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键点人手,让学生思维更优化

  • 投稿LeeJ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98次
  • 评分4
  • 68
  • 0

江苏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东)(215600) 支菊芳

数学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关键性指导,这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既能催生学生的新思维,又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在学生交流汇报中进行指点,让学生思维更有条理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从中捕捉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

例如,教学“>、<、=”一课时,因为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了一些这样的知识,所以在教师出示这样的题目后,他们就纷纷抢着说道:“老师,我懂,这个我懂!”“这个符号有小口的,也有大口的。”“它有尖尖的角。”“它像剪刀。”……听着学生看似正确却回答不到点子上的发言,教师知道他们对于这个知识理解得并不透彻,并在学生的发言中捕捉到了“大口”“尖尖的角”这样有价值的信息,于是引导学生说说“大口”“尖尖的角”分别对准什么数。在教师的指点后,有的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大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这样通俗易懂的顺口溜,着实让教师惊喜。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信息,点在关键处,既让学生动脑、动口,又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快速、正确地掌握了这个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二、在学生内在开悟中进行指点,让学生思维更有价值

川端康成说过:“内在的开悟要比外界的教育更重要。”讲授新知时,教师需要等待学生内化开悟,这样学生习得的知识才会更扎实、牢固。

例如,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21……2。”出示题目后,教师不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先做一做,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再求出被除数。一开始,有学生随意地在方框中填数,没有考虑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觉得有难度;有的学生则认为除数可以填所有的一位数。尝试了几个算式后,有聪明的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是不是余数要比除数小呀?”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疑问后,教师给予肯定的评价,继而引导:“要写出这样的式子,只要先写出除数,这些除数的特征是比余数2大的数,然后算出被除数就行了。”学生听后纷纷说道:“除数可以是3~9中的任何一个数。”学生发现规律后,又兴致勃勃地开始解题了。不一会儿,又有学生大声喊道:“题中给定的被除数是两个方框,所以被除数只能是两位数,当除数等于5或大于5时,被除数就是三位数了。”其他学生在他的提醒之下,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预先告诉学生填数的要点,而是让学生先尝试,让学生自己内化所学知识,明悟其中的算理,最后学生边尝试边总结,终于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学得认真、主动,不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正如教育家鲁塔克所说的:“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善于等待和引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点在关键处,学生思维的火种会燎原。

三、在学生积累经验中进行指点,让学生思维更为灵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这个理念指导下,许多教师都尽可能地开动脑筋,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力求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不再感到枯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例如,教学“小数的认识”一课时,教师提问:“这把尺卖1角钱,用‘元’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同时,教师让学生把1角用“元”作单位写在数位顺序表(如下)中。学生看着这样的数位顺序表,刚开始时不知所措,因为把1填在个位下面就变成了

上述教学,教师让学生从生活的1角(0.1元)入手,结合以前学习的数位顺序表去写小数。学生经过认真动脑后,逐渐理清了思路:1角不满1元,所以这个1不能写在个位上,只能写在个位的后面,从而写出了0.1元。这里,教师在关键处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去讨论,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学习兴致特别高昂,有价值的发现和思考不断涌现,如“1角不满1元”“01其实仍然是1”等,都是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得出来的,整个课堂充满了灵性。

四、在学生束手无策时进行指点,让学生思维更为正确

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后,有时不能确定正确的解法,这时教师要点在关键处。

例如,教学“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

师出示一些商品信息和问题让学生列式,如3个书包的价钱为3×5=15(元),3个书包和一盒水彩笔的钱为15+20=35(元)。

师:你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为一个算式吗?

(学生讨论,列出算式:3×5+20)

师:这样一个算式,我们把它称为综合算式。那怎样来计算呢?

师边引导边板书:3×5+20

=15+20

=35(元)

师(小结):这个综合算式有个特殊的写法,就是在这个式子的左下方写上“=”,再把3×5的积写在下面,接下来的“+20”稍等片刻,我们把它像“滑滑梯”一样“滑”下来。

(随着师的语言及形象的手势,多媒体将“+20”从上一行滑下来)

师:同学们,明明同学也写了一个算式,即20+3×5,你会计算吗?

(生自主尝试计算)

生1:20+3×5

=15+20

=35

生2:20+3×5

=20+15

=35

对于这两种做法,学生马上争论起来,有的认为对,有的认为错,但不知道该怎样去反驳、去改正。在争论不休时,学生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时教师指出:“在混合运算中,第一步不参加运算的,先用‘滑滑梯’的方法把数‘滑’下来,假如这个数原来就在式子的前面,那么这个数仍旧‘滑’在前面;假如这个数原来就在式子的后面,那么这个数就‘滑’在后。”学生在教师形象的讲解中频频点头,欣然接受了这样一个新知识,顺利完成了接下来的练习。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关键点入手,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处发展,最终使他们内化所学知识,获得发展。

(责编 蓝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