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 投稿晏耀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32次
  • 评分4
  • 81
  • 0

陈益明

阅读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所用的时间最多,初中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决定的。可见阅读教学地位之高毋庸置疑的。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率呢?

一、创建有效情境,进行个性阅读教学

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形象化手段,把书本知识所表述的实际事物或者其背景表现出来,激发学习兴趣。第斯多惠说得好:“大家觉得,教学的艺术不完全是教授技能,而重在鼓励、唤醒、启发,而没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怎么能鼓励人,没有积极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启发人呢?”

例如在教学《背影》时说道:“‘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让你变老了,我愿用我的一切,换你岁月长留。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同学们听着这朴实的语言,你在想些什么?当你想起父亲的那一刻是否也曾想起有关的往事呢?作家朱自清先生对父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接下来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背影》。”再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开始时,放刘欢老师演唱的《好汉歌》,问:“‘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哪个人物形象最能鲜明体现这句歌词?”由学生的回答教师导入新课。再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讲评中,播放了央视版《水浒传》电视剧中与课文相关的视频片段,同学们兴趣昂扬,对鲁达的不畏强暴、嫉恶如仇和有勇有谋佩服得五体投地,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透彻了。

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不能简单地图热闹,甚至矫揉造作,情境内容的选择要恰当并适合语境,要有明确的目的。

二、探究式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探究学习方式的使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快乐探索的过程,初中语文所选课文都是非常杰出的作品。阅读这些作品,就是主动与作者对话,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性阅读能力。在教学曹操《观沧海》时,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波涛汹涌的沧海的简笔画。问:你看到了什么?由此又联想到了什么?你认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成就?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曹操是坏人?这样的提问能激起同学阅读的兴趣,增加对曹操的好感,有利于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人们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如何发挥探究中比较阅读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问:用这样的人称写,有利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不改变人称?学生讨论并回答:第一人称具有自然的、亲切的、真实的特点,适用于描写心理;第二人称有利于感情交流,易进行抒情;第三人称显得客观真实,不限制时间和空间,便于叙述和评论,有时也有拟人化的效果。作者是从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写韩麦尔先生的,因此,就不能涉及到人物内心直接的活动,只能通过人物形象、语言、动作等来间接地描写人物的心理特征。然后,从着装、神态、动作和语言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再例如教学欧阳修《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时,问: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三、阅读技能

(一)记叙文阅读的技能。弄清楚叙事元素,包括人、地点和时间以及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叙述顺序包括倒叙、插叙和顺叙。记叙文,常用综合表达方法,除了主要的叙述,还要用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过渡、照应、悬念、衬托。分析人物特征,可以从人物关系角度入手,或者从人物直接描述中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主角之外,还有其他配角人物,因此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主人公,又要分析人物关系。

(二)说明文阅读的技能。常见的说明顺序有逻辑、时间、空间顺序。说明文结构层次,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划分;可以按照空间顺序划分;而逻辑顺序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待,例如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或从直观到抽象等。说明文有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常用的说明方法是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列数据、对比、打比方、作解释等。

(三)小说阅读的技能。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要注意小说中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与作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小说中的正面描写包括人物概述、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包括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侧面衬托等。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有一定量的阅读,又要有系统、科学的方法,要做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逐步地提高。

(陈益明 巴东县金果坪乡段德昌中学4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