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案为依托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投稿Kenn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725次
  • 评分4
  • 75
  • 0

文/潘玲珑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学案进行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解题能力。我们所应用的学案主要包含四部分:知识结构、学法指导、练习巩固、课后反思。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学案;高中历史教学;知识结构;学法指导;练习巩固;课后反思

以学案为依托进行教学,就是要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学案要能兼顾到每个学生的需求。一份学案要包含的内容可以有很多,但根据我校学生得实际情况,我们的学案主要包含四部分:知识结构、学法指导、练习巩固、课后反思。

一、知识结构

这主要是指在学案上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填写完整,识记课本的主干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的目的。本人以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部分学案内容加以说明。

西周的分封制:(1)含义:指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______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_____的政治制度。

(2)内容:①周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直接统治______。

②分封对象:以______为主体,建立同姓诸侯国;同时分封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原来的附属国,建立异姓诸侯国。

③权利义务:受封者获得______、_____、______等,但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

④受封者对下属分封:形成“周王—______—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3)特点:以________为主,层层分封的等级制度。

(4)作用:扩大周朝的势力范围,周王确立_____的地位,有效控制诸侯国。

这个环节一般是布置学生通过预习来完成,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就不知不觉地引导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模式,是学习者积极、主动、自觉地开展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学习者提高成绩,而且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②。

二、学法指导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精选的例题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或做题方法的指导。如:

(2011福建高考题)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稿中提出:“迨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答案D。本题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两项只从材料的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所强调的最大危害,所以排除;C答案与材料中“(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因此也排除。

这里主要是通过“解析”部分将答案分析透彻,培养学生基本的解题能力。

三、练习巩固

设置一定量的练习题是每张学案上必不可少的内容。由于学案的第一部分内容“知识结构”的填充可让学生在预习课本时或上课过程中完成。因此这部分内容可布置在讲完课后让学生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并相应地提高解题能力。题型要尽量全面一点,既要有选择题也要有材料题,我们要借助史料理解来认识历史,在解读史料中生成新知、建构知识、还原客体,从而实现预设的课堂学习目标的经历。这部分的题目难度相对要较高一点,以帮助学生适应高考的需要,如在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的学案上,布置了两道练习题。

1.(2012浙江高考)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问题设计:

(1)材料一中秦朝和西周的主要制度是什么?有什么主要差别?

(2)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和“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四、课后反思

这部分可分为“学生反思”和“教师反思”两方面。对学生来讲,可以引导学生记下在课堂听课时暂时无法解决的疑问,或者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体会,也可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对教师而言,教师应该及时反省学案教学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比如学案设计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下一课学案应如何编写等。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以上是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学案内容,根据实施的效果来看,它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基础知识、提高做题能力。但是,在实施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正确处理学案和课本的关系,应该引导学生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学案为提纲去看课本的内容,而不要让学生产生“学案重要,课本不重要”的错误想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温金香.浅析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2]何成刚主编.《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体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