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审美化改造

  • 投稿Ener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626次
  • 评分4
  • 99
  • 0

钱海红

摘 要:为使教学真正满足学生内在的情感和精神需求,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可以尝试把美感结构四因素说(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应用于教学,对教学进行审美化改造。具体操作是:针对审美活动的不同特定心理阶段,采用与之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操作能产生课堂审美效果,带给学生一种情趣、一种精神享受和超越,真正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关键词:审美感知 想象情感理解

钱海红,女,浙江省宁波市第二技师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众所周知,德育课具有严肃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虽然许多教师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想以此来弥补学科枯燥性的一面,但从效果上看还是不尽如人意。“理论”在联系“实际”时,“实际”只是起到解释、印证的作用,没有真正走进学生内在心灵世界,进入情感、有意义的精神世界。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唤起人内在的需求和热爱呢?依据“感知、想象、情感、理解”这一审美心理结构①,笔者尝试把它应用于教学中,对教学进行了审美化改造的可行性操作。

一、感知

感知是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人的视觉和听觉是人的审美感受的基础器官,视觉感受形式美,听觉感受音乐美,不同的形式会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德育教学要找准“美点”,用“美点”来营造意境,让学生有丰富、深刻的感受。平时,本人比较喜欢用多媒体的视频传导、富有表现力的图片、声情并茂的朗读、音乐的渲染等方法引导学生入境。例如,在《职业道德法律》第三课“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中,笔者曾有过成功的演绎:

视频播放:“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

视频歌曲《公仆赞》……

集体朗读诗歌:《有的人》(臧克家纪念鲁迅有感而作)

师独白:沧海桑田,人间巨变。美丽而神秘的西藏,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建设者,让世界屋脊挺直了脊梁,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涌现过许多像孔繁森这样的道德模范,如焦裕禄、郑培民、方永刚……,你能说说这些道德模范身上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吗?

师生互动:……

集体探讨并朗读名言:(插入孔繁森与老百姓在一起的图片)

1.雪莱: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互动探讨结论:爱.

2.车尔尼雪夫斯基:要是一个人的全部人格、全部生活都奉献给一种道德追求,要是他拥有这样的力量,一切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和这个人相比起来都显得渺小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人的身上就看到崇高的——?互动探讨结论:善。

感知作用于人的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反映,具有整体和选择的特性。当我们欣赏一段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呈运动状态的视频,一幅具有内容美、场景性的图片的时候,外在美必然引起视觉的快感;当我们倾听一首深情而具有崇高意境的音乐、一段传情达意的诵读时,必然会引起听觉的享受和沉醉。使用多种感知形式,熏陶渐染,轻松愉快进入角色而情不自禁,褒贬随成,使内容整体透出一种崇高的壮美,化人心田,引起心灵的快适和一种妙不可言的心理体验。

美的内容,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对教材中“美的元素”的把握与驾驭,另一方面,要靠教师用巧妙的教学方法来展示。留给学生浅层的印象是不够的,重要的是选择和使用多种元素,把学生带进教学所表现的意境中去,感知形象蕴涵的动人细腻的美,并力求在审美这一维度上得到整合,让学生对美的欣赏达到“悟”的最高境界。

二、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想象是进入审美世界的翅膀,想象力是一种生命的张力,它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将现实与幻想、过去与未来、此岸与彼岸、自我与对象融为一体。通过想象,在“想”中去补充和丰富、加工和改造人物形象,使人物蒙上美的光辉,产生内心视像,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从而把学生从理性世界带到情感世界。

如案例《记全国人大代表、宁波二百的周宁芝》(屏幕上投影一幅周宁芝的工作照片,教师踏着背景音乐,讲述案例故事……。)

思考题:(1)周宁芝是宁波职高的骄傲,她的爱岗敬业表现在哪里?(这是浅层次上的阐释)(2)“我要成为顾客问不倒的营业员”,请想象一下周宁芝要付出怎样艰辛的努力才能达到?(放大细节想象,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体验,这是较深层次的解释)(3)“爱岗敬业对老板有好处,对自己没好处”对吗?你从周宁芝的事迹中受到怎样的启示。(暴露错误观念,通过辨析激发学生的内在道德需求和主体意识,这是更深层次的道德情感引领)

精心设置利于学生发生想象和扩展的“作用点”,就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而有益的审美感悟。。我要成为顾客问不倒的营业员”,一句看似平凡简单的话语,通过放大想象细节,抽象的“艰辛努力”就“动态”化、具象化和情景化了,榜样的人格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激情与梦想,学生本来就有的内在的、向上的、向善的力量被呼唤了出来。想象越丰富,情感体验也就越丰富,精神上获得的感受也就越丰富,也就越能把握蕴含其中的意义。试想,如果不发挥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来进行“补充”、“填空”,就很难把概括着的、凝冻着的内容融化开来,让形象活在学生眼里,印在心里,就很难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通过想象,可以让学生的情感投射并依附在想象中,现实中的人和联想中的人交融在一起,沉醉于美的感受之中,心驰神往,使美感体验达到高潮,进入到“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二、情感

审美情感贯穿于审美体验的始终,是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各种心理因素的动力和网结点。强烈的情感能带来强烈的审美体验,这种情感活动一旦和学生的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就能变“苦学”为“乐学”,将学习过程转化为审美活动的过程。

在情感的调动上,笔者比较喜欢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情感落差法。为了增强人物形象的丰盈度、厚重感,凸显人物的形象本质,使人情绪高涨,可运用对比手段,创设一种强烈的“情感落差”,浓墨重彩地衬托,感受情感的张力,引起心灵的震撼。

如在《哲学与人生》的“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一课中,笔者曾利用《吴长清的职业腐败》《孔繁森四次卖血救济藏族孤儿》两则案例进行对比,极力渲染一个震撼人心的情感落差“点”——“索取”与“奉献”,来拓展教学空间,深入感受孔繁森博大的爱的情怀,让学生体味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然后让学生思考:“吴长清得到了什么?失去的是什么?孔繁森失去的是什么?而得到的又是什么?在人的一生中,究竟什么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去追求的东西?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去追求?为什么?”上升到“沉思”的层面;最后,学生集体朗读并体验臧克家写的诗歌《有的人》,对两种不同人生观的人加以对比拓展,把情感加以理性的升华,在精神层面加以强化。

情感的反差和落差,像瀑布能产生一种强大的激流,当然正反例子对比度越强,情感落差就会越大,“激流”就越能震撼人心,触动学生心上最敏感、最柔软的地方,然后转化成一份满满的感动、波动,渗入学生的心灵,萦绕在我们的课堂。这种充满张力的激流,能把学生的心灵感受放大再放大,并汇聚成心灵深处的一股能源,去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

铺排造势法。在教学中,把排比、对仗、层递、复现等辞法与吟诵美讲紧密融合在一起来抒发胸臆,能加强语言气势,让课堂充满诗意和人情味。如在心理健康课《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的导人中,我是这样运用的: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懂你》。

导入: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并养育我们的人,是我们的第一个朋友、第一位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倾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而如今我们远离家乡学习,能依然牵挂我们的——还是父母……。父爱如山,母爱如灯,他们为我们的成长耗费了心血,无私地为我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这个极具画面感的讲述,美在音韵和谐,美在言简义丰,美在语言所描绘的生动场景,令人有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之感,在师生审美情感投入的刹那,便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从情境上看,深情的背景音乐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情感和想象得到了很好的渗透与契合;从文辞上看,可谓字字表情,句句达意;从章法上看,排比和复现交错,情感逐层递升,那一声声“是——父——母”反复点染文题,既催人泪下,又使人精神抖擞!如此“煽情”“抒情”,让课堂充满磁性与感动。

音乐烘托教化法。音乐是最抒情的艺术,她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如在讲南京大屠杀时,我采用音调悲凉的《阿育王》;在讲我的职业生涯时,采用略带伤感的《琵琶语》等,都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渲染作用。音乐还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是精神和灵魂的语言。在课堂适宜时候,插入一些励志或赞诵歌曲,如《成功的条件》、《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年轻的战场》、《红蜻蜓》、《情系人民》、《感恩的心》、《公仆赞》等,在激情、升华主题上,是其它艺术很难与之相比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每个人渴望的最诱人的精神食粮,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的加温,那么这种知识传授越多,你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没有情感这一方沃土,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知识的种子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说是能否提升课堂力量的关键。

四、理解

美有浅层次的,也有深层次的。浅层次的美学生很容易感受到,而对于教学中所蕴含的意趣、理趣以及深层次的美,仅仅依靠感知、想象是不够的,需要经过一番深入的理性分析、思维的升华才能深刻领会。因此,理解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具有提升感知、规范想象、调节情感的功能。

如在前面“感知”的例子中,诗歌《有的人》和名人名言,是让学生在更深沉更理性的高度去品味咀嚼,获得对道德理性觉悟的启迪和豁然开朗的精神享受。这种将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结合起来,以内在精神美为根本追求,能增强对“美”的纵深层次的洞察力,做到“情理交融”,让“美”更具有理性和力量,发挥持久而深刻的心理效应,满足学生的心理渴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情感渲染放在了最重要的地位,而忽视了对知识本身的掌握和启迪,一旦情感冷静下来,感觉不到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超越,感觉不到什么本质东西,就会不满足,情感会因缺乏理性的支撑而不能持久并失去作用。因此,教学的审美改造过程要注重情感的理性化过程,不能靠过分的煽情,主要还是靠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到情与理的统一。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教学进行审美化改造。但是,为了使审美内容具有一种连贯的情感气场,取得整体、协调的,而不是零碎的、单调的审美效果,我们可以以情感为纽带,把各种心理因素有机统一起来。例如在前面第一个例子中,播放视频,首先给学生的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印象,但借助直觉所唤起的情感和愉悦毕竟是肤浅的,有必要将审美活动进入更高的层次。一曲《公仆赞》把审美对象美化重现,推动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使情感更加丰富和细腻,眼前的孔繁森和联想中的孔繁森博大精神交融在一起,在学生心灵深处荡漾起一种妙不可言的心理体验,学生沉醉于美的感受之中,此时达到了审美过程的高潮,进入一种清澈、空灵的“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从而使审美由表象世界进入到了情感的世界、意义世界、心灵世界。当学生回过神时,他们急于想表达内心的感叹,于是诗歌《有的人》的美读,为学生情感的投射和表达、理性的体验和理解又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了使学生的情感在精神上得到进一步强化,“名言的探讨”让学生从原来的认知中悬浮出来,进入到人类千百年来共同的理想追求之中,这时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超越,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可见,在这个复杂的动态的心理流程中,审美心理活动有着它发生和发展的运动轨迹,他们不是断裂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四个心理活动协同起来,使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产生并滋长,产生一种较为理想的情景氛围和综合的审美效应,真正体现“美”对教学的“锦上添花”作用。

总之,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个心理活动因素,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由浅人深的活动,大致经历了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审美化改造,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能带给学生一种情趣、一种精神享受和超越,真正地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正如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这个“活”字在一定程度上是指教师把课教“美”了。

(责任编辑:王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