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下需要这样的集体备课

  • 投稿seij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946次
  • 评分4
  • 18
  • 0

苏成才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曾让我震撼;杜郎口中学的“10+35”曾让我汗颜;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着实让我兴奋。而真正让我在困惑中感到幸福的却是今天的这一堂集体备课。

传统的集体备课,它曾推动了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可谓功不可没。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集体备课不与时俱进,恐怕结果不是贻笑大方,而是贻害万年。

怀揣着这样的困惑,我们走进了后白中学语文集体备课大课堂。虽然到场的有高级教师,有特级教师,有特级后备,但大家都是怀着一颗学习之心、一颗摸索之心、一颗探究之心才走到了一起,敞开心扉地从旭日到夕阳,以至星星灯火,一整天的集体备课,大家探索着,辛苦着,也收获着。

一、给合作上点规矩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在2011达沃斯论坛上说:“如果所有的学校取消了,中国人的知识会大大降低,但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会大大提升。因为我们从小学开始,每一步走过来,都培养大家在说假话,这实际上影响到我们的国民素质”。

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填鸭式的满堂灌,本质上反映了教育工作对学生的不尊重和不信任。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一部分教师又走进了另一个误区:从什么都不合作走向什么都合作,从什么都不讨论走向什么都讨论,从课堂的安安静静走向每时每刻的热热闹闹,看似学生自主了,合作了,也探究了,殊不知,长此以往的叽叽喳喳的课堂,却锻造了学生随心所欲的习惯,部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得到了极大的助推,合作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价值,代替它的是躁动、依赖和严重的两极分化。

为此,小组合作这个新生儿确实到了应该上点规矩的时候了。

小组合作要有必要性。我们在让学生合作学习之前,要充分考虑问题的难度,刚一抛出学生就能举手回答,这样的问题有合作的必要吗?如果非要合作,那纯粹就是拖延时间,势必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也会使学生养成凡事不喜欢积极开动脑筋的习惯,因为教师会让我们大家合作讨论的,我又何必率先去积极思考呢?试想,这种课堂下成长出的孩子究竟是谁的错?因而,小组合作的必要性是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考虑到的,宁缺毋滥是原则。

小组合作要有整体性。让我把目光聚焦到一种课堂:教师抛出了问题,各小组也忙得不亦乐乎,但细心的听课教师会发现,每个小组总是那一个学生在举手,总是这个学生在发言,我要问,剩下的那么多孩子该干什么?他们是听众还是观众呢?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孩子而不是一个孩子,小组合作绝不是几个优生独霸舞台的展示,而是每一位孩子的声声不息。

小组合作要有激励性。课堂也要市场化,要引进一定的竞争激励机制,不然,你的合作往往也只是流于形式,或者是无精打采,课堂泛不起半点涟漪。我们不妨给合作也加点料,来个加分制,来个辩论赛,来个抢答题。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样,合作才有生机和活力。

小组合作要有独立性。这里,我有一个不恰当的联想,它就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创作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的“思想者”,为什么这是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原来,有些问题需要的是独立思考,而不是凡事都需要合作,一秒不停地合作,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之后的合作讨论才会有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的精彩答案,因为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缺乏独立思考的合作势必淹没了学生鲜活的个性而变得千人一面。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的角色又是什么呢?我认为一是管理者,如规范秩序、纪律,二是参与者,但后者的积极意义要远远大于前者。学生倘若有意无意地邀请教师作为他们小组的一分子,来参与他们的积极研讨,分享他们合作中的童趣和同乐,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让朗读点亮课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清晨的校园,就是被朗朗的读书声给叫醒的。可当今的校园,想要听到这个,似乎还真有点儿奢侈.因为你根本听不到或者说很少能听到那一句句清脆、悦耳、轻快、生机勃勃的孩子们的读书声。

现在,孩子们读书的声音都去哪儿了?

书,是用来读的,不读,不放声的读,不有声有色地去读,能感受到汉语言文字所蕴藏的无穷魅力吗?读书,它不同于看书,他首先需要的是声音,大声地读,而后需要的是感情,深情的读,所谓声情并茂,方可感人肺腑,震撼人心。一篇文章,读活了它的字,自然就读懂了它的情。讲到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中央电视台散文朗读频道,哎呀,听着那有声有色、有情有调、有滋有味的读书声,怎一个好字了得,即使你想不陶醉都不能。

课堂上,能聆听着学生动听的朗读之音,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陶醉,一种幸福。那我们为何不把这种享受、陶醉、幸福也和学生一起分享呢?语文课堂上,放开嗓子,让学生扬起嘴角,读起来,读出她的喜怒哀乐,读出他的慷慨激昂,读出他的抑扬顿挫,用朗读来点亮课堂,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不会再有黑暗。

与此同时,我们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打开嗓子,给学生来个恰到好处的范读,将你的声音融入你对文章语言的独特感受,播放出汉字独特的音韵之美,那样,你的学生自然就会爱上你的语文课堂。

三、把自主权还给学生

从2001年的新课程实验稿到如今的正式稿,课改也艰难地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可是,在当今的为数不少的课堂上.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那个人仍然是我们的教师,以生为本,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依然是只闻雷声不见雨点。请看一个神话般的假设:

如果能使一个死去100年的人复活,那么他将惊讶地看到,现在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取代打字机的是电脑,取代牛车马车的是汽车,取代手摇电话的是卫星通信和光缆传播……只有一个场合,与100年前没有什么两样,那就是学校和教室。学生照样在教室里静静地听课,教师依然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

教师应该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抱在妈妈怀里的孩子,是永远也学不会走路的。母亲是如何教孩子学爬的呢?不是做示范动作,在地上爬给孩子看;不是讲爬的动作要领给孩子听;也不是手把手地教孩子爬。而是拿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在孩子的面前晃动,引诱他。这种方法是“导”,不是“教”。

“教学的本质是学,教要转化为学”。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育学生从相信学生开始,相信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基础的、有潜能的。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引导、引路。课堂就是学堂,教师应是导师,学生是学者,确立了这样的思想,还怕有教不好的学生?

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不要蛮横的干涉他们的内政,剥夺他们的主权,那样的话,学生就永远是学习的奴隶而不是学习的主人,我们也就失去了学生这一最重要,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教学资源。

四、拿多元研学古文

古文教学,教师常常是讲得头头是道,可学生仍然听得是云里雾里,根本原因,在于只教知识,不教方法,对于浩如烟海、千变万化的文言文,学生又能如何应对的了?因而,不同类型的古文,我们教师就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读。

像《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以虫治虫》《梵天是木塔》之类的知识性接受性古文,重在强调字词积累,不必做过多的探究。而对《三峡》这样的古文,就得采用鉴赏的目光,探究的精神去深入品味。至于《黔之驴》一类的古文,我们就要用批判的创造性的精神走进文本并跳出文本进而升华文本。

一句话,不同类型的古文,我们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读,那样,才能真正领悟到文言文的精髓。

五、用简字管理教学

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一位语文教师的课堂,几句话可以完全概括他的课堂教学风格:教学内容鼓囊囊,教学过程满当当,教学方法沉甸甸。这与新课改提倡的教学内容要简明,教学过程要简化,教学方法要简便,教学语言要简洁真可谓大行径庭、南辕北辙。

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容量却不顾及教学的实效,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也有教师用大量的多媒体资源取代了师生互动,课堂成了放电影,学生回答错了,只是更正一个标准的答案,而不是教给他理解为什么错?一个简单的道理,反反复复,颠三倒四,说的有时连一些后进生都在不时地看表:怎么还不下课?

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的理念滞后、风格单一,或者根本就不能称之为“风格”,因为,这种落后的课堂教学真的是再也登不上大雅之堂。前进中教师恐避之而不及,试想,这样的课堂,哪里还有票房呢?

相信学生,学会放手,敢于放弃,那样,你得到的往往会远远大于你失去的,用“简”字管理好我们的课堂教学,把“繁”字关进笼子,繁字猛于虎也,“简”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才是我们做教师的真正要追求的课堂。

从第一节到第四节整整一上午的连续听课,从12点到5点持续五小时的激烈思辨,从最南边的天王再到最东边的行香,一天,一整天,完完整整的9个小时,让我感受最深的不是疲惫,不是劳累,而是作为一名后中学生的幸运,作为一名后中语文教师的幸福,作为一名句容语文教师的骄傲和自豪。

多元化的形势,诞生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同样,它也需要多元化的集体备课与之相伴相随,因为,这样的集体才是有活力的集体,这样的集体备课才是真正有生命的集体备课!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天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