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 投稿危机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778次
  • 评分4
  • 94
  • 0

李青

摘要: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信息化建设会议精神的逐步落实,我国大数据、云计算、系统集成以及物联网等新兴信息化快速发展,新一轮信息建设浪潮接踵而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就业服务对促进就业和保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构建公共就业信息体系,是信息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针对系统建设不规范、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管理滞后、信息化应用水平及能力不够等问题提出了以现代化、信息化带动规范化,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科学化发展的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手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行业信息化建设为改革助力”,我国的信息化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只有积极顺应新形势,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能,才能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业务功能、服务对象的全覆盖,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因此,开展公共就业信息化建设更需要真正从思维、体制和理念上变革、丰富、发展公共就业服务的方式和方法,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公共就业服务。

通过信息网络可以将各项业务服务有机衔接起来,形成区域内公共就业服务场所整体合力。由于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运用,供求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劳动力市场网站,发布信息,查询合适对象,也可利用市场计算机网络终端(触摸屏、电脑等),实现自我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还能实现对庞大供求信息数据库进行及时、快捷、科学的分析,发布岗位供求状况、市场岗位工资价位等信息,调整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减少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盲目性和被动性。市场的场所布局将走向开放,柜台式的职业介绍将逐渐淡出市场。信息化管理使人力资源市场突破时空限制,在有形市场上建立起一个大市场,供求双方可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选择,通过城域网、区域网等不同范围的广域网建设,又使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促进了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一、公共就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公共就业服务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90年代初的计算机单机操作到网络化运行,从简单的数据处理阶段到多系统结合的管理支持系统阶段,得到较快发展。近年来,公共就业服务场所信息化建设已被列为三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信息网络作为公共就业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性的工作手段,也带来了办公自动化和工作效率的大幅提高。但由于受体制、管理、观念、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运作机制和守旧观念尚需改进

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是信息资源高度共享、高效运作的新的工作模式,是对传统运作机制的扬弃。但是,现行的管理运作体制及机制多数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的改革,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了很大改观,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比如,部门间职能交叉、重叠,机构设置和行政流程不合理,办事透明度低,办事效率低下,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的建立过程中系统责任部门各自为政,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很大的浪费。这些问题都成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障碍。

2.信息化水平与能力有待提高

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信息查询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局域网的触摸屏查询和LED大屏发布,全国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站建设还在试点阶段。人社部“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2011年9月试运行,计划到“十二五”末实现与全国公共招聘网联网上传招聘信息,实现招聘信息“一点登录,全国查询”。以江苏省试点城市—南京市为例,南京市的“公共就业招聘服务网”2007年开通,运行7年来日增信息平均200条,日访问人次不过千人,日搜索量在7000次左右。对比之下,英国就业服务中心的信息化程度远远高于我国,各类就业信息实现全国联网,任何一个就业服务场所都可查到本地和其他地区的求职、雇佣信息,并能实现网络匹配,每天新增1.8 万条岗位信息,日访问量近21万人,网址日搜索量超过67万次。可见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信息资源中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占24.9%,但能被及时有效利用的信息仅占60%左右,其他大部分信息资源都没有被充分利用和适时更新,例如公共职业介绍系统中,用人单位招聘登记信息13万条,被成功利用的仅8万多条,一方面需要信息的企业和个人缺乏正常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大量信息却在政府部门的局域网上不能充分被利用。由于没有畅通的公众网络的信息发布渠道,公共就业服务还停留在“市场”这个固定场所,企业和求职者到有形市场才能完成匹配,网络无形市场的建立还不能发挥有效作用。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着原始信息多,加工整理信息少;孤立分散的信息多,交流共享的信息少;行政性开发的信息多,市场化开发的信息少;静态的信息多,动态的信息少的现象。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还存在着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机构不健全,运用计算机网络不充分、信息在局域和广域网间的传递不畅等问题。公共就业服务信息资源的建设需要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作强大后盾,否则将难以全面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信息封闭现象亟待改进

近年来,各部门也建了不少公共就业信息数据库,但由于缺乏权威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协调与监督,缺少统一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结果造成数据交叉采集、指标口径不一致、信息流通瓶颈等问题,制约了信息的共享和综合利用。在传统行政体制的束缚下,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例如,人力资源市场国际上只有一个通行的人力资源市场,而我国则人为地划分为“劳动力”和“人才”两个市场,虽然大部制改革将人事与劳动合二为一,但实际情况是仅统一了市场名称,不论从日常管理还是实际运行都还维持原先两个市场的操作模式,不利于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4.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短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由专业的信息工程公司开发完成,并长期依赖这些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维护。人社部门的信息中心无法独立完成系统应用软件的编制,问题在于专业信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人社部门的业务运行规律和特点了解不透彻,靠相关部门提交的业务需求难以编写出符合实际应用的程序。而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仅根据工作经验和业务流程提出应用设想和功能,导致“矢”不中“的”情形的发生。如何培养人社部门自己的专业信息技术人才?怎样使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掌握信息化基础知识?怎么指导操作人员变换习惯思维?应用系统形成之后,如何及时建立起一套新的管理规则、处理办法、操作程序?都是信息化建设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信息化建设对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全面贯彻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场建设已不再是单纯的场所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信息网络扩展了人力资源市场空间,信息化已成为市场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应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以现代化(信息化)带动规范化,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科学化发展。

1.统一标准,建设规范应用平台

各人力资源市场应有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以适应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处理、传递和共享,业务通过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统一规范。在网络建设上,要建立统一的应用平台,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在数据库建设上,要利于检索追加、利于更新创新;在软件开发上,着力应用开发统一软件,实现信息共享,业务统一规范。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直接面向公众服务,尤其要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让服务对象真正享受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2.注重培训,培养复合型业务人才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要求全员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信息化应用技术。因此,要把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推进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利用在职培训,培养一批既熟悉业务、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以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力资源市场重大变革。培训一批复合型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应用人才,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培训,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培训,普及信息化知识,全面提高就业服务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

3.强化管理,建立综合协调机构

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应该有一个层次高、权威性和专业性强的专门机构进行综合协调管理,使终端、网络、数据库既能产生各自的规模效益,又能发挥出对经济的整体推动作用。坚持法制的原则,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政府推动。这里所指的不单是公共就业服务的信息化建设,还需要有一个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否则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果。

4.创新结构,强化信息技术应用

公共就业服务受信息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所谓信息化管理已不光是办公自动化工具,更是管理理念的体现。需要在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变革。随着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信息收集、市场的分析、预测和职业指导三类岗位将日益突显,需要设立专门机构,工作制度化、专业化,组成人员包括信息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各方面经济专家顾问。有了这样一支队伍,就能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指标和人力资源市场主要指标,对人力资源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向社会公布报告,并以此推动政府的就业政策调整。职业指导则提升信息匹配效果和市场服务水平。逐步打破传统人力资源市场严格的分级管理模式,形成以网络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区域人力资源市场整体,各级管理者将主要通过信息网络对区域市场进行监测,随时掌握市场发展的动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申林.走出信息化的陷阱[C].管理与研究,2008.

[2]李辉,李海丽.国内外政府信息化建设启示[J].信息化建设,2011.

[3]叶菁.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管理化建设[J].北京: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

[4]王浩林.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7).

[5]梁成华,张义刚.电子商务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南京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