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语文课堂文本新读八法

  • 投稿玛丽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049次
  • 评分4
  • 51
  • 0

张旺生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是当前新课改着力点之一。相对于语文学科,对教材的创新解读,无疑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材解读上,不唯教参、教师、教辅,力争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教师是使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学生是以教材为拐杖而非教材的奴役。因此,笔者近年来致力于高效语文课堂文本创新解读研究,曾精选了数十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师生进行了创新性、个性化解读,形成了若干成果。这些解读,主要贯穿了三个原则:一、新,力求解读有新意,不受制于教参教辅;二、深,力求解读有深度,不做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解读,既通俗易懂,又有一定深度广度;三、精,解读力求角度精当、内容精深、语言精练,完全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笔者拟结合近年来刊发于各类语文报刊的拙文,例谈文本新读的一些方法,以期收抛砖引玉之效。

一、重点探究法

课文多名篇佳构,精妙传神、意蕴丰厚。全面解读,费时费力,且为教时所不允许。可精选某一二角度,做重点解读,力争析出新意。如《藤野先生》一文教学,笔者引导学生主要从主题入手,主要针对赞怀说、爱国主义说、双重主题说、双重怀念说等诸说并存的情况,深研文本,结合背景资料及鲁迅思想发展历程提出了理想人格说:赞美怀念与爱国主义思想并存,尤其含蓄传达了作者在苦闷孤愤中对一种正直、宽容、热情、无私、博爱、不偏狭的高尚完美人格的执着追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笔者主要从文章结构入手,分析了其艺术特色之最精妙处:结构上的三叠艺术。其三叠法分别呈现为显性的三叠形式(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及隐性的三叠脉络(局部上三比时的三个时间段、邹忌思想转变的三个层次及行文整体事态发展的三个层次)。

二、 学科整合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渗透,充分整合课程资源,突出大语文理念。如教学《孔乙己》,孔乙己悲剧成因为教学重点之一,有孔乙己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这些原因孰重孰轻为教学难点。因此,笔者教学中便引用哲学上的内因决定说讨论此问题。正常情况下,在事物发展中,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推动作用。但在特殊情况下,外因亦可起决定作用。孔乙己的情况正是此特例,在晚清这个病态畸形的社会中,无论“孔乙己”们如何努力,中举的可能仍十分渺茫。中举乃偶然,落第属必然,外因决定了孔乙己失败的必然性。据此,学生总结出了如下结论:表面原因是其自身不争气;直接原因是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狠毒冷酷;深层、根本原因是社会原因,尤其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于是,主旨的把握便水到渠成。教学八上第二单元《台阶》等文,笔者运用心理学中的需求层次论分析该单元几位主人公,从而使同学们明白,几位主人公如《台阶》《背影》中“父亲”,如阿长,如老王,如信客,他们虽身份卑微,几无建树,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在物质需求还未满足的情况下,尽力追求精神需求,在各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中,自有其闪光点与价值,尤其在与当代明星大腕的对比中,更激发出学生对这些小人物的礼赞之情。

三、对比赏读法

解读课文,不妨时常将散见于各册的同一作者的文章或不同作者却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的课文进行比较赏读,能进一步理解课文的精妙之处。如同为鲁迅乡情小说《社戏》与《故乡》,笔者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了对比:基调上,前文温馨欢快,后文忧郁感伤;人物形象上,前文健康乐观,后文畸形病态;写作手法上,前文重铺垫烘托,后文重对比映衬;主题上,前文重怀恋颂赞,后文重批判揭露。尤其是,两文代表了鲁迅乡情链上的两个阶段,前文为因出走而怀恋,后文为因失望而离开。恋歌中蕴含希望,不乏隐忧;悲歌中饱蘸血泪,又充满憧憬。恨之切,爱之更切!

四、巧翻新意法

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认识事物能突破思维定势的限制,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事物。此思维模式,尤其适用于语文课中对文本的解读上。一直以来,师生对课文的解读,受制于教参、教辅资料、权威解读,语文课上得味同嚼蜡,全没了新意,活力不足。老师充当了教参的传声筒,学生充当着灌输的容器,创造性思维被极大地扼杀了。因此课文解读上,不妨发散思维,多元解读,多向权威挑战,多做“翻案文章”。如教学《曹刿论战》一文,笔者便对传统解读中将鲁庄公定位为昏君形象的观念进行挑战,结合背景并深研文本发现,庄公表面上主要表现为政治上幼稚不成熟,军事上无知,急躁冒进,是“肉食者鄙”的典型代表,但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会发现鲁庄公实际上是一个虽非千里马而是伯乐式的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的明君,其实是一个平面镜照射出的昏君形象与多棱镜折射出的明君形象的综合体,虽鄙不顽犹大智,表昏而实明。文章写法亦独特,可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的一个典范。

五、细节分析法

分析课文,既要求宏观把握,尤其要做微观探究,注意从课文中一些极易被忽视的细节入手,分析课文中蕴含的丰厚意蕴。如笔者曾就《故乡》一文中“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我”看着叔叔的手、脸,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并“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最终是一个孩子道破真相:“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等三处细节描写进行了对比探析:第一处寄寓着作者对未来人际关系的深情渴盼,希望未来的人们能够意气相投,消除隔膜,消除等级观念;第二处表现了“我”对处于贫困潦倒境遇的叔叔的深切同情,对无义寡情的父母的困惑和不满;第三处借此提出了永葆孩子的纯朴天性,以拯救污浊世风的问题。三文虽展现的是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但其有共同点,文中共同展现了两种世界,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几处细节均表现文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世界,寄寓着作者对理想未来的渴盼与追求,充满了深沉的现实关怀,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变异的社会学思考。

六、美点寻踪法

美是生活的本质,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在对教材进行创新解读时,要尽量解读出课文本身的美来,进而使整个课堂美起来、活起来。因此,笔者在品析课文时,经常采用美点寻踪法,从文章语言、构思、立意、结构等方面,探寻文章之美。如教学《音乐之声》(节选)一文时,主要从作品的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三个方面欣赏这部经典音乐故事片的艺术魅力。教学《木兰诗》,主要从浅明多变的语言美、上引下承的结构美、喜庆重重的故事美、高尚无瑕的人物美三方面进行赏读。

七、反弹琵琶法

教学中有些问题,只从正面引导,学生不易接受或不愿接受,这时,反弹琵琶,却能殊途同归,收意外之功效。如在教学《背影》时,由于文中反映的生活距现代社会较远,再加上文中“父亲”形象原也不甚“阳光”,事业无甚建树,几近平庸,因而在感悟其形象时,学生虽不十分反感,但却相当淡漠,笔者便换了一种方法,带领学生给父亲挑病:诸如本身形象土气、肥胖,做事不果断,对儿子关爱有加而不注意培养自立能力,脾气不好,事业无建树,随后放在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分析其成因,并与本单元几位主人公做对比,奇怪的是学生不再觉得父亲老土反而更觉其伟大,对文中浓浓的父爱真情,有了更深的体悟,完成了从课始对本文、对“父亲”的普遍淡漠,到课后的普遍认同、喜欢、尊敬的升华过程。

八、 教材质疑法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尤其要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质疑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权威载体教材,实际上并非尽善尽美,仍处在不断修订完善之中,这不光是教材编者的事,广大师生十分有必要参与进来。笔者经常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注释、提示语、编排体例等进行质疑,即使教材插图也不放过。如前几年教学《陈涉世家》时,曾有学生对教材插图提出疑问,图中众戍卒皆举长矛、钢叉,但实际上当时众戍卒是临时发动起义的,哪有这些像样的武器?且图中陈涉上身全裸,与文中“袒右”不甚相合,学生的质疑无疑是极具见地的,令人欣慰的是现在新版教材对此图片随之做了修正,陈涉由袒两臂为袒右臂,与文中“袒右”相一致,众戍卒皆举木棍、竹竿,与《史记》中“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记载相一致。另外,同学们对教材中好些插图、内容、注释也进行了质疑指瑕,形成了一系列小论文。

总之,多种解读方法的综合运用,活跃了课堂教学,取得了巨大成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了,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夯实了基础。

(张旺生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中学 74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