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导入为精彩课堂奠基

  • 投稿简谱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426次
  • 评分4
  • 45
  • 0

袁成(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互动的共同成长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堂课的导入既是整堂课的起点,也是组织教学情感的基调;既是对上节课内容的衔接,也是对本节课的过渡;既能回顾已学知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在一定意义上,导入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

一、制约有效导人的因素

一堂课的短暂导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课堂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们应对影响有效导人的因素进行理性分析与反思。

1.以“人”为重,以“导”为轻。在打磨和分析一堂优质课中,我们会发现教师十分重视导入环节,不仅重视取材,还重视问题的设置。然而,一些教师误把“导”与“人”分裂开来,过多重视“入”,直接且贴合课题引入却忽视了“导”,形式过于简单,太注重“入课”,却忽视了“导”的价值。教师过于重视预设,属于粗放式导人,缺乏生成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学生自然也就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2.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沦为听众。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缺一不可。“生本课堂”应该是双方努力的成果,必须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应注重对问题进行引导、点拨、拓展和归纳。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导人环节往往成为教师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教师取代了学生成为了舞台的主角,学生处于被动和边缘位置,自然也就成为了安静的听众。在课堂中,教师如果不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将学生调动起来,无论主角表演如何精湛,课堂也会显得冷冷清清。

3.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形式单一化。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直接采取简单的语言对话或者复习式等手段直入课题,但导入前没有针对本课内容对所教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校情分析等,导致导入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意,无法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也就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导入的路径选择

事实上,为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紧扣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里对这节课感兴趣,恰当的导入尤为重要。笔者试从以下几点人手,探讨有效导入的路径选择。

1.循序渐进,“导”“人”结合。教材是静态、固定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学生是动态、“流动”的,在不断变化与成长。因此,教材只能作为“参考书”,需要教师认真解读课标与教材,研究具体学情与校情,顺势引导,在此基础上设计导入的语言和方式,逐步让学生进入情境和本课主题。换句话说,教师要把握教材重难点,整合教材,重组教材结构,达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从而打开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2.精心取材,回归生活。《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受到大众的喜爱,很大原因是因为摄制组选取了各地最为精美、有特色的食品,烹饪者在选材上注重精心搭配。其实,教师在设计导入之前,也应精心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或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包括新闻、图片、视频、音乐、漫画、食物、节’目等,尽可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得学生能快速进入情境,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当然,所选素材不能拿来就用,还要进行科学的剪裁与编辑,使得素材能充分为导入服务,这样才能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只有根据不同课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导人方法,才能不断出新,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因此,教师需采取多种教学导人手段、方法和策略。通过观摩课堂、名师指引、自主学习、具体实践,笔者探索出以下一些适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方式。

古代与现代诗歌导人式。精选国内外优秀诗歌,借助其艺术性与文学性,采取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朗诵,既能让学生轻松愉快接受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也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课堂富有文化气息。音像导人式。一般采用各类型音乐(流行、通俗、民族、轻音乐等)、视频(新闻、小品、相声、采访、MV等),借助两种交流媒介,冲击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情境与表演导人式。教师根据课题需要,创设符合学生身边的情境,若有可能,还可让学生现场对话或表演,以此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状态,进而进行自我感知与自我教育,其他学生参与讨论,这样可以让不同学生分工学习。热点话题导人式。教师借助当前热点新闻、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流行电视剧(电影)等进行导入。笔者近几年采用了热点话题如“最牛钉子户”、“反腐老虎苍蝇一起打”、“钓鱼岛主权”、“主席套餐”、“两会节俭风”等;电视节目如“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最强大脑”、“中国好歌曲”、“爸爸去哪儿”、“舌尖上的中国”等;热门电视剧(电影)如“西游记”、“铁人”、“台风来了”、“来自星星的你”等。这些话题都是学生关心和喜爱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无形“植入”课题,这样也弥补了课本滞后性的问题,有助于把教材内容讲活。

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课题需要,教师还可以改变预设导人方式,即兴发挥,以现场学生身边的资源或临时发生的事件入手,灵活使用课堂资源,找到导入与教学主题的契合点。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