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

  • 投稿门徒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402次
  • 评分4
  • 83
  • 0

张程远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必备要素。“史料解析题”肇始于1989年的高考试卷,用史料命制选择题,难度颇大。命制一道高质量的史料题,需要字斟句酌,符合历史学科特点,还要接受“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检验。现今铺天盖地的史料题符合上述要求吗?本文就以近两年各地部分高考试题为例,剖析高考历史史料型选择题命制的几个误区,恳请同仁批评指正。

误区一:不务正业。

形式主义无处不在,高考命题亦不例外。部分试题使用史料,明显是为形式而形式,其结果是东施效颦,历史题变成语文题。考生解答此类试题,根本无需掌握任何历史知识,只要有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便可解答。语文学科侧重阅读和表达,语文试题以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为主要特征,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历史试题和语文试题虽有交叉点,但历史试题有自己的特点,即必须要依据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解题。也就是说,不需要调用历史知识的解析材料题,属于语文试题。请看以下两例:

例1:(2014.重庆.4)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 )。

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

答案:B。

本题虽然使用了标准的史料,但题目却忽视了历史试题的基本特点,不需要依据任何历史知识即可作答。具备中等程度的语文阅读能力,便可轻松排除’A、C、D三个选项。A选项曲解材料;C选项完全违背史料大意;D选项夸大韦宙举措的影响。采用直选法,也很容易判断出B选项正确。如何准确利用史料设计历史试题,的确是一门学问,如果题目已经不是历史题了,那所用的史料再有价值,又有何意义呢?

例2:(2014.重庆.5)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日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本题是目前流行的史料型选择题模式,即依据史料设置选项,构成组合选择题。但多数题目,只要全面理解史料即可作答,落脚点严重偏离了历史学科,本题便是典型一例。笔者呼吁所有命题人员,要尊重历史学科的特点,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命制史料型选择题。

误区二:华而不实。

高考试题承担着选拔人才的重任,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但是近年来历史试题中却有不少形式上五花八门,难度却极低的题目。这类题目有一个共同特点:华而不实。此类试题往往使用大段的文字史料、规模宏大的图表或多幅图片,一道题目占用很大的版面,史料的意义却并不明显。请看以下两例:

例3:(2014.安徽.18)有学者认为,加人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图6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乍一看,题目所给的图表难度颇大。但仔细观察,只要把H点定位在2001年,就很容易判断出正确选项C。AB选项时间不匹配,且B选项与题干文字表述无直接关联。D选项在现行任何教材中均无体现,明显超纲,是命题者无视考纲要求和考生利益的体现。

例4:(2014.浙江.16)

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把此类图片用于课堂教学,效果会很好,但用于高考命题,就显得华而不实。历史是脚踏实地的学科,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更应坚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这是良心,也是责任。

误区三:反客为主。

有的命题人偶得一史料,就视之为宝,觉得不用之于高考命题就难以显示自己的博学。于是反客为主,为使用史料而去搜寻考点。请看下例:

例5:(2013.海南单科.11)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义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答案】D。

本题意在考查英国的《权利法案》和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三个版本的教材都侧重表述的是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尤其是议会掌控财政权。国王只有形式上的通过权』遗憾的是教材并没有说明这一点。因此,严格说来,本题超出了考纲和教材范围。单纯依据材料,考生容易误选A,但这并非考生的责任。从知识角度,考查本课应侧重议会的权力,而本题则反客为主,考查的是国王的权力。如果不是命题人太热衷这则史料,就不会出现这一情况。

误区四:粗制滥造。

运用史料命制高考历史试题,要在充分挖掘史料的基础上,严格遵循逻辑关系。简单地拼凑史料,生搬硬套,必定导致试题粗糙。请看以下两例:

例6:(2014.浙江卷.12)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

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很难看出本题的侧重点到底是什么。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本题都缺乏逻辑性。不但不能体现中西思想家关于看待物质需求的对比,也看不出各自的演变历程,只是把观点不同的材料摆在那里。“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这种设问,应该用于针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而不是观点截然相反的试题中。类似的试题在高考中并不鲜见。

例7:(2014.浙江卷.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

答案:B。

题干中“只有王羲之……‘遂以女妻之’”应该删除不用,但命题人却在转引史料时偏偏强调这一部分,而选项中却毫无体现,导致题目不伦不类。

历史本来应该是能够使学生津津乐道的一门课。但现实是,很多学生对历史课望而生畏。探本溯源,高考试题是根本原因之一。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历史学科的高考命题者,应该真心为历史学科和学生着想,让历史学科展现应有的魅力。凡事有利有弊,过犹不及。笔者认为,高考试题可以使用史料,但不可刻意为之。历史学科的魅力在于内容,而不是形式。

行文至此,笔者想起自己当年参加高考时的历史试题。有些试题并无史料,但却印象深刻。让我们一起欣赏当年一道式简而质高的选择题,并以此结束本文。

(1995.全国卷.9)“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 )。

A.多研究一些具体问题

B.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C.谈论理想的主义

D.用理想的主义根本解决问题

答案:D。

(作者单位:江苏昆山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