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课文怎样教出新味道

  • 投稿赵小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866次
  • 评分4
  • 54
  • 0

——《孔乙己》的一点教学体会

◎李莉 龚珏

最近,我上了一节示范课,讲授的课文是《孔乙己》,感受颇深。其中最有印象的是两个环节的教学,一个是认识孔乙己的教学环节,另一个是理解主题的对比阅读环节。这两个环节,一个是问题设计得精巧,起到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一个是教学形式选择得准确,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因此,我深刻地感受到课堂要想取得成功,巧提问、巧构思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让我们把老课文教出新味道来。

一、巧提问

在第二课时认识孔乙己的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几个问题导读:①孔乙己的特殊身份;②孔乙己对人们的作用;③孔乙己的结局。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看分别用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准确地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后面的展示环节我们的学生显得异常地活跃,思路特别敏捷,争论异常激烈。比如:生1:表现孔乙己特殊身份的句子是“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其实“唯一”就可以看出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生2:是的,我认为他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这两个修饰孔乙己的词上。“站着喝酒”说明了他很穷困,和那些“大抵没有这样阔绰”的“短衣帮”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是一样的,而“穿长衫”说明了他自视很高,不愿和“短衣帮”为伍,于是他就成了和两个“阵营”的人都有距离的人。生3:这句话也为后面孔乙己的结局做了铺垫,说明了他的地位低下、境遇凄凉。

我们传统的认识是:提问题就是为了找答案,找到答案就眉开眼笑,找不到答案就眉头紧锁。从以上“认识孔乙己”的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找答案,而是引领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学会阅读,从而自己提出问题,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认识孔乙己”这一教学环节中问题的设计,正是有了这样的特质,才使得我们这堂课的这个环节精彩纷呈。也让我把这篇老课文教出了一点新味道。

二、巧构思

在《孔乙己》的第三课时中,我设计了一个对比阅读的环节。对比阅读并不新鲜,但是要得到好的效果就必须用对地方。在这个课时,我设计的是比较《孔乙己》与《范进中举》的异同,当时的这一教学设计让老师、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学之中去了。

对这一问题有这样一些精彩的解读:生1: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时间不同。我在课前查找了资料,吴敬梓是清朝人,雍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者考八股、开科举以牢笼士人,提倡理学以统治思想等方法来对付知识分子。其中,以科举制危害最深,影响最广,使许多知识分子堕入追求利禄的圈套。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而《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发表在1919年4月的《新青年》上的文章,这时是中华民国期间,虽然1906年所有科考就全部停止,但是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所以,尽管这两篇文章相差一百多年,但作者都对封建科举制度危害有深刻认识并对其深恶痛绝,这又是其中的相同点。生2:我认为这两个人的结局给人感觉这么不同,还有一个原因是两个人的家庭情况不同。范进不是一个人努力,他有母亲有妻子,还有一个虽然不待见他但为了女儿愿意给予他一定关注的老丈人,换句话说就是他还是有人关心的,但是孔乙己就不一样了,文中没有提到他的任何亲朋好友,他的死活都没有人关注,这样就显得他的结局更为凄凉!生3:其实作者对自己笔下的人物的情感态度也是不同的。吴敬梓对范进的态度更多的是讽刺,但是鲁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包含着同情的,虽然孔乙己是个很可笑的人物,但这篇文章更多地批判了周围那些人对孔乙己冷漠的态度。生4:还有一个就是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用了“以笑写悲”的写法。而《范进中举》当中也写到了笑,主要是范进中举之后的笑,直接通过小说主人公夸张地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到一种可笑后的讽刺。这一教学环节,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仅解决了小说主题、写作特点的问题,而且学生还拓展到了小说的背景、作者的情感态度、小人物的刻画以及相关的知识和特殊的社会背景等方面,让课堂精彩纷呈。

同时我发现善于抓住不同课文的特点,巧设问题、巧妙地运用不同的方式来上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特别是《孔乙己》这样的经典老课文,如不花点心思,最容易让课堂教学落人俗套,但若问题设得巧、方式用得得当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思考以后潜力的巨大,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学生做不好,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更多展示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

(作者单位 江西省宜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