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课堂教学中某些问题的处理

  • 投稿刺猬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735次
  • 评分4
  • 67
  • 0
  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正确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引导,对学生终身学习化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指出和分析了近几年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教育期刊网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问题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2–002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为前提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化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急于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我区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开展得有生有色,笔者也有幸观摩学习了很多青年教师的展示课。下面就以近几年我区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困惑,和各位同仁一起交流、研讨。目的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1 教学中忽略的问题
  1.1 远离生活的问题
  一次在“二氧化碳的性质”的课堂上,有位老师提出这样一个所谓“贴近生活”的问题:同学们都应该见过盖房子时用石灰浆来刷墙吧,人们常常在房子里面烧一个炭火盆,能不能用生活中的经验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烧炭火盆?取出炭火盆后墙壁为什么会“冒汗”?
  这位老师提出的问题显然是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总结归纳化学知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也许还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用石灰浆刷墙,但应该没有多少机会看到烧炭火盆了。既然是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都没有感知的机会,何谈总结经验、联系学科知识呢?
  对于这个案例而言,笔者觉得把提问的方向转换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要比“利用生活中的经验来总结归纳化学中的知识”合适一些。可以考虑如此表述:“同学们都知道石灰浆是可以作为涂料来粉刷墙壁的,早些时候民间有个说法,人们在刚粉刷过的房子里烧个炭火盆是为了烘干,你认为这种表述是否正确?你认为烧炭火盆的目的是什么?取出炭火盆后墙壁又会‘冒汗’,同学们能不能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提问的方向稍加转变,不但没有增加学生回答该问题的负担,反而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的学科思想。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也要不断更新,就像有的教师在“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仍然使用煤球和木材来比较着火点的不同,这显然不切实际了,现今家庭生活中使用煤球和木材的都已经不常见了。我们应该挖掘现实生活中更加常见的、切合实际的现象来开展教学,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将生活和化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2 不够科学的问题
  在“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的复习课上,一位老师是这样进行导入的:“不久前,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一时间震区的通讯设备全部瘫痪,被困的群众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我们国家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接下来: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一张带有‘中国航天’字样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的照片)我们知道卫星是要用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同学们知道运载火箭中的推进剂是哪两种物质吗?”同学们弱弱地回答是氢气和氧气……
  这显然是一个“想当然”的问题,当然学生也是凭着猜测来回答这个提问的。笔者以为这样的导入并不是个成功的案例。火箭中的推进剂一定就是氢气和氧气?据了解,发射“北斗一号”卫星的运载火箭是“长征三号甲型运载火箭”,该火箭采用的是三级火箭推进技术,一级和二级都是采用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只有第三级才是采用液氧和液氢作为推进剂的。显然,这位老师忽略了问题本身的科学性,不加求证,凭着自己的想象创设了一个想当然的问题会给学生造成火箭的推进剂都是氢气和氧气的错觉。
  如表述为:“我们知道卫星是要用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有一部分运载火箭会使用一种无污染的推进剂,它们是我们学习过的、比较常见的两种物质,你们知道这两种物质是什么吗?”也许会让学生更有底气地回答是氢气和氧气。
  2 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在同行间的交流中,经常会看到有些教师愿意“包办”,喜欢为学生总结出一些比较简化的处理问题的规律。有规律可循、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这固然是件好事。但若因一些规律性的总结限制了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这就不是件令人欣慰的事了。
  有一位老师在总结初中化学图像类题目的复习策略时使用了下面的题目:
  例:向含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Q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W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解答: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所以刚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时无沉淀生成,当盐酸消耗完后,继续加入的氢氧化钠开始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此时才开始有沉淀生成,当氯化铜消耗完后沉淀量不再增加。故选B。
  点评: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某一物质时要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如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等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才开始与氯化铜反应。
  分析这位老师的解答以及点评,也许有很多人同意这样的解答方案。因为该解答方案很好地解释了正确答案图像的特点——起初没有沉淀,氢氧化钠加入到一定量之后才出现沉淀。事实果真如此吗?做过该实验的老师可能都知道,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混合溶液中时,就会产生蓝色沉淀。只不过稍加振荡后,蓝色沉淀便会消失。也就是说,并不是像这位老师所描述的“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盐酸消耗完后,继续加入的氢氧化钠才开始与氯化铜反应”,而是氢氧化钠同时与盐酸和氯化铜发生反应。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在滴加的过程中,相对于混合溶液来说是少量的,所以产生的蓝色沉淀马上又会被盐酸反应掉,直到盐酸完全消耗完,才会出现明显的蓝色沉淀。   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会有很多老师愿意使用上述方案进行解释,因为它可以避免使整个反应过程复杂化。而且这种解答对于正确选项的解释十分到位,解答同类题目时也是屡试不爽,正确率极高。甚至有的老师还将这个过程总结为“酸碱中和反应优先”……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这个题目进行如下变式设计,又该如何解释呢?
  变式: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强的干扰性,如果按照酸碱中和反应优先的理论,C选项就是正确的,可事实是当硫酸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时会立刻产生沉淀,图像中的起点应从原点开始。这个时候,所谓的“酸碱中和反应优先”会给学生的分析造成错误的引导,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分析。其实,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要学生掌握反应过程的“真相”,类似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3 教学中刻意回避的问题
  一次课堂教学活动中,有位老师将CO2和CO的一些知识点进行了对比归纳,内容如表1(有部分省略):
  纵观整个表格,有两处是存在争议的,但该教师选择了和教材保持一致,刻意回避了这些问题。
  争议一: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在现行沪教版教材之中,认为二氧化碳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不能用排水集气法。理由很简单,二氧化碳气体是可溶于水的,而且还会与水发生反应。
  那是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可溶于水,而且还会与水发生反应就不能够使用排水集气法进行收集了呢?为了验证此事,我们曾在课堂上做了多次对比实验,用不同的收集方法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收集。结果发现:二氧化碳气体不仅可以用排水集气法进行收集,而且该方法收集的速度还比较快、纯度比较高,有利于学生直接观察,不用验满。完全颠覆了二氧化碳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结论。
  其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会给我们以启示。如: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向上冒出。这一现象说明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贮存量并不大(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0.88体积的二氧化碳)。教材中指出:“二氧化碳溶于水会生成碳酸,但碳酸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只有不足4%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同时还会有一部分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相对于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损失就微不足道了。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部分二氧化碳会随空气排出,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水中贮存的二氧化碳比起向上排空气法中逸出的二氧化碳,要小得多[1]。
  因此,对于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应这样说明更为妥当:在初中化学实验要求的范围内,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都是可以的。当然,要想收集到比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排水集气法更为适合。当然判断某种气体是否能够使用排水法来收集,也应视情况根据该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而定。
  争议二:二氧化碳是否有毒
  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二氧化碳是否有毒的说法也不尽相同。在沪教版二期课改教材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化学》第一学期第111页明确说明“二氧化碳没有毒性”。所以按照现行教材的说法,这位教师在表格中的总结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对“二氧化碳无毒”这一观点的理解也是比较容易的。如:人们生活中常常饮用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经常使用二氧化碳做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等等,甚至是我们的呼吸中都会夹杂二氧化碳……
  但要想说明“二氧化碳有毒”这一观点却并非易事。我们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人体吸入过多的CO2,会影响血红蛋白的携氧和释氧能力,严重时造成心机和全身缺氧,出现中枢神经的抑制、昏睡、痉挛以及窒息死亡。那这种情况到底是不是中毒呢?所谓中毒,是指毒物进入体内发生毒性作用,使组织细胞或其功能遭受损害而引起的不健康或病理现象;那何谓毒物呢?毒物指的是凡对肌体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因而损害肌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显然,这里二氧化碳对人体的作用显示出了毒物的特点[2]。
  所以,建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通过有关资料向学生解释二氧化碳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而不是一味苍白地告知二氧化碳是无毒的。而关于二氧化碳是否有毒的问题也可表达为: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毒的。言外之意,如果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积累过多时,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其实教学的内容有争议并不可怕,与教材保持高度一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但道出事实的真相,与大家一起交流、研讨,这样的“争议”才会更引人入胜,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共鸣、思考,才能激活思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教材带来的问题
  沪教版二期课改教材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化学》在上海全面推广使用已有几个年头了。由于新教材的编写给教师和学生留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在教学内容上也有一些调整。所以,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摸索、总结新教材的使用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有些教学内容移至高中进行教学之后,对初中化学的教学可谓产生了不小的“障碍”。
  沪教版二期课改教材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化学》中第41页关于元素的定义为: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我们知道元素完整的定义是: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但由于“原子的内部结构”这部分内容已经移至高中进行教学,所以如何进行元素的教学便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难点。
  从定义上分析,要想弄清楚元素的含义,必须解释清楚元素和原子之间的关系。而分子和原子的内容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所以我们只需将宏观与微观的概念做个很好的“沟通”即可。下面我们就借助水分子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运用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元素与原子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元素的含义。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总结归纳水平还比较欠缺,初次接触此概念时往往比较吃力,心存畏惧。通过这个微观结构示意图,我们更形象、更直观地解释了元素和原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这种解释方法不一定严谨,但至少在现有的知识条件下我们还是比较直观地解释了这个抽象的定义。
  结构示意图的使用对初中化学的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解释元素与原子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处理分子与原子、分子与分子等各种复杂的关系。记得在一次讲评课上,有这样一个题目令人印象深刻:
  例: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蒸馏水 B.二氧化碳 C.空气 D.氮气分析:A、D很容易被排除掉,只有B选项对正确答案存在着很大的干扰。
  果不其然,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B答案,认为CO2中含有O2。该怎样解释这个问题?想想初中化学已经很少谈及物质的内部结构,有也是在后面的教学中才会涉及到,一时间无从下手。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和几位学生交流之后才明白,他们是在化学式上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原来他们都认为CO2是由C和O2一起构成的,而且从化学式上更容易得到确认……
  搞清楚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足以见得,物质的结构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原子的内部结构已移至高中,我们无法讲清楚各种物质的内部结构。但我们可以用结构示意图来代替:
  通过比较这几种物质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二氧化碳分子中是不是含有氧分子就一目了然了(二氧化碳分子中的两个氧原子分别和碳原子结合在一起,呈直线型;而氧分子中的两个氧原子是直接结合在一起的)。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好的教学艺术、高尚的专业修养、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巧和丰富的专业经验。但这些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我们仍会在课堂教学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秉着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态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对课程标准烂熟于心、对学生充分了解、对知识的学习有着科学的态度,就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就能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凤侠,孙玉明.用排水法能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吗[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0,(12):20~21.
  [2]乔金锁,王爱忠.二氧化碳有毒吗[J].化学教学,201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