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因素

  • 投稿王豖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17次
  • 评分4
  • 89
  • 0

王怀章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说明对于同部作品,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期读,也会读出不同的感悟。对于同样的作品,读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影响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因素有哪些呢?其实阅读的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第二次创作,是在作者第一次创作的基础上,读者的再创作过程。而这一过程中,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影响着他们对具体作品的不同看法和感悟。

一、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不同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出生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等等。这些不同的内容,会使学生形成不同的思想意识,而这种思想意识就会扎根于心,这种思想意识会影响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着学生对作品主题思想。人物情感、观点态度等的理解,这就出现理解的多样性,而不是同一性了。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有着与大自然亲近的经历,对自然山水、村居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在阅读农村题材的诗歌或小说时,感受会很真切,理解就较容易。比起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学生,他们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如在阅读鉴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在农村生活过或去过农村的学生,很容易就会将农村生活与诗中内容对应起来,对田园宁静祥和的意境和诗人喜爱田园的情感的把握就较为容易,他能够理解这种宁静、和谐。相反,没有这种经历的学生在理解上就相对困难一些。就像常说的,作家作品中的内容,往往都有时代的烙印,只有自己熟悉的生活,才有真实的想法。阅读也一样,有了生活的原型,理解的过程相对就会简单。

二、每个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视野不同

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视野影响着其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阅读。生活是人获取认识和知识的一条途径,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会获取不同的认识和知识,不同的知识层次决定着人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看法和理解。除生活以外,每个人接受知识的方式不同,喜欢读书看报、观光游历、挑战探索等的人,其知识层次高、视野开阔,眼界长远。中学生也一样,那些知识积累较多、视野开阔、眼界长远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时就可能站得高,看得远,对作品的理解就深。相反就理解不了,或理解不深。比如对鲁迅作品地阅读,有些学生对鲁迅及其人生经历、生活年代、作品风格等了解较多,认识较深,所以阅读鲁迅的作品,能很容易把握要害,读的深刻。相反,了解较少,很难理解鲁迅笔下的人物和作品主题等。同样,要对一部作品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就必须有阅读作品的知识储备,这就是与作品相关的各种知识。当然文学是一种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认识,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阅读。

三、每个学生的个人情感和体悟不同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兴趣不同、情感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和感悟就会不同,这些非智力因素影响着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渗透着读者个性化的行为,是对作品的再创作过程,他的性格、兴趣、情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些学生喜欢农村题材的作品,从中能读出乐趣、情感,认识就可能深刻;有些学生喜欢温情题材的作品,能从中感知人情的冷暖,提高人文情怀。比如乐观者从《老人与海》中读出的是在困难面前要乐观自信,悲观者可能看到的是血腥,是坐以待毙的消极。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不同的读者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有人喜欢黛玉,有人喜欢宝钗。这其中就有读者自己的情感倾向问题。

四、教师教参的定性评价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影响

除上述学生个人的原因之外,教学参考、教师评价等对文学作品已有的一些定性评价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如在学习某一作家作品时,为了应试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就会将作家的创作风格、作品思想等全盘讲给学生,这样,对某一作家的作品,在学生心里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影响着他对其他作品的个性化解读。鲁迅的作品在大多数中学生的心里有着一种思维定势,一提到鲁迅的作品,学生马上能反应出的是:揭露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现实,讽刺批评反动派的丑恶行径,同情下层普通民众的不幸遭遇等。这些思想影响学生更深更广地理解作品,对作品对于今天的意义就可能看不到。鲁迅不过时,其作品的超现实意义更应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阅读文学作品应成为学生个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影响作品个性化解读的原因很多,在这里仅从读者个人方面的原因做了一点分析。如何更好地阅读文学作品,应该尊重学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阅读平台,让自主阅读成为个性化阅读的主要途径,使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等更加突出。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年度《人教版必修“梳理探究”模块的意义与对策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351)成果之一)

(王怀章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一中 74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