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阅读拓展习作训练

  • 投稿菲斯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753次
  • 评分4
  • 41
  • 0

文/林顺国

语文教学中重理解、轻表达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不尽人意,其习作水平不能有效地提高,制约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由读到写的训练,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利用阅读练仿写

所谓仿写,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依照一句、一段、一篇的格式来练习写作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就是仿写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观察方法、表现手法。仿写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实现由读到写迁移的一种主要类型。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通过读文感知内容,理解表达方式以后,及时进行迁移运用,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因此,仿写可以从多角度入手,既可以对整篇文章全面仿写,也可以对文章的局部进行仿写。如学习了《荷花》一课后,了解到作者抓住荷花特点,通过观察和联想,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感情,相当具体细致,值得细细品读体会。课后的小练笔要求学生写写自己喜欢的花。有的同学写牡丹,有写月季花的,还有的写菊花、梅花、石榴花、牵牛花等。在练习仿写时学生也能按顺序写出自己观察到的特点来,有的学生在习作中写到“梅花”:梅花的树干坚硬弯曲,褐色的枝干向四面伸展,一朵朵朱红的花绽放开来,好像美丽的红蝴蝶停歇在嫩绿的新枝上……

二、利用阅读巧改写

改写,是把一篇现成的作品,在某一方面加以改动的写法。既可以改变作品的体裁,又可以改变作品的结构;既可以改变作品的人称,又可以改变作品的描述方法。通过改变文体、人称、活用词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让他们经行适当的改写,不仅给他们提供了练笔的机会,还使他们懂得了相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1.改变作品的人称

记叙文,有的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有的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这是由表达的需要决定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改变人称的叙述,既可体会到两种叙述方式的不同,又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通过对《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在法庭上”的改写,学生不仅掌握了变换人称的方法,还领会了两种叙述方式的特点:前者叙述方便,真实感强,读来有亲切感;后者叙述范围广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较灵活自由。

2.改变作品的结构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文学作品的结构方式也可以因作者的不同而灵活多变。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改变作品结构练习写作,不失为一个良好的举措。比如:可以变“总分式”为“分总式”,变“前因后果式”为“先果后因式”,变顺叙为倒叙等。《凡卡》、《桥》等课文便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倒叙的方式改写全文,让学生体会到凡卡的悲惨命运和老支书的崇高品质,在练笔的同时还可以体会到设置悬念的好处。

三、利用阅读促想象

想象力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事物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它是智力活动的羽翼,是全部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为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提供了极好的练笔机会。

1.巧用情节空白,激发想象

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要求精炼含蓄,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节不能作巨细无遗的描写,这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些可供想象与补充的天地。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点”,激发学生用想象去补充连缀。在学过《将相和》中的“负荆请罪”后,我利用课文内容“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的这段文字,引导学生想象“请罪”的经过。有的学生不但增加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等细节,还巧妙地把想象的内容放在两句原文的中间,使得想象的情节与全文内容融为一体。

2.借助课文插图,启发想象

图画是对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能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诱发学生对现实情形的想象。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的插图,画的是五位壮士屹立在山顶,准备跳崖时的情景。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想象五壮士跳崖前的动作、神态、心理和语言,努力让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到图文中,用心感悟,创设情境,产生共鸣,这样对学生的习作有所启示。

3.鼓励续编故事,创造想象

有些课文故事性强,结尾含蓄,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课文让学生想象故事的结局。续编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如学了托尔斯泰的《穷人》一课后,鼓励学生想象:桑娜和渔夫以后的生活会怎么样?结果怎样?学生饶有兴趣的写出了《美好的明天》、《苦难是一笔财富》等片段,桑娜一家度过了困难的日子,孩子长大各自有了自己的职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再如学完《中彩那天》课文后,可以让学生续写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续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习作的难度大于学习阅读的难度。因为阅读是学习别人现成的知识和经验,习作则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生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习作的基础,习作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读写结合是学用一致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要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采取各种手段,就能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找到习作的活水,写出的文章就不再干瘪了,而会变得很饱满。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和县小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