689.

[20]2eanah, C., Berlin,L J.and Boris, N., 2010,Practitioner review: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Psycbology and Psychiatry 52: 819 - 833.

编辑/程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