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网络学习的历史探究课教学

  • 投稿荟荟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289次
  • 评分4
  • 50
  • 0

◎李跟喜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网络技术发展迅猛,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教学改革的一大促进。现在的教学改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由单纯传播、机械记忆型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实际探索的教学方式,提倡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形成了基于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信息的收集、掌握和运用,而网络技术正是提供了这样的资源平台。更为重要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掌握和利用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代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

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已在各中学逐步开展起来,而互联网继教师、学生、教材后成为新的教学要素,其强大的功能已被普遍认同并得到广泛应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正带给高中生的学习,包括历史学习以革命性的变化,从继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的转变,从单一课本走向广阔的互联网,等等。这些变化不仅要变革我们的课堂,还将进一步变革我们的思想,包括老师与学生。一个民主睿智、善于创新的教师将会造就一大批勤于思考、充满个性的学生。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确定在初步学习了“抗日战争”的内容之后,设计了一节主题为《理解抗日战争是国共合作基础上的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探究课。我希望通过这一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有如下收获。

1、掌握材料学习法。通过网络,学会收集、整理、归纳、质疑、比较材料,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体验、感知‘、理解和解释历史,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理念,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

2、学会思辨学习法。通过讨论与交流,在收集、整理、归纳、质疑、比较材料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和现实问题进行较为正确的观察与分析、认识和判断,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注意听取他人不同的观点,逐渐使自己的认识接近真实、客观和全面。

3、体验实践学习法。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历史和学习历史,学会充分准备和计划,大胆求证,认真分析调查结果,并能对结果所显示出的隐性问题进行解释。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中,曾经就“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有如下说明:“突出这场战争的民族性、全民性,是我们确定这一学习主题的一个基本思路”。由此可见,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着力纠正长期以来的一种认识,即“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党派的功劳或者说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功劳可以忽略不提,甚至认为国民党在抗战中起到了巨大的破坏作用。事实上,建国以来较长的时间内都是这样宣传的。近年来,随着史学观念和人们认识的转变,这一看法逐渐落伍,而我们的中学生又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无疑,他们当然要否定一些“旧观念”。因此,我认为应当把“理解抗日战争是国共合作基础上的全民族抗战”这个话题,作为抗日战争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对待。

在这个问题提出和发动同学们开展探究准备的过程中,我深感同学们对历史史实的了解和认识非常肤浅、模糊或片面,缺乏主见,人云亦云。他们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往往既缺乏必要的史实论据的支持,也缺乏论证的条理性。所以,我确定这一小开口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希望大家借助网络这个学习支持平台,通过同学们自己搜集,获取有关学习材料,把历史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己所有。这节专题探究课,使学生得到如下收获。

1、初步掌握了一些网络学习的基本技能;学会按要求做调查和写调查报告;学会在大量史实面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明白复杂的历史事件评价标准不能简单划一;明白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悟和所获得的信息调整研究方向;会与他人合作,尤其是和不同意见的人合作;让每个同学在学习中产生快乐感,让一些有组织才能和思想活跃的同学能在活动中体会到发挥核心的作用,并产生成就感。

2、通过这一历史探究学习活动,深刻认识到在近代中国爱国主义必须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和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认识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为反抗民族奴役,争取民族独立,当时国内最大的两大政治力量: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团结一致对外口号的号召下,合作抗日,构成了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基础,也是抗日战争能够坚持八年之久、打破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直至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

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发展速度很快。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只要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够开创出新的局面,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 甘肃省秦安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