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识别与运用

  • 投稿五更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1055次
  • 评分4
  • 14
  • 0

孙艳秋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自发形成或受某些外部诱因引发而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内部准备,进而迫切希求某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刻,它内在蕴含着转变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的可能性和最佳条件。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时机主要分为应当争取、需要等待、可以利用与能够创造的时机,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养成明确的时间意识、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观、高度的责任感以及深厚的教育素养,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机较为精确的捕捉与创设。

关键词:教育者 教育时机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孙艳秋,女,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就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来说,当教育者了解并掌握其规律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已经具备支配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可能,接下来就要在规律许可的范围之内,合理地识别、捕捉与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效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概述

契机,是由时间、空间及事物本身内含的力量等要素构成的事物转化之关键。时机,就是以时间为主导因素的契机,多指有利的天时、机遇、机缘等,具有短暂性、突发性的特点。以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为准,可将时机分为有利时机和不利时机。人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地抓住有利时机,避开不利时机。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自发形成或受某些外部诱因引发而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内部准备,进而迫切希求某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时刻。从现实的角度说,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特指有利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或最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施教时机。教育者若能敏锐察觉并巧妙运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反之,若反应迟缓,优柔寡断,则会错失若干有利的教育时机,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很多有利的教育时机:当国内外出现重大事件时,往往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凝聚力的有利时机;当受教育者生活阶段发生更替、思想与新的环境不相适应时,是培养其适应新环境能力的最佳时机;当受教育者思想开始醒悟时,常常是引导其进步、发展的有利时机;当受教者取得成绩或受到挫折时,往往是提高其心理承受力,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利时机;当举行重大竞赛、隆重集会、盛大节日庆祝之时,往往是增强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时机;当发生灾害、车祸、重病乃至死亡等意外事故时,是进行生活态度教育、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教育的极好机会。

善于审时度势,及时、适时地捕捉、运用和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时机,不仅是运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要细致地选择有利于取得最佳教育效果的机会,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最大价值。但对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运用状况进行简单诊断后发现,有些教育者却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缺乏应有的教育机智,对思想政治教育中发生的各种瞬息万变的情形,不能敏感、迅速、准确地判断从而也不能正确、机敏、妥善地处理,以致错失了不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机。

二、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识别

科学地认知、识别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不同类型,是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前提。一般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时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应当争取的时机。有些时机虽是客观存在,但却容易发生改变,如若不能主动、及时争取,时机的价值就无法显现。(1)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阶段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每个受教育者身体的各部分及器官的结构、机能都有一个生长、发育并渐趋成熟的过程,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中存在许多关键期,这些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其最适宜接受某种思想政治教育并获得最佳效杲的时期。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由小学、中学、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子层次的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各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高低、内容的深浅和重难点、方法和途径的选择及管理和评价方式的合理运用,“都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理解认知能力的不同,由浅人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①(2)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过程中的时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课程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形式等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需要教育者及时争取的教育时机。如当受教育者对某项教育内容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时,就是其最易接受相应教育内容的时刻,教育者若能积极争取此类时机并积极把握,就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需要等待的时机。有些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出现需要适当的等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时,常常会涉及他人意识的培育,对于教育者的耐心讲解和案例分析,有些受教育者能够积极接纳,而有些受教育者则会表现出抗拒的情绪。对此,教育者不需急于一味苦口婆心的“说教”,可以通过设置角色扮演等让其有了一定亲身经历后,再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此时他们心悦诚服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更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让教育者一味等待时机的出现,而只是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需要教育者做出适当等待的时机,即根据场合、情境安排相应的教育内容。受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发展阶段、个性表现并不均衡,有一个变化和待引导的过程,教育者需要在适当时候改变教育策略,等待合适的教育时机出现。

第三,可以利用的时机。在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有很多事情发生,教育者若能认真分析和利用,便会营造一些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活动前后,如两会召开等,受教育者的政治热情总是比平时更为高涨与振奋,这是对其进行形势、任务、理想、前途及政策教育等的最佳时机;全国性、世界性的各种竞赛集会、重大的节日、纪念日也是珍贵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建党九十周年、火烧圆明园及重要领导人物的诞辰、周年纪念日等,利用这些时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鉴古知今,更有利于增强其责任感和继往开来的使命感。此外,大众文化媒介的不断普及,使一些事件往往会形成一时的“热潮”,引起众多社会成员的关注。如一部影片的上映、一件好人好事、一起交通事故、一种新的娱乐方式及文化思潮的出现等,都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形成轰动效应,这些潮流既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又是一种完全可以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只要教育者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善于对各类受教育者感兴趣的潮流进行及时分析并科学预测其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而采取各种有效的回应,以正面教育培养受教育者时刻保持冷静、理性、客观的头脑,以反面教育强化其明辨是非、辨别美丑的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积极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能够创造的时机。对于个体来说,一定的外部刺激往往能够以感觉、意识、情绪等形式反映在人脑中,这种环境刺激与人的反映之间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从这个层面来说,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及时发现、利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外,还可根据现实情况创设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如当受教育者需要鼓励的时候,教育者可有意安排一些难度较小的任务,增加其自信心;当受教育者骄傲自满时,可以安排难度较大的任务,当其感到困难时再相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培养其对挫折的承受力等。

三、思想政治教育时机运用的基本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是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流程中的特殊时段或时点,与其他时段相比,总是蕴藏着更大的能量。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出现的时候就是受教育者迫切需要获得指导的饥渴感、主动性最强,心理准备最充分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者抓住这样的时机,只需以较少的时间投入,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但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运用并非随心所欲,有诸多条件的限制,其中教育者是捕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主体。故这里所说的基本条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有效运用对教育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它是能否及时捕捉和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决定性因素。

明确的时间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具备明确的时间意识。时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项极为宝贵的资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高效运作具有决定作用。教育者必须首先意识到时间的科学把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才能有意识地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若干时间问题,对诸多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捕捉、创设及运用也才有可能,最终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实现科学分析和有效运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效益。如果教育者没有此类时间意识,即使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摆在眼前,也无法意识、发现并予以运用,导致时间资源的白白浪费。

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万物无不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因果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必要条件获得预想的结果。同样,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但可以捕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机,还能够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需要,在客观分析受教育者、场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主观意志和一定的原则、方法,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时机,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效益。它要求教育者要做到“具有创造最佳教育教学时机的意识、信心、热情、追求;具有创造教育时机的素质;及时捕捉所从事的本学科和教育科学前沿的最新信息和成果并加以剖析内化的能力;给学生创造成功把握学习时机的信心,让学生学会把握学习时机的方法、技巧;具有一定的创造各种教育教学时机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善于总结创造教育时机的规律。”①

高度的责任感。教育者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才能有效捕捉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机。这是因为:(1)高度的责任感是教育者及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前提条件。一方面,高度的责任感可以保证教育者时刻具备工作热情,促使他们热爱并深入受教育者,构建起和谐的教育关系。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是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重要立足点,而个体的心理状态复杂多变。为此,教育者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基础,细致、耐心地对受教育者的各种复杂心理状态及表现进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深入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受教育者的现实状况,进而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良策。(2)高度的责任感是教育者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重要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把握与运用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灵活性、机动性较强,需要教育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象力与创造力,合理运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展开及时、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一切的有效运行都依赖于教育者高度的责任感。如果教育者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即使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时机,也会熟视无睹,发挥不了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应有的价值。(3)高度的责任感是推动教育者积极创设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重要支撑。高度的责任感会促使教育者时刻铭记自身使命,积极主动地寻求、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时机,以期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及道德素质。

深厚的教育素养。深厚的教育素养尤其是教育直觉和教育机智是教育者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又一重要要素。教育直觉,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无需经过严密逻辑推理或验证而即刻产生的对受教育者或教育活动诸多内容做出合理猜测、设想的特殊思维。教育者可以凭借自身的某些教育直觉,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酝酿、成熟、出现的契机及发展的趋向进行预测,帮助其科学把握并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机以开展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教育直觉作为一类不经过逻辑思维推理的特殊思维,以其快速性促使教育者及时把握某些稍纵即逝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它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识别与判断表现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建立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长期关注、分析、了解的基础之上。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直觉可以促使其更快速、有效地把握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时机。

教育机智“就是教师对工作中发生的瞬息万变的情况,能敏感、迅速而准确地判断,能正确、机敏而妥善地处理,从而取得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能力,是教师对事物敏锐的感觉和恰到好处的判断”①,是教育者教育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更是对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能力素质、责任感、胜任度和知识渊博度的考验。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捕捉和运用中,教育者的教育机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灵活把握。一旦具备教育机智,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时机就可以做到随机应变、灵活把握。其次,表现在对偶发事件的处理上。一些偶然的突发事件往往蕴含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机。如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及核电站爆炸事故时,不少受教育者表现出幸灾乐祸的情绪,此时若能适当予以引导,引导他们科学认识什么样的爱国行为才是理性的行为,进而深入地把握并践行理性的爱国主义,这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机。

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运用需要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善于察言观色,择机而发。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如猜测、疑虑、紧张、无所谓、积极和消极等都是可能出现的情形。这时教育者要善于通过分辨受教育者的神情、注意力和动作的变化来探求其内在心理状态,用心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机,因势利导,才能恰到好处地收到教育活动的成效。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要注意把握分寸与弹性,对于懊丧、忧闷等消极心理多采用“热处理”,而对于兴奋、愤怒则往往采取“冷处理”,做到有时引而不发,有时触机即发。

(本文系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38287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