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的论文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附录,而自己在撰写论文的时候,也都会去考虑是不是应该让一些内容放到附录上面,附录的内容经常处于论文之内与之外的中间地带。它是支持论文的材料,但并不影响论文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如果去掉附录,论文依然是完整的。如果留下附录,论文也不会凌乱。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考虑增加附录呢?附录里又有哪些内容?附录的格式是怎样的?
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介绍了附录的性质、内容、格式。一般而言,附录一般收纳繁琐的信息,庞大的数据,特别是期刊对正文篇幅有要求的情况下,添加附录就很有必要。即使这样,附录里的内容仍然要精简,不要把与正文没有直接联系或不重要的信息放在里面。以下是通常列为附录的内容:
1通讯信息——如果你的研究是与他人的合作,附录可以包括信函、备忘录、合作者之间互动的电子邮件及信件复印本。
2面试记录——在定性研究中,面试的文字记录和非文字记录包括地图、照片、图标和其他图像都可以放在附录中。
3问卷或调查——这是常见的数据收集方式,放在附录有助于读者了解问题的详细信息,问题的顺序,以及分发给不同组别的问卷的区别。
4原始统计数据——只要是冗长的数字资料以及图表,都可以放在附录中。
5研究工具——如果你使用了相机、录音机或者其他器械来收集数据,而且使用器械的方法很重要的话,这些信息可以包含在附录中。
6计算过程——这里可以包含定量研究的公式或计算的详细描述。
注意事项
至于附录的格式,以APA为例。附录应该放在参考文献之后,每一个附录另起一页,按其在文中出现的顺序,以“Appendix”开头,后面接字母或者数字如“AppendixA”或“Appendix1”。如果你要附加的信息很长,考虑将其分解为几个附录,让读者容易找到相关信息。如果文件有目录的话,附录应该出现在目录中。附录的页码应该延续正文的页码。但是,如果附录中有图表,其秩序应该与正文中的图表秩序分开——这样做,即使附录被移除,正文(包括图表秩序)完全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