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保驾护航

  • 投稿通信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59次
  • 评分4
  • 42
  • 0

江苏海安县雅周镇中心小学(226641) 尹 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更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获得新知。但在实际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功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为学生进行高效的探究性学习献上“三招”。

一、精心遴选,注重探究材料的适切性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好的探究活动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新的知识。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限于学生的数学视野和知识基础,有时候过多的信息干扰会影响学生探究的进程,让学生“过山门而不入”。所以,在提供探究的问题和材料时,教师要精挑细选,尽可能提供便于学生探索出结果的材料。

例如,教学六年级“图形与几何”复习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相对照的问题:(1)用18根1分米长的小棒围成一个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2)用18根1分米长的小棒一面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等周长的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关系的规律。事实证明,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对题(1)的探索不费劲,很快得出了“等周长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的结论。但对题(2),各小组学生探究的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小组直接根据规律的迁移用18除以3得到每条边的长度为6分米;有的小组用列举法找到了题中最大的长方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全班交流时,学生的话总是到了嘴边却又说不出来,经过教师的要再三启发,还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最终只能由教师来讲授。研讨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这里的探究性活动安排得很贴切,只是在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上要再下工夫。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如将题目中的数据由“18根小棒”换成“20根小棒”就行了,这样可使学生轻松地探索出题(1)中的规律——当长和宽相等变成正方形时面积最大。而在探究、解决题(2)中,学生通过列举可以发现“一面靠墙时面积最大的长方形的长等于两条宽之和”。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化,有效降低了题目信息的干扰,给学生的探究带来便利,为学生成功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应该说,这样的探究材料是我们数学教学需要的。

二、精心设计,注重探究活动的深入性

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有必要探究的地方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深入探究知识。这样经过亲自体验获得的知识,学生印象最深刻,记忆才最牢固。

例如,特级教师强震球教学“角的度量”一课,可以看作引导学生探究步步深入的典范。课堂教学中,强老师没有走传统演示教学的路子,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先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再让学生由比角的大小探究出“知道大多少或小多少要有统一大小的角作为标准”。在学生自主探究出量角应以多大的角作为1°的标准后,强老师又引导学生探索读出一个角的大小的方法。这些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都让听课教师叹为观止,不住地问自己“我怎么没想到”,并且带给学生的思维冲击也是震撼的,简直就是还原量角器的发明过程。试想一下,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之后,度量角的大小的方法还需要教师去演示吗?同时,这样教学使“为什么要有0刻度线”“每个的大小是多少”“怎样读角的度数”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不断深入的探究,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深刻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且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起重要作用。

三、巧妙安排,注重探究成果的发散性

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的成果有多方面的作用,既是能力的展示、经验的积累,又是知识的沉淀,但要真正发挥探究性学习的功效,教师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的成果“保值”。要做到这一点,在学生探究之后,教师应安排相应的活动和练习让学生进行尝试、巩固,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悟。

例如,教学“面积的变化”一课时,在学生探索出不同的长方形相拼面积会发生怎样变化之后,教师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自己的探究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实践活动如下:已知一盒火柴的长、宽、高分别是4厘米、3厘米和1.5厘米,火柴厂要包装一打火柴,你打算用什么样的方案,为什么?学生应用课上所学的知识,从节约和美观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了各自的包装方案。然后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火柴盒包装方法,大部分学生发现自己设计的方案与厂家采用的方案是一致的,这就说明了知识的力量。通过这样的练习,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扩展到课外,促进了学生情感和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时间、空间、机会,让学生多进行探究性学习,真正用好探究性学习这一“利器”。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