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两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道德认识水平

  • 投稿小兔
  • 更新时间2017-08-03
  • 阅读量799次
  • 评分4
  • 17
  • 0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碰到许多难以抉择的问题,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问题来创设两难问题情境,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生活为依据设置两难问题

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成人的生活经历是不同的,他们思想活跃,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文化特征,善与恶、良与劣、美与丑等的交错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矛盾冲突,使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感到迷茫与困惑。例如,老人摔倒本应去搀扶,可现实生活中却出现了因搀扶老人而被讹的现象,学生普遍出现一种矛盾的心理:当自己遇到摔倒的老人到底是该扶还是不该扶?损坏别人的东西要赔偿,这是毫无疑问的,可当赔偿金额远远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时,又该做何选择呢?类似这样的两难情境,时不时地出现在生活中,真实地演绎着人们的内心彷徨与道德挣扎,直接或间接地拷问着学生的良知与正义。这些宝贵而又真实的教学资源,最能引发学生的心理碰撞。

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洞悉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立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设置两难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使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进行有关“自强不息”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置两难问题情境:周日晚上有精彩的电视节目,可作业还没做完,这时该怎么办呢?初中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自我约束能力欠缺,此类问题情境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所以能激发他们急于获知结果的欲望,从而促使他们进行分析和推理,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二、以认知冲突为基点创设两难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法律部分的内容涉及了受教育权,让学生认识到“受教育”既是受法律保护的一项权利,也是自己的一项社会义务。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却在实际中容易让人陷入两难境地。例如,报刊网络等媒体中常出现类似消息:李晓家住山区,母亲身患重病,父亲外出打丁时不幸辞世,整个家庭因此陷入困境,母亲不得不让李晓从初二退学,让他一边打工赚钱,一边照顾家庭。李晓该做何选择呢?有学生主张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李晓的受教育权,可立即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李晓的家庭困境又如何解决呢?此问题情境不仅让学生陷入“情”与“法”的两难之中,还引发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深深思考。

来自于生活的真实情境能打动学生的内心,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在讨论和艰难取舍中,学生提升了理性和感性认识,思想得到了深化,情感得到了发展和丰富。

三、代“我”进入问题,吐露真实想法

要想使两难问题隋境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最好代“我”进人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棘手问题正是自己所面对并不得不解决的事情,从而经过理性思考,最终做出正确的决断。例如,在进行有关“诚信”的教学时,笔者故意设置了两难问题情境:如果你在上学途中骑单车时不小心蹭了一辆宝马车,跑还是不跑呢?这时好多学生沉默不语了,他们心里都知道“高额的赔款”对于自己的父母意味着什么,这才是真课堂应有的一种常态。教师要善于采用代“我”入题的方式,让学生吐露真实想法,使学生在对比中掂量轻重,最后在化解道德冲突中自我教育、自我抉择。

四、进行现实教育,培养学生本真之心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幻现象,脱离实际,注重道德制高点的教育,忽视了教育的本真。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这种“虚假”现象,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丁处理,对学生的道德底线给予充分的关注,让学生提升道德认识水平,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一位名师在执教《为了集体的发展》时精心设置了一个两难问题情境:你是学校合唱团的成员,合唱团正在为本周末的省级比赛紧张排练,老师已经确定了演出队形,可回家后妈妈告诉你艺术特长生的比赛也在周末,这时你该怎么选择呢?学生开始积极发言,讨论很激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说出自己曾经或现在面对的两难选择,并给他们提出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不断设“难”,让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道德思考,进而提升到自觉以集体利益为重的价值高度。

在创设两难问题隋境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对于个别学生充满正能量的见解要大力支持和弘扬,对偏差的认知要及时给予正确引导,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爱护的态度逐步提升学生的道德信念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