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逃学现象探微

  • 投稿徐士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180次
  • 评分4
  • 63
  • 0

钱丽华

(云南省个旧三中661000)

时下,高中生逃学现象已呈上升趋势,出现了一些新特点:1、逃学人数剧增,由个别逃学上升到群体逃学。例某班有46人,逃学最多的一次是有 32 人;2、逃学范围扩大,由一般的中学已蔓延到重点中学。每学期每个班都有记录在案的逃学名单;3、逃学的学生层次有变化,过去逃学的只集中在个别成绩差的人身上,而今逃学队伍中也不乏分数高的学生;4、逃学次数惊人,据某班统计,某学生仅在高二下学期逃学次数就达200余次;5、逃学时间是固定的,如早晚自习,早上或下午第一节课,有时可能集中在某学科某老师的课上。

以上这些特殊的逃学现象,已引起教育者的重视,高中生正值青春做伴好读书的年华,又逢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高考,为何既选择读高中,又要逃离课堂,远离高考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调查分析,长到了原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家庭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作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行为,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孩子。逃学者多数与这些家庭有关:1、严厉型的家庭。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因而管教特别严,不但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而且还有繁多的课外学习任务。这无形中把孩子推向了孤独和冷酷的境地,为了求得片刻的轻松自由,他们只好逃学。2、容恋型的家庭。这类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停留在满足其对物质的需要上,并且放任不管不良行为,久而久之,使他们庸懒而无大志,逃学也就在所难免了。3、粗暴型的家庭。这类家长失之过严,对孩子动辄乱骂,甚至拳脚相加,他们最终以逃学不读书的方式报复家长。看来家长的态度影响着学生对学习态度的精神。

学校因素。学校是教育学生成长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生思想行为的优劣,从目前逃学的情况来看,与学校有关第的情况如下:1、教育观念陈旧,挫伤学生积极性。某些教师依然抱着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观念不放,以一次考试定终身,大排名次,来确定优秀生。这就让考试有失误,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感到自己是“等外品”,只能“破罐子破摔”——逃学、混日子。2、教法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内容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学生上课不是睡觉就是讲话,这样一违纪又遭到批评。选择逃学就摆脱了这种种的烦恼。3、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太使学生失望。高中学生最关心高考,怎样迎接高考已成为学生内心中萦迴不已的问题。他们评价老师更多的是学识、修养、思维、专业水平等方面。因而对那些只会对答案,而不知分析讲解的老师大为恼火,用逃学的方式表示抗议。4、教师给学生的压力过重。为了冲刺高考,教师大都搞题海战术,常常使得学生“三更灯火五更鸡,书来常伴梦魇眠”学生为此放弃娱乐,牺牲休息时间。如此时有人邀约出游,意志薄弱者便会“潇洒走一回”在逃学中自娱自乐。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在着巨大的冲击波,许多逃学都都是受到社会的诱惑:诱惑之一是地下网吧。高中生上网聊天,是一种精神恋,搜索稀奇古怪的信息翻看黄色网页,以满足好奇心。网上游戏或赌博也有诱惑力,再加上老板在价格上的优惠,更使学生无法自拔。诱惑之二,有些文艺导向不好,致使学生盲目吸收其糟粕。如电影《逃学威龙》中的逃学大王——威龙,成了高中生的偶像。诱惑之三,有些学生常和社会上的某些“阿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常为这些朋友拨刀相助,而耽搁了学习。

个人因素。家庭、社会、学校虽对学生的逃学有一定的责任,但真正起关键作用的还是生生自身素质。纵观逃学者,不难发现,非智力因素致使学生个性差异大,而产生了许多问题:1、意志薄弱。这此夫自制力差,坚持力弱。他们读高中虽想圆大学梦,但这个梦太遥远,难以实现因而一遇到困难就重蹈覆辙,旧病发作。例如不上早上或下午第一节课的人是想睡懒觉。2、耐挫力差,情绪波动大。有些学生顺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产生不安,痛苦,烦恼,他们就以“心情不爽”为借口逃离受挫环境。3、兴趣不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教材有“深、广、难”的特点,某些基础差的学生仅凭短暂的兴致来维持自己听课的好心情,时间一长,兴趣自然消失,烦恼接踵而来,只好逃离课堂,来脱离学习的苦海。

要想杜绝逃学风,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与家长沟通,开办家庭教育课。让更多的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其子女的内心世界,以其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进步。老师可做好搭起学生和家长桥梁的工作。

提高教师素质。合理配置老师。作息时代的到来,再次证明“知识会过时,人才会折旧”的道理。老师为了不让自己辛苦创立的品牌形象受挫,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以全新更好的教育观念来面对学生。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开始由经验型号逻辑思维发展到理论型的逻辑思维,独立性,批判发在不断地增强,但往往会偏激,主观,固执,简单地对待问题。因而老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如何冷静思考,文明待人,理智对事。做一个优秀的高中生,用“暗示心理法”最有效。

学校应加强管理措施。对于逃学问题只是批评教育是不起作用的,唯有合理而又强硬的措施才可约束学生行为,控制逃学风的蔓延。制定措施应遵循“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否则措施变成一纸空文,反而会给学生钻空子去逃学,使得老师们的苦口婆心的教育付之东流。

总之,逃学之风虽越演越烈,但只要措施得当,教育有成效,杜绝逃学之风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