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实践观的基本特征

  • 投稿段知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30次
  • 评分4
  • 38
  • 0

刘珊珊 李利人

摘要: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映时代精神的实践观。这一实践观所具有的探索性、求实性、群众性、开放性是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邓小平;实践观;求真务实;创造力;开放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最显著标志之一,也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其实践观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尊重客观规律, 具有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

改革开放是一项没有先例、前无古人的事业,干这样的事业就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有敢闯敢干的精神,摆脱不合理的禁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大胆创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许多措施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带来了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此,邓小平告诫人们:“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不断地探索,从而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使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才能在实践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用事实说话,求真务实的实践理论风格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求实性,就是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他主张真抓实干,反对无谓的抽象论。有关市场经济的问题,首先遇到了意识形态的障碍,最根本的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人们对很多改革都先问其“出身”,这种无休止的争论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行动,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搞争论的实质是反对抽象的、教条的社会主义观念,实实在在地建设社会主义。

对于改革开放中持有的不同观点,邓小平认为要通过实践活动去检验,用事实说话。在打倒四人帮后,他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体现了高度的革命性和求实精神。总之,求真务实是邓小平实践观的基本观点,它贯穿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现实及其理论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认为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体,是党强大的力量源泉。

首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实践观的出发点。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实践观从这一宗旨出发,时刻关心人民的生活。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对此,邓小平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他明确宣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定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过上好生活。同时指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始终围绕人民的利益,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邓小平的实践观充分重视了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邓小平充分认识到要从群众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就要挖掘蕴藏在他们之中的无限创造力。邓小平认为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在这里的体现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经验。

最后,邓小平实践观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人民思想。坚信人民群众历史前进的动力,是解放自己的伟大社会力量。首先强调人民群众是解放生产力的主体。无论是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还是以革命的方式解放生产力,“解放”的主体总是人民群众。其次,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生产力的主体。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发扬民主,做好人的工作,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使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

四、坚持实践的改革开放性

把改革开放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贡献之一。在当时邓小平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有着更为深刻的国内与国际背景。国内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后,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国际上,我国与世界的差距明显拉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追赶世界潮流,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认为,以前出现的重大问题,是错误的指导思想与僵化的体制所造成的,而且根本原因在体制上。因此,中国必须开启改革的历史进程。邓小平提出,改革分两步进行,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后对城市进行改革,改革是按照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的原则来展开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邓小平又强调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改革必须与开放同步。资本主义是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而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社会主义应该吸取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另外,虽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但二者也有共同性。对此,邓小平提出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经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对我们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绝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辩证的、有机的联系。邓小平指出:“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内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中国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

总之,求真务实是邓小平实践观的基本观点,它贯穿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现实及理论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2]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9-80.

[3]王强华.邓小平实践真理观研究[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4]瞿晓林.新时期邓小平改善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