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制“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

  • 投稿南瓜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476次
  • 评分4
  • 93
  • 0

摘 要:目前迫切需要研制“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标准”。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作为重要依据,考虑初中和高中学段的不同要求,对合格、熟练、优秀、卓越等4个层次,分别从个人素质、教学、管理、合作、研究等5个领域,观念、知识、能力等3个维度,提出具体的要求,使该标准实现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 教师专业标准 发展阶段 领域 维度

作者简介:裴云,男,忻州师范学院政治系,副教授;罗法洋,男,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赵珊,女,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想政治)专业硕士生。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2012年9月6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教师[2012]13号)中提出要“制订分学科、分专业教师专业标准,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供同仁讨论。

1.研制“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01年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凸显了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因此2009年以来的教育改革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其中特别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制定教师专业标准体系。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2012年2月10日正式颁布《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指出:《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应该看到,目前《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一般性、原则性的规定,内容比较简单,面对数量庞大、种类众多的中学教师队伍,针对性还不强,指导意义相对有限。因此,《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制订分学科、分专业教师专业标准”。

由于多种原因,与其他大多数学科(本文中的“学科”,除了第四部分中特别说明是指科学的分类之外,一般都是指中小学课程的分类)教师相比,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性较差,存在着兼职教师较多、专业精神不足、学科知识欠缺、职业能力较低等问题,导致教师地位低、教学效果差等现象,因此迫切需要研制科学的学科教师专业标准,使之对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起到指引、评价、预测、教育的作用,从而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在这方面,北京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由北京教育学院历经多年研制了包括9个学科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①,但是其中把思想政治学科与历史、地理学科合并为社会科,而且社会科标准本身只是在总标准的基础上稍有变动,未能充分体现学科特点。

事实上,研制一个适用于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标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2.“专业标准”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关系。2012年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我们研制“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但是并非绝对标准。因为:一是它相对抽象、简单,只考虑了最一般的要求,而对于中国这样范围广、数量大、类型多的教师队伍来说,应该考虑不同学科、学段、区域、发展阶段的要求,建立一个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二是它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如维度和领域的设计不够科学、全面,要求比较笼统且偏高,教育情境不明、内容表述不科学等等。《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的“中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实际上提出了职前教师的专业标准,应该是研制“专业标准”职前部分的重要依据,但是它并非专门的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同时存在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类似的问题,所以也并非绝对标准。

3.“专业标准”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关系。作为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和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特质的主要渊源,《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毫无疑问是研制“专业标准”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不仅对教学方面的专业标准有很大影响,而且与个人素质、管理、合作方面的专业标准也有明显的影响。例如,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该在政治、法律、经济活动方面有必要的经验,与相关组织有一定联系,管理方面更加民主、有序。但是,应该看到,《课程标准》也非研制“专业标准”的唯一标准,因为:一是《课程标准》正处于变动中,继2011年修订《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之后,2014年又开始组织修订《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而且将来还会不断变化;二是它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如课程性质不明确、对创新教育重视不够等③。

4.“专业标准”与不同学段的关系。《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没有区分初中和高中,但是我们认为研制“专业标准”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第一个原因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大多数课程不同,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只包含1个学科(指科学的分类),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至少包含7个学科(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哲学、法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初中与高中课程内容包含的学科并不等同。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教学对象不同,在教学内容之外的其他方面也有一定差异。第三个原因是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之间有明显的界限,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相互转换的可能性很小。总体来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专业素质上的差异(比如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等)不大,而在学科(指科学的分类)知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没有必要为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分别编制专业标准,只要在同一个标准体系中对有差异的方面分别说明就可以。

5.“专业标准”中领域与维度的关系。我们认为标准的内容应该首先按照领域划分,然后每个领域按照维度划分,这样便于理解和操作。综合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我们主要根据教师工作的实际状况,在领域方面分为个人素质(专业工作的基础)、教学(专业工作的核心)、管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合作(教师与其他人的关系)、研究(专业工作的提升)等相对独立的5个方面。其中,个人素质既包括一般研究者关注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服饰仪容、言谈举止、自我发展等因素,也包括一般研究者相对忽略的身体健康、爱好特长、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等因素。这些因素实际上对教育工作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也是构成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很难想象,一个身体衰弱、生活混乱、缺乏社会经验的教师能够做好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而在合作方面,既包括校内与管理者、同事的合作,校外与政府、家长、社区等的合作,也包括参加专业组织和专业活动的群体专业自主行为。

总体上来说,这5个领域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包含了很多新的指标,这是本项研究的第一个特色。领域的划分也包含着对教师类型的划分,这也是对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尊重(这个问题将在下文中专门论述)。维度包括观念(或叫态度、精神、情感等)、知识、能力等3个方面。这是《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采用的维度,也是世界各国教师专业标准最常用的维度。

6.“专业标准”与发展阶段的关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都是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专业标准,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也是如此。我们认为,必须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标准,否则就缺乏指导意义。一是因为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目标差异很大;二是因为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环境也有所不同。

按照国际上和我国常用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职前(约3至6年)、初段(约6年左右)、中段(约10年左右)、高段(约10年左右)等4个阶段,各个阶段经过努力分别达到的水平为合格(或叫新手)、熟练(或叫胜任)、优秀(或叫成熟)、卓越(或叫专家)。后三个阶段和后四种水平是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所采用的,也是我国很多教师专业标准研究都谈到的,但是它们都没有涉及职前阶段,这是当前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研究的不足之处。我国非常重视在职教师的培养,但相对忽视职前教师的培养,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导致教师专业发展先天不足。事实上,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教师专业标准都包括职前阶段。所以,我们认为我国也很有必要将职前与职后联系起来建立系列化的专业标准,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这是本项研究的第二个特色。

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教师专业标准中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体现,一是各个阶段的专业标准分别呈现,这样的好处是便于理解和分别使用;二是作为领域和维度之后的第三级指标(见表1),这样的好处是便于比较各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具体可分为5个领域(个人素质、教学方面、管理方面、合作方面、研究方面)、3个维度(观念、知识、能力)、4个阶段(合格、熟练、优秀、卓越)。

7.“专业标准”与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关系。达到基本要求与个性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然而教师专业标准是基本要求和一般要求,主要反映共性,往往与个性化发展形成矛盾。不仅如此,教师专业发展在各个方面还存在不均衡的问题。虽然我们希望每个教师都能全面、均衡地发展,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均衡。一些优秀的教师在专业发展初期就在某些方面展现出较高的专业水平;也有一些教师在多数方面已经达到“熟练”层次,甚至有个别方面发展到“优秀”层次,但却有个别方面还处于“合格”层次。

为此,我们根据教师在不同工作领域中的不同发展情况,把教师划分为以下5个类型:(1)个人魅力型教师,其他方面一般,但是个人素质特别高,能够对学生形成明确的榜样作用;(2)教学突出型教师,其他方面一般,但是教学水平特别高,教学方式先进、多样,富有艺术性,有创新,效果好;(3)管理突出型教师,其他方面一般,但是管理水平特别高,教学活动活跃而有序,师生关系很融洽,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4)研究突出型教师,其他方面一般,但是研究水平特别高,主持课题、发表论文很多,致力于研究新的教育现象与方法;(5)善于合作型教师,其他方面一般,但是特别善于合作,灵活配合管理者和同事,主动协调与家长、社区的关系,积极参与专业组织,在集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只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类型的一种分类,还可以有其他很多种分类。总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和学校的特点,选择一个或多个类型,实现个性化发展。这是本项研究的第三个特色。

8.“专业标准”与教师评价、教师职称的关系。“专业标准”可以对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指引、预测和教育的作用,毫无疑问也应该成为评价教师的基本依据。为此,学科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制会努力追求具体、可操作、有针对性,但是目前还不可能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直接用于对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量化评价。所以“专业标准”完全可以直接用于教师的自我评价,但是要对教师进行精确、细致的外部评价,还需要依据它建立新的、复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但是由于职称制度本身的特点和局限,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水平,我们希望将来通过中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能够与教师专业标准紧密联系,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比如,可以把合格、熟练、优秀、卓越四个层次的专业标准与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和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对应起来。

此外,在正式编制第四级指标时,还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即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的专业特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哪些是所有学科教师都具有而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特别擅长的能力?哪些是只有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具有而其他学科教师没有的素质?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将在以后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也非常希望广大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和相关学者参与到这项工作中过来,共同推进“专业标准”的研制。

(责任编辑:罗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