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到“鞠躬”的词意嬗变

  • 投稿菠菜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944次
  • 评分4
  • 31
  • 0

刘凤玲

摘 要:“鞠”字较少见,现保留、常见的仅“蹴鞠”、“鞠躬”等个别词,都与“弯曲义”相关。“鞠”虽在同义复合词“鞠躬”的离合现象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却丧失了独用的灵活性,反而不得不依附于“躬”字,并被其完全取代(表示“弯腰行礼”义)。因此,本篇在母文“匊”族字研究背景下,从母文表义和词义感染理论入手,重点分析组合感染的历史演变中,词义地位不均衡在共时状态得以凸显,从而造成非离合词状态下“鞠”的反常现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匊”族字 母文表义 词义感染 鞠躬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鞠”字比较生僻,仅保留在“蹴鞠”“鞠躬”等个别词中,且很显然,已经丧失单独使用的灵活性。随着离合词研究的兴起,“鞠躬”重新作为示例之一进入人们的视线,但由于书面色彩性强,又是历史生僻用字,几乎还未见有专门深入的研究著作。笔者曾在离合词研究中作为示例之一有过涉及,但为凸显共性,也并未深入探讨。因此本篇将它单独列出进行个项考释,在母文表义的理论阐释下,穷尽性地列举“匊”族字例,力图系统、细致地分析该字,特别是解读它一方面在“鞠躬”一词中占有支配地位(如离合现象:“鞠xx躬”),另一方面却在表示“弯腰或行礼”的词义竞争中让位于“躬”字,不能独存的矛盾现象。

二、“鞠”字

《说文》:“鞠,蹋鞠也,从革,匊声。居六切。”[1](P158)重文作“”字。段玉裁转引郭璞注曰:“毛丸可蹋戏者曰鞠”[2](P108),也就是通说的“球子”。“鞠”义两家所释并不一致:一指踢鞠;一指蹴鞠所用器材——“皮毛球”,通“毱”。此处段说为是。

《汉语大词典》所录该字释义近二十余种,根据语义场关系大致可粗略地分为三脉:表弯曲,如“蹴鞠”“鞠躬”;表养育,爱抚,“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诗?小雅?蓼莪》)[3](P460),“鞠爱”是也;释“穷极、穷苦”,如 “既曰告之,曷又鞠止。”(《诗?齐风?南山》)孔颖达疏:“当谓鲁桓纵姿文姜,使穷极邪意也。”[4](P352)《尔雅》即作此解。通“鞫”字,引申有“穷尽审问”之义,如“鞠治”“鞠狱”。此外,还有鞠姓、星名等义,这里不再赘述。除了遗留下来的古语词“蹴鞠”以及后文涉及的“鞠躬”二词外,现代汉语中,“鞠”其他古义已几乎消亡不见。因此,本篇以“弯曲义”为核心的“匊”族字研究为背景,重点讨论在该字族中现今还存活下来“鞠”字义。

三、“匊”族字及“母文表义”说

“匊”,《说文》解释:“在手曰匊。从勹、米。”[5](P521)段注认为“在手”当为“两手”之讹,指双手捧物,即“两手兜而聚之”的屈掌状。会意字。“勹,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凡勹之属皆从勹。”[6](P520)所以,凡是从“勹”的字都与弯曲有关。手弯曲,米才能在手心里。凡从“匊”的字也都与弯曲有关。围绕“匊”字,有一系列意义相关的字,《说文》所录,皆作“从某,匊声。”即所谓形声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传统观念认为宋人王圣美的“右文说”: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7](P95),是指形声字声符多在右边,同时兼有表义功能。蔡永贵等人则重新阐释其内涵,从理论最初本原指出“右文”非声符,而是形音义皆备,具有孳乳、分化新字的母文(不一定是“初文”),因新孳乳字在母文基础上产生,因而沿用母文之义,进而因袭母文之音,这些为区别本义或引申义而加注外部符号的字,蔡氏称之为“母文外化字”。也即是说,“右文说”实质上是一种“母文表义”理论。在这一理论背景下,许慎所谓“亦声字”(会意兼形声)可以看做母文分化字形成的结果[8](P47)。母文造字的局限(限于同族字)和同音现象最终促成“形声相益”的形声字条件成熟并应运而生。

因此,作为会意字,母文“匊”字本身有“弯曲义”,在此基础上孳乳产生了一系列义近音同的字,形成字族。如“掬”字,表示两手并合弯曲;“婅”“躹”指弯曲身体;“菊”:菊花的花瓣是弯曲的;“趜”表“足不伸”;“淗”指“水的波纹”;“驧”指“马曲脊也”。这些词不论是身体部位弯曲,或指其他事物的形状有弯曲之态,其弯曲义皆来自于“匊”,所以这组字是在母文“匊”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同时兼作声符。《说文》据孙愐《唐韵》皆作“居六切”或“渠竹切”。段氏说,“同声必同部”。声符相同的字,必然属于同一韵部。查《宋本广韵·入声卷》,《屋韵·菊》下注“菊,草名。……居六切,三十三”[9](P133),如“蘜”“鞠”“趜”“踘”字。《屋韵·驧》下注“渠竹切,十二”[10](P133),如“驧”“”“鞠”“趜”“踘”“毱”字。其中“鞠”等字兼有这两种读音(按:以上列字不计不从“匊”的异体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菊”小韵下有“臼”字,曰“双手捧物”。段玉裁认为“匊”“臼”二字有细微差别,王力《同源字典·觉部·见母》则认为“匊”“臼”“掬”同音,实同一词,不必强生分别。拟音为[kiuk][11](P306)。可见,同源必同义。概言之,在母文“匊”基础上孳乳的分化字义同义近,同属入声屋韵,是同源字。

“鞠”字,《宋本广韵》三见。“菊”小韵下“鞠”曰:“推穷也……又音曲。又渠六切。又蹋鞠。”[12](P133)“曲”下“鞠”曰:“姓也。又居六切。”[13](P133)“驧”下“鞠”曰:“蹋鞠。以革为之。今通谓之球子。又菊曲二音。”[14](P133)因此,“鞠”本义指外用皮革缝制、内填充毛的圆形球,通“踘”“毱”。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最早是结毛而成,后来用毛充填皮囊而成,宋代以后才有充气的皮球,即古时一种用来踢打玩耍的皮球。《说文》所释“蹋鞠”,当是由表示“毛球”引申而来,泛指“蹴鞠”运动。后世文献多有记载,往往都“蹋鞠”“蹴鞠”双音节出现,可见词义已扩大。

另外,宕开一笔。“匊”族字背景下假设其字本义为“踢鞠时肢体弯曲状”,通“趜”。即以许慎所言为是,表“蹋鞠动作”。但古时“蹴鞠”运动具体为何种形式,多数文献语焉不详,并不能妄测类似于现代足球竞技运动。因此,表“踢球时肢体弯曲”义,并无有力左证,故弃之不取。

四、组合感染:“鞠躬”源自“躬”

与“毛球”相关的“蹴鞠”一词,较早见于文献记载。《战国策·齐策》载:“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15](P285)然而,与“蹴鞠”运动紧密联系的“鞠”字又是如何由母文“弯曲义”演化为明确地表“弯曲(身体)”动作义,先秦两汉所见典籍中难寻痕迹。因此,大胆推测,后世表示弯腰动作的“鞠躬”义,可能直接感染于“躬”字,即所谓的“组合同化”。

《说文》:“躳,身也,从身从吕。”[16](P420)徐锴注曰:“吕,古膂(脊梁骨)字,象人垂骨之形。或从弓。”[17](P1062)“躳”是“躬”的异体字。“弓,以近穷远。象形。……凡弓之属皆从弓。”[18](P751)可见,此字描摹的就是弓的形状,有弯曲义。段玉裁进一步对比解释:“从吕者,身以吕为柱也。矦执信圭,伸圭人形直。伯执躳圭,躳圭人形曲。鞠躳者,敛曲之皃也。”[19](P343)因此,“躬”字本义当为“弯曲的身体”,后词义扩大,表示身体。“鞠”“躬”二字连用,较早的记载见于《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20](P2038)颜师古注曰:“鞠躬,谨敬貌。”[21](P962)此义应是由表示“弯曲身体”的意义引申而来的,指动作背后的寓意。不难看出,“鞠躬”所表示的“弯曲身体”与“躬”字紧密相关。一方面“弯曲”义项使两字有了同义连用的词义基础,另一方面呈线性排列的空间位置,又促进二者相互感染,强化共有的“弯曲”特征,动词性词义增强;又因“躬”本身蕴含所指对象“身体”,因而“鞠躬”一词往往不另带宾语。

“鞠躬”一词,大量使用,历代文献都有记载。如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一诗中就有“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22](P66)之句。至元,《韵会》解释:“鞠,躬也。”[23](P1199)可见,此时,“鞠”“躬”二字互训,同义复合,词义地位趋于平等,与今无异。如:《五灯会元》记载:“僧近前,叉手鞠躬曰:‘这个是甚么字?’主无对。”[24](P361)另外,较为熟知的《聊斋志异》也有“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与梁齐”[25](P9)的描述。

“鞠”“躬”也开始出现独用现象。《初刻拍案惊奇》:“放他(蜈蚣)出来,他鞠起腰来,首尾着力,一跳有一丈高。”[26](P46)宋元时期,“躬身”一词大量出现。《西游记》中“把腰躬一躬”的语句比比皆是,并沿用至今。当然,“躬”还作为鞠躬这种动作名称出现。如“打躬”“一躬”数名组合大量出现。而“鞠躬”离合现象下的“躬”的词义就与此一脉相承。如“鞠个躬”“鞠了一躬”“鞠了鞠躬”等。

但不同于其他联合结构的离合词例(如“洗澡”“游泳”“考试”),“鞠”并未保持在离合结构“鞠xx躬”中的主导地位,相反,与“躬”相比,丧失了独立使用的灵活性,仅局限于“鞠躬”一词。这种矛盾现象,实际上,恰好反映了离合词所受动宾结构类推的外部作用和词义内部不均衡现象斗争的动态过程。前文已述,“鞠躬”一词最初受“躬”影响,发生组合感染,词义趋同,并逐渐处于并列地位;但这种词义不平等并非全然消失,而可能隐形存在,在一定语境条件下,会被重新激活。也就是说,“鞠”“躬”二字虽在离合结构中受动宾类推作用影响,处于支配和被支配地位,然而一旦脱离离合结构限制,其本身词义地位就会凸显出来,并在具体语境中被不断强调。现代汉语“躬”字取代“鞠”而成为“弯腰动作”的代表,就是明证。

五、结论

本篇在母文表义理论的阐释下,结合“匊”族字,对“鞠”字进行个相考释,认为“鞠”本义是指古时蹴鞠活动所用器材——皮毛球,后词义扩大,泛指“蹴鞠”运动。但现仍保留的“弯曲”义项的古语词“蹴鞠”与表示“弯腰动作”的“鞠躬”一词,词义如何过渡演变,是一大难点。幸而,“鞠躬”在离合词群中的独特现象,使这种词义溯源有了可能。正如前文所提,“鞠躬”同多数离合词一样主要呈现动宾结构的离散形式,其中,“鞠”居于动词支配地位,“躬”往往充当离散结构的宾语成分。但现代汉语中,表示弯腰行礼时,往往使用“躬身”“躬一躬腰”之类的用法,“鞠”字不再独用,已丧失灵活性,仅限“鞠躬”一词及其离合形式。这恰恰反映了“鞠躬”词义组合感染在历史演变中相互作用的动态痕迹,“躬”本义为“弯曲的身体”,在“弯腰”义项中占据主导,但在同义复合的双音节趋势和动宾类推的共同作用下,“鞠”受线性组合感染,词义地位上升,并在类推作用下呈现动宾式离合,从而在离合词“鞠躬”中达到词义地位最高点。但这种词义地位的不均衡不是全然抹杀不见,而是隐性存在,并在一定条件下,有重新被激活的可能。“躬”本身表示的弯腰行礼,背后蕴含着强大厚重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同时与日常身体动作密切相关,因而存在强大的语境优势。相对而言,“蹴鞠”活动已然销声匿迹,本身也不再被提及,已沦为历史古语词。因此,在表示“弯腰行礼”中,“鞠”字退出词汇竞争,让位于“躬”,也是词义历史演变的动态作用在共时状态下的必然反映。

注释:

[1][5][6][16][18][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8]蔡永贵:《“右文说”新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9][10][12][13][14][宋]陈彭年:《宋本广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1]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5]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版。

[17][23][清]张玉书编:《康熙字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2页,第1199页。

[19][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20]吴树平等校:《十三经》(校点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

[21][东汉]班固,[唐]颜师古注:《二十四史·汉书》(缩印百衲本)·汉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2][清]苏塘退士选编,周啸天注评:《唐诗三百首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24][宋]普济,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25][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26][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王力.同源字论[J].中国语文,1978,(2).

[4]王宁,黄易青.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论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4).

[5]张博.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J].中国语文,1999,(2).

(刘凤玲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