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

  • 投稿图伦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65次
  • 评分4
  • 54
  • 0

欧阳焕青

孙绍振先生说“阅读是一种专业,专业的修养不是自发的,而是要循序渐进、不畏艰难地习得的。”尽管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理论的角度来说,理解和阐述是有无限可能的,但是文学经典本身形成了一个标准和内部结构,新经典的产生并不会彻底冲垮这个结构,而只是让这个结构内部的相对位置发生微调。文学经典本身公认的艺术高度成为潜在的准则,这是专业读者不断训练、不断积累才有的。由此可知,经典文本阅读不是随意的,当我们拿到一个文本时又该怎么去阅读呢?这是每个学中文的人必须好好去学习把握的,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去钻研的,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哪些误区,我们又该如何去解读呢?

一、文本解读的误区

文本解读的低效和无效在现在教学中是经常发生的。大体原因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机械的社会功利论抛开文本,不从当时的背景时代来分析而是从社会大众观点来分析;二是读者主体论,即后现代教育理论中离开文本主体的分析。这两种观点一个强调文本的客体一个强调文本的主体,教学中就出现了人为拔高、架空分析、主观曲解和迷信权威等文本解读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既不能过分的强调客体也不能抛弃客体过分的强调主体。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解读文本。但是在现实教学中确有很多偏离的现象,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先生”的理解。

我们就来谈谈“先生”这个人物。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把他视为对反动教育路线进行揭露和批判的人物,从而也把“先生”这个人物说成是忠实地执行了反动教育路线的一个反派人物。以现在的教育观念来看,这样的“先生”也确实是不合格的。他没有给学生自由,更没有现在所要求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观点和做法。但是我们不能抛弃文本的社会环境和文本作者的观点去自己解读。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对“先生”是这样的观点吗?我们要从具体文章中去解读,如“对学生的态度在总体上是和蔼的,没有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学生也并不多么害怕他。”这说明先生对我们的态度还是和蔼的,鲁迅先生虽然更喜欢百草园那种自由自在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和先生也不是对抗的关系。“三味书屋的气氛是沉闷的,但却没有严重的压抑感”、“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其实在文中一开始,就提到了先生的口碑:“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从文章的这些文字可以看出,文章中的“先生”并不是反动教育路线的一个反派人物。作者对先生的态度并不是否定的,回忆到儿童时代的读书时流露出一丝温馨,他只是不赞同当时的那种教育方式。但是对于先生本人,鲁迅先生回忆起来心里还是暖暖的。如果是批判态度,鲁迅先生怎会把先生读书的姿态描写的如此生动:“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的纲要

“纲举而目张”,在一篇课文中,只要抓住“纲”整篇文章就都拎起来了。文章的纲要可能出现在中间的过渡段也可能在文章的开始,还有可能在文章的末尾。文章的纲要也就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也是阅读和教学的出发点。在阅读中抓住了纲要,还要对这个纲要简单提出问题,从而不断地渗透到文本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读懂其背后的感情,把文章给读懂。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简单的发问后,引发学生的深思。如果要进一步深入探究还可以找出不同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鲁迅先生和周作人先生都曾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百草园。通过不同人眼中的百草园可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有了百草园,便可以拿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进行对比。三味书屋在我心中又是怎样的存在呢?只要找到了纲的线索,我们就能读懂文章,并深入理解文章。

(二)“还原法”解读

还原分析法是文学理论家孙绍振先生提出的一种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具体指”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了。还原分析就是找出文本跟现实的矛盾,并透过这种矛盾来分析作者的主观感情。‘还原’出来,有了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才有了分析的切入口。”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乐园”一词。乐园,令人想到美好的天堂,至少是风景极其精彩的地方吧。如果是一个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些野草”,把它当作“乐园”,可能会给人以用词不当的感觉。但是,鲁迅在开头第一段却强调说百草园“不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里却是我的乐园”。这里关于“乐园”的特殊理解和运用,正透露了一个孩子的童心,离开了孩子天真的心灵是不能得到解释的。这里的“乐园”,具有双重含义,一重和字典里的含义有关,肯定是一种美好的场所,但同时还有另外一重含义,用来形容一种并不美好的场所,但可以和读者分享童年美好的回忆。

(三)知人论世

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拿到一个文本时,在分析时还需要与作者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联系,做到知人论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当时读书是为了追求权势功名利禄。在三昧书屋里“没有孔子的牌位”,只挂着一张“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鹿”者,“禄”也,当官也,发财也;“肥大的鹿”,高官也,厚禄也;“伏在古树下”,“禄”在古书中也,“书中自有干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没有孔子牌位”是不要紧的,但却不能没有这个象征着升官发财的“画着一只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这是当时社会读书的目的。当时的教育不但束缚着学生,也束缚教师。教师教的很可能正是自己不愿意教的,教师做的很可能正是自己不愿做的,但在当时的社会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之下,教师却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教师也是受到它的压抑的。“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从寿镜吾先生入神地读着的这些文句。我们可以感到他内心也是有着自己的苦闷和不满的,但他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却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他能做的就是努力让每个学生去读书。按自己想的去教学,就无法存活在那个社会。在分析先生时,我们要着眼于大的社会背景。这样才能正确的分析出人物的个性。要单单从当下的师生关系来看,这个“先生”肯定是不合格的,他的种种做法都让我们感到厌恶,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其他的先生可能还不如他。

总之,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我们要正确的解读文本,既不能机械的从文本客体出发,也不能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断。阅读教学首先要找到文章的纲要,这也是教学的起点,通过不断的发问逐渐深入到文本内部。对于文章中的矛盾部分,可以采用还原法进行解读。对于一些有着特殊时代背景的文本,要做到知人论世,联系作者和文本的时代背景进行解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阅读教学中避免阅读的无效或低效问题。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文学解读学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文本解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欧阳焕青 宁夏师范学院13级学科教学语文 7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