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 投稿老衲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405次
  • 评分4
  • 99
  • 0

康晓萌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与其他的学科之间关系密切,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新课标规定: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其中对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学好小学数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效率不高。数学是属于理科性质的学科,那么对于它的学习就重在平时所下的功夫,不适合临时抱佛脚这种方法。虽然课堂只有40分钟,但是这40分钟非常重要,听课要聚精会神,思维更是要紧跟老师。并且小学生的注意时间有限。强调一点,很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在课二讲的数学方法和思维。

2、教学方式落后。现阶段,一些小学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方式,一直采用的是最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在这期间很少有老师和学生互动的环节,老师的任务就是把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至于学生能够听进多少和理解多少是不注意的。一般就是上课后老师一直在讲台上讲课,学生一直处于听课状态。这样的教学方式——“满堂灌”是不能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任何作用的,相反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作业缺乏时间。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给出一些训练题,在规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当堂完成,当堂解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能力各有不同,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会养成抄袭其他同学作业的情况,并且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独立地完成作业,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起不了作用的,相反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1、讲述具体形象化。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具体性,越具体形象的东西,他们越感兴趣,所以教师就要注意,不能抽象地讲一些事物或案例。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定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例如:在讲乘法口诀的时候,不要让学生们死记硬背,仅仅教他乘法口诀四个字。可以把口诀比喻为下楼梯,从第一层到第九层,看谁可以又稳又快地下完楼梯!在小学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他们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诱发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是课堂,所以课堂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有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提供丰富的土壤。学过心理学可以了解到,心理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感觉、情绪、意志和性格,另一个是感受、知觉、智慧。前者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但是教育者往往都只是注意了后者。因此,教师正确的育人观非常重要。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地转变语气,偶尔讲一个笑话,做一个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老师的亲和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如果一个教师没有正确的育人观,那么他就不可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更谈不上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应该是更进一层次的。毕竟教师是育人的主体,所以教师就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儿童的心,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是为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我们知道,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突破口,也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如果要创造,那么就必须要去观察,这是最首要的因素,那么学生怎样观察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呢?首先就要有观察目的,才能对观察提出要求,获得更广更深的锻炼,那么,没有目的,东张西望,就不会有收获,学生的兴趣也不可能被激发。比如,在做某一项社会活动,老师要在活动之前提出做的事情,活动结束要说感受!那么孩子在做活动之前,就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去发现、找规律、找不同点,等等。

4、强化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如果没有了思考,那么其他的能力也就无法继续下去,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质疑,并且细心地做出解答,被学生指出问题要敢于承认,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可能拥有你根本无法想象的思维。如果学生在此过程中出错,教师一定要及时提出,当然不能轻视或责骂,而是要鼓励,允许学生走误区,引导他们敢于冒险,大胆犯错,有句老话叫做“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教数学,认真对待每个学生,有一份教育的激情,那么每个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都能够学好数学,快快乐乐地学数学,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本栏责任编辑 刘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