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预设孵化生成

  • 投稿喝红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502次
  • 评分4
  • 96
  • 0

摘 要:教学生成之妙从表面来看出于教师的机智,但隐藏其背后的却是教师在课前备课中的精心设计,课前的预设与课中乃至课后的生成紧密相联。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法不可违’’为例,从合理预设、动态生成,找准话题、借势生成、巧妙设问、诱发生成,留疑布惑、储蓄生成谈等方面谈教学中如何精心预设,孵化生成。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应高度重视思考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思考习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水平,发展学生开拓创新的素养,这是教学之真谛。

关键词:教师 学生 教学 预设 生成

作者简介:胡海涛,男,安徽省望江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中学高级教师。

记得是在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一位小学教师上二年级数学课。教师在教完了射线的概念后问学生:由一点可以引出几条射线?教师一边发问一边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点,并从那圆点引出一条射线。学生看了回答说“一条”。他听后又加了一条问道:能画几条?学生回答说“两条”。“果真是两条吗?”他一边问一边又补上了三条。很快就有学生回答是“五条”,也有学生回答是“无数条”。教师又不厌其烦地再快速地加上了很多条并问“到底有多少条呢?”这时学生终于异口同声地回答“无数条”。时至今日,这一课堂情景仍历历在目。笔者非常钦佩该教师的教学预设,佩服他敢于让学生犯错,更佩服他能让学生从自己的一连串错误中去获得真知!教学生成之妙从表面来看是教师的机智,但隐藏其背后的却是教师在课前备课时的精心设计。笔者认为,课前的预设和课中乃至课后的生成是紧密相联的,离开了预设,生成将成为失去缰绳的野马,肆意狂奔。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下“法不可违”一课为例,谈谈教学中如何精心预设,孵化生成。

一、合理预设,动态生成

课前预设是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重难点及主体特点,设计教学方案。教师预设是否合理,主要在于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能否充分合理地根据上述因素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组织教学,并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堂生成是指教学过程中以师生生命为载体,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态教学资源。课堂生成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预设时就应考虑到生成的多种可能性,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手段防止无效“生成”,引导出有效生成;二是某些生成可能出于教师预设意料之外,但对于教学内容来说是有益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适当调整原先预设,积极利用生成成果组织教学。现以违法行为的含义为例谈谈怎样合理预设实现动态生成。“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教师预设时可将其设计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问题让学生判断:一个人做了某一事,他可能违法了;一个人什么事都没做,他也可能违法了。如果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这两个问题都有正确的答案,那对违法行为含义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学生的意见可能是一致的,而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就可能出现分歧,即有的认为对,有的认为错。如何让学生统一认识?安排方法有多种:一是随意请学生回答并举例说明;二是分别请认为是正确的和错误的学生都举例说明;三是只请认为是错误的学生回答并举例说明;四是只请认为是正确的学生回答并举例说明。当然在上述安排中除了请认为是错误的学生回答外,其他安排都能生成“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这一结论,但最后一种安排无疑相对合理。所以动态生成不是盲目生成,而是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实情,结合教学内容需要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有序高效。

强调预设的合理性,意味着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对各种情况进行周密的考虑设计教学预案;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教师教学预案设计不能僵化固定而应具有开放性,同时教师上课不能单纯地执行预案,也不应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而应该根据实情适时对预案作出恰当调整与变更,使之更符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

二、找准话题,借势生成

共同的志向和兴趣爱好使人们有了共同的话题,有了共同的话题就为双方深入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共同的追求,那就是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但如果在教学预设中教师没有找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的交流话题,那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会流于形式,不能激发活动主体的激情,也就无法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只有找准话题,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才能使生成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中国梦”是近期人们的热门话题。如果能结合“中国梦”来组织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就会兴趣倍增,教学活动就能因学生积极参与而顺利地进行。但中国梦话题过于宽泛,如果让学生随意去谈可能会偏离本课学习内容,所以我们对话题内容进一步确定以缩小范围。本课教学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步【畅谈理想】话题为“中国梦·我的梦”,请同学们阅读并结合课本第91- 92页情景一、情景二、情景三内容谈谈自己的梦。

第二步【梦想成真】教师抛出话题,“中国梦·我的梦”,同学们的梦是对美丽中国未来的描绘,怎样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呢?

第三步【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学习探讨违法行为的含义、种类以及犯罪等知识内容。

在本课安排上,第一步通过“中国梦·我的梦”话题预设引发学生兴趣,并对话题内容进一步限定为围绕教材情景设置部分,这样让师生能够有一个较统一的话题内容。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即怎样才能实现学生所描绘的美丽中国,引导学生能从遵守社会公德、遵规守纪、遵守法律等方面进行认识。第三步将话题范围进一步缩小到法律层面进行知识探究学习。在以上安排中,教学预设从热点话题人手,层层推进,顺势生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落实,教学实效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三、巧妙设问,诱发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问题设置缺乏精心设计与思考,总是习惯性地问“是不是”或“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或者没有思考的价值,或者让学生无所适从.无法思考。有价值的设问应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要有一定的梯度层层推进,还要结合教材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人手,并能让学生在对问题的回答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找到自信并学会思考。所以教师课堂提问预设应精心筹划,提出有价值的、有助于符合生成需要的问题。

如上述教学预设从“中国梦·我的梦”话题人手,分三步学习本课知识,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层层推进,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接近所学知识,这种知识铺垫就十分必要。又如在前面所提及的对于“违法行为含义”的学习,先将其划分为两个较容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再让学生将这两个结论综合起来,这样就给了学生思考的素材和线索,化难为易使问题能得以顺利解决。还有在处理“违法行为的分类”这部分教学内容时,除了教材中的分类方法外,教师还可以预设让学生在本课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引进新的分类标准即从社会危害性的轻重进行划分,引导学生将违法行为划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这种划分有利于学生对分类意义的认识,同时也能为下一步教学“犯罪”相关内容紧密衔接,增强了知识内容本身的联系,把所学知识盘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里,教师只要提醒学生注意不同违法情况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就能使学生很好地对违法行为进行新的分类。

巧妙设问,诱发生成。这要求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以激活学生思维为落脚点。如果教师在预设时做到问题设计合理,符合教学实情,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求知欲,激励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进而生成新的知识。

四、留疑布惑,储备生成

一节课时间有限,能解决的问题有限,教师很难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穷尽本节课所有问题。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生疑——解疑——再生疑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这方面来看,教师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学生将本节课所有的知识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相反,恰当地留疑布惑,会给学生留下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种在课堂之外的生成,源于教师课堂教学埋下的伏笔,我称之为储备生成。

以“法不可违”为例,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教师如果一一细讲很难完成教学内容。如涉及到违法的分类,如果要让学生将具体的违法行为与归类对接,就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很难接受,所以我选择了略讲,让有兴趣的学生自己课后去探索。又如刑罚的种类,让学生自己看教材,有时候,为开拓学生视野,拓展思维空间,适时地在教学中“制造”一些问题,既无需占用多少时间,又能引发那些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探究,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如在教学“犯罪”相关知识内容后,可提醒学生联系违法行为的分类,课后尝试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这种课后生成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留疑布惑,储备生成。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更应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学”与“思”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事实上,教育不在于告诉学生真理,而在于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应高度重视思考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思考习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水平,发展学生开拓创新的素养,这才是教学的真谛所在。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