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棍山药PAL特性及褐变控制

  • 投稿危机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622次
  • 评分4
  • 81
  • 0

赵喜亭1,2,3,李艳楠1,蒋丽微1,马 林1,王会珍1,李明军1,2,3

(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2.河南省高校道地中药材保育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3.绿色药材生物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以铁棍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cv. Tiegun)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其与褐变相关的山药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特性以及不同抑制剂对PAL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铁棍山药PAL的最适pH为8.6,不耐碱,更不耐酸;最适温度为50 ℃,有一定的高温耐受性,即使在80 ℃条件下保温30 min仍有约12%的活力残存;L-半胱氨酸盐酸盐和柠檬酸对铁棍山药PAL活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植酸对PAL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氯化钠能促进PAL活力。为有效抑制PAL引起的鲜切铁棍山药片的褐变,应在酸性(pH<2.0)、低温(<20 ℃)或高温(>80 ℃)条件下进行山药切片的加工和贮藏,鲜切片的无硫护色剂应首选L-半胱氨酸盐酸盐,其次是柠檬酸。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铁棍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cv. Tiegun);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特性;褐变抑制

中图分类号:R2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5-1169-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5.036

收稿日期:2014-07-29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09ZX09308-002);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12102210300);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A180015;2010B360002)

作者简介:赵喜亭(1971-),女,河南洛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电话)0373-3326340(电子信箱)zhaoxt0411@126.com。

怀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mb)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铁棍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cv. Tiegun)是怀山药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是滋补佳品[1],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国内对铁棍山药的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深加工方面,将铁棍山药加工为饮片是一种防止块茎腐烂变质、延长贮藏期、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但在加工过程中,鲜切片褐变与否是决定其品质好坏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铁棍山药的褐变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两种,而酶促褐变的褐变度与铁棍山药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活力呈正相关,其相关性大小为PPO>POD>PAL[2],另有研究证明,PAL与酚的生成有关,表明了其与褐变的关系密切[3]。目前,对铁棍山药PPO[4,5]和POD[6]已经有了较为透彻的研究,为了全面有效地控制酶促褐变,对铁棍山药PAL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PAL是一种只存在于植物及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它是连接生物初级代谢和苯丙烷类代谢、催化苯丙烷类代谢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和限速酶[7],且PAL的活力往往作为酚类褐变的指标,它可通过催化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酚类物质的产生而影响酶促褐变[8]。从2006年开始,河南师范大学四大怀药研究室就铁棍山药切片防褐护色展开了系列研究。本研究对铁棍山药片的PAL特性及抑制剂对其活力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全面有效抑制鲜切铁棍山药片的褐变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供试铁棍山药由河南省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收获后挑选大小一致、粗细均匀、无创伤、无病虫害的铁棍山药块茎切分成2 mm左右的薄片,备用。

L-苯丙氨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L-抗坏血酸、氯化钠、柠檬酸、EDTA-2Na、植酸均为分析纯。

1.2 方法

1.2.1 PAL活力测定 参照Koukol等[9]的方法,有所改进。取0.6 g铁棍山药切片,加入3 mL 200 mmol/L 的硼酸缓冲液pH 8.7冰浴条件下充分研磨,然后于4 ℃,12 000 r/min下离心20 min,收集上清液并立即用于酶活测定。PAL酶活反应体系为: 2 mL 200 mmol/L 的硼酸缓冲液pH 8.7、200 μL粗酶提取液和1 mL 2.0 mmol/L L-苯丙氨酸。将该反应体系于30 ℃下保温30 min后,测定其在29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1个酶活力单位(U)定义为测定条件下每分钟引起A290 nm变化0.01所需的酶量。

1.2.2 pH对铁棍山药PAL活力的影响

1)最适pH。配制0.1 mol/L pH分别为7.0、8.0、8.4、8.6、8.8、9.0、9.2的硼酸缓冲液。建立反应体系,以L-苯丙氨酸为底物,30 ℃水浴条件下分别测定PAL活力。

2)酸碱耐受性。将加入底物的酶液在0.1 mol/L pH为2的柠檬酸缓冲液和pH为8的硼酸缓冲液中,于30 ℃水浴依次保温0、5、10、20、30、60 min后,测定PAL活力。

1.2.3 温度对铁棍山药PAL活力的影响

1)最适温度。以最适pH的硼酸缓冲液按活力测定方法建立反应体系,分别于20、25、30、35、40、50、60、70、80、90 ℃下保温30 min,然后立即加入酶液测定PAL活力。

2)温度耐受性。将加入底物的酶液置于20、30、40、50、60、70、80 ℃水浴下分别保温0、5、10、20、30 min,测定PAL活力。

1.2.4 抑制剂对PAL活力的影响 在反应混合液中分别加入柠檬酸、L-半胱氨酸盐酸盐、植酸、氯化钠,使其质量分数分别为0、0.25%、0.50%、1.00%、2.00%,在最适条件下测定PAL活力。

2 结果与分析

2.1 pH对铁棍山药PAL活力的影响

2.1.1 最适pH 由图1-A可知,在pH 7.0~9.2范围内,铁棍山药PAL活力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pH为8.6时,铁棍山药PAL活力达最大。因此,为了控制铁棍山药酶促褐变,应避开pH 8.6的环境进行铁棍山药切片的鲜切加工。

2.1.2 酸碱耐受性 由图1-B可知,在pH 2的柠檬酸缓冲液和pH 8的硼酸缓冲液中,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铁棍山药PAL活力先急速下降,然后缓慢升高。从整体上说,pH 8条件下的酶活力明显高于pH 2条件下的酶活力,这与铁棍山药PAL活力最适pH较高的结果相一致。水浴保温5 min时,pH 2和pH 8条件下,酶活力残存都小于50%(图1-B),pH 2时,酶活力下降的更多更快。说明PAL不耐酸碱,尤其不耐酸。因此,在进行切片护色时,pH较低的护色液比碱性护色液更能抑制铁棍山药切片PAL的活力。

2.2 温度对铁棍山药PAL活力的影响

2.2.1 最适温度 不同温度条件下铁棍山药PAL的活力变化见图2-A。由图2-A可以看出,铁棍山药PAL活力随温度变化呈现两个阶段。阶段Ⅰ为0~50 ℃,PAL的活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阶段Ⅱ为50~90 ℃,PAL活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90 ℃时达到最小值。因此,PAL的最适温度为50 ℃,在低温(<20 ℃)或高温(>80 ℃)条件下进行铁棍山药切片的加工可以有效抑制PAL引起的酶促褐变的发生。

2.2.2 温度耐受性 由图2-B可知,在20~50 ℃范围内,保温使铁棍山药PAL活力降低不明显;20 ℃保温30 min PAL活力无明显降低,30 ℃和40 ℃保温30 min活力仅降低了15个百分点左右,50 ℃保温30 min活力降低了20个百分点;高于50 ℃之后,保温使PAL活力迅速降低,但在60 ℃条件下保温30 min,PAL仍有约45%的相对活力,即使在80 ℃条件下保温30 min仍有约12%的相对活力残存。以上说明,铁棍山药PAL对高温有一定的耐受性,热稳定性较强。

2.3 抑制剂对铁棍山药PAL活力的影响

由图3可知,在质量分数0.25%时,L-半胱氨酸盐酸盐、柠檬酸、植酸和氯化钠对铁棍山药PAL活力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0.25%~2.00%范围内,氯化钠对PAL活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植酸对PAL活力没有明显作用,L-半胱氨酸盐酸盐和柠檬酸对PAL活力的抑制作用随其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加强。由此可知,L-半胱氨酸盐酸盐、柠檬酸均能有效控制铁棍山药鲜切片PAL的活力,尤其以L-半胱氨酸盐酸盐效果最佳。这说明抑制剂能够达到有效抑制PAL引起的铁棍山药鲜切片褐变的目的。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铁棍山药PAL反应的最适pH为8.6;PAL的酸碱耐受性结果表明,pH为2的条件下酶活力普遍低于pH为8条件下的酶活力。这说明酸性护色液比碱性护色液更能抑制铁棍山药鲜切片PAL的活力。这与甘薯(pH 8.5~9.5)[10]、水稻(pH 9.2)[11]、小麦(pH 8.8)[11]、芦笋(pH 8.8)[12]、茉莉叶片(pH 8.8)[13]PAL的最适pH相同,与江力等[14]对山药PAL特性的研究中得到的两个最适pH 8.0、8.8也大致相同。江力等[14]对山药PAL的酸碱耐受性研究表明,保温20 min内,酸性条件下的PAL活力更高,这与本研究结果相反,但是随保温时间延长,碱性条件下的PAL活力更高,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表明,不同植物PAL的最适温度和对高温的耐受能力不同。芦笋PAL的最适温度为60 ℃,且在60 ℃以上活力显著降低[12],茉莉叶片PAL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 ℃,超过35 ℃其活力明显下降[13]。本研究结果表明,铁棍山药PAL最适温度为50 ℃,其活力在较低温度(0~40 ℃)下保持较高水平,在较高温度(50~80 ℃)下随温度升高活力下降。而江力等[14]研究发现,当温度达到45 ℃时山药PAL活力最大,而且山药PAL的反应适宜温度为35~55 ℃。出现这种差异可能与所选山药品种有关。

抑制褐变的措施之一是运用抗褐变剂抑制褐变相关的酶活。研究表明,抑制PAL酶活的抗褐变剂主要包括有机小分子和金属离子两大类,有机小分子包括肉桂酸、8-香豆酸、L-2-氨氧基-3-苯丙酸、2-氨氧基乙酸以及某些氨基酸如组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氟苯丙氨酸等[11]。宛国伟等[15]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苯丙氨酸、肉桂酸和阿魏酸溶液对离体丹参根的PAL活力均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盐酸盐对PAL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柠檬酸。植酸对PAL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其中L-半胱氨酸盐酸盐对PAL的抑制作用与江力等[14]的结果一致。金属离子如Ag+、Co2+、Ca2+等均可抑制百合鳞茎PAL的活力,以Ag+的抑制作用最强;但一些金属离子Mn2+、Fe2+、Cu2+、Fe3+可能作为辅基与酶蛋白相互结合对百合鳞茎PAL的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有些离子对PAL活力的作用与浓度有关,如Na+随着浓度的升高,对PAL的作用由抑制变为促进作用,Mg2+随着浓度的升高对PAL的作用由促进变为抑制[16]。本研究也发现,Na+浓度小于0.25%时,明显抑制铁棍山药的PAL活力,但当Na+浓度在0.25%~2.00%范围内时,对PAL的活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为了有效抑制PAL引起的鲜切铁棍山药片的褐变,应在酸性(pH<2.0)、低温(<20 ℃)或高温(>80 ℃)条件下进行山药切片的加工和贮藏,鲜切的无硫护色剂应首先选择L-半胱氨酸盐酸盐,其次是柠檬酸。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明军,刘欣英,李 萍,等.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因子研究[J].中草药,2008,39(6):905-910.

[2] 赵喜亭,王会珍,赵月丽,等.铁棍山药褐变特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9(7):94-97.

[3] 王佳宏,郁志芳,陆胜民,等.鲜切芋艿褐变特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5,25(9):80-83.

[4] 赵喜亭,王会珍,李明军,等.无硫护色剂对鲜切铁棍山药片酶促褐变的影响及其PPO特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29(2):125-128.

[5] 刘 莹,赵喜亭,赵月丽,等.铁棍山药PPO的最适底物、热稳定性及褐变控制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12):95-98.

[6] 赵喜亭,赵月丽,王 苗,等.铁棍山药POD特性及褐变抑制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107-111.

[7] 马俊彦,杨汝德,敖利刚.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7):71-74,97.

[8] MATEOS M, KE D, CANTWELL M, et al. Phenolic metabolism and ethanolic fermentation of intact and cut lettuce exposed to CO2-enriched atmospheres[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1993, 3(3): 225-233.

[9] KOUKOL J, CONN E E. The metabolism of aromatic compounds in higher plants. Ⅳ.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phenylalanine deaminase of Herdeum vulagare[J]. Journal of Biology and Chemistry, 1961, 236: 2692-2698.

[10] TANAKA Y, RITANI U. 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henylalanie ammonialyase in cut injured sweet potato[J].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1977, 81(4): 963-970.

[11] 欧阳光察,应初衍,沃绍根,等.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VI.水稻、小麦PAL的纯化及基本特性[J].植物生理学报,1985,11(2):204-214.

[12] 李艳华,王庆国.芦笋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特性及抑制条件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11):55-59.

[13] 曹锦萍,吕培涛,程桂平,等.部分观赏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初步研究[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09,22(4):14-18.

[14] 江 力,袁怀波,张世杰,等.山药苯丙氨酸解氨酶特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6,27(10):36-40.

[15] 宛国伟,董娟娥,梁宗锁,等.培养条件对离体丹参根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2):2471-2477.

[16] 孙红梅,赵 爽,王春夏,等.百合鳞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J].园艺学报,2008,35(11):1653-1660.

(责任编辑 赵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