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甲骨文应用于小学识字教学的可行性

  • 投稿小兔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301次
  • 评分4
  • 76
  • 0

文/苏铭婷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利用甲骨文分析汉字,增强识字趣味性,增强识字知识性,把儿童时期的形象思维与甲骨文字的图画形象性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记率,运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字体,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甲骨文起源;教学可行性

甲骨文起源于图画,表意性很强,能直截了当、鲜活生动地显现一个文字最原始的意义,其表意特征具有深远的内涵和意蕴。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由于受汉字数量多、形体复杂,小学生年龄低、知识水平不高,教师教学方式沉闷、缺乏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学习汉字多采用死记硬背、重复抄写的方式记忆,十分吃力。研究发现,儿童时期的记忆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把儿童时期的形象思维与甲骨文字的图画形象性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运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字体,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也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了解古代历史的文化知识。

本文试着从甲骨文字形特点来分析甲骨文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可行性:

一、利用甲骨文分析汉字,增强识字趣味性

甲骨文具有图画性的特点,形象直观,小学生的求知欲强,教师在教授生字时若适当向学生拓展甲骨文知识,介绍甲骨文字形,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有趣的图像,将一个个汉字变活,甚至可让学生尝试写,增强识字的趣味性,这样既可以学习新知,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熟练掌握生字的目的。

小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大量学习表示动物的生字,数量之多使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可结合小学生对图形的敏感度,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教授这些字,先出示动物的图片,再出示该字的甲骨文字形,最后带领学生学习该字的楷体。如:“马”的甲骨文为■,能看出马眼、马鬃、马尾等形状;“象”的甲骨文为■,长长的鼻子把大象的显著特征呈现眼前;“鹿”的甲骨文为■,其头角四足之形把鹿的特征表露无遗等。虽然这些字的楷体和甲骨文字形不尽相似,但采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通过图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让学生在图画与字形的比较中进行识字学习,出示甲骨文字形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字体演变过程的奇妙性和趣味性,提高识字效果。

二、利用甲骨文分析汉字,提高学生识记率

“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构形的最大特点是要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而在小学生的识字学习中,他们经常由于分不清字形结构、字体特点或字义而出现错别字书写。让学生初步了解甲骨文,或教师适当引入汉字学知识,可以很好地提高汉字教学质量,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强化记忆。

如学生经常混淆“卩”与“阝”这两个偏旁,若结合甲骨文和汉字学知识教学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避免错别字书写。“卩”的甲骨文为■,像跪坐的人形,带此偏旁的字多与人的动作有关,如“叩、印、卸”等。而“阝”可分为左耳旁和右耳旁,右“阝”是“邑”的变形,其甲骨文为■,上为囗,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合表城邑,因此带右“阝”的字多与城邑、国别有关,如“都”本义指建有宗庙的城邑,“邦”本义指古代诸侯的封国等。虽然左耳旁和右耳旁不容易混淆,但如果能明确这两个偏旁的意义,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识记带这两个偏旁的字体意义。左“阝”是“阜”的变形,其甲骨文为■,像山崖边的石磴形,用以表示地势或升降等意义,因此带左“阝”的字多与山、山势高下和阶梯等义有关,如“陵”本义指大土山,“阶”本义指台阶等。

三、利用甲骨文分析汉字,增强识字知识性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它除了记录语言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几乎每个汉字都可以描绘出一幅中国历史文化图,或者演绎出一段中国历史文化‘典故’,因而汉字本身就可以被视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充满时代色彩、地域概念、人文心理特征的文化符号。”教师在教授生字时向学生介绍该字蕴藏的历史背景,增强字体的故事性,一方面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该字的文化内涵,拓宽知识面。

如:“男”的甲骨文为■,“女”的甲骨文为■,李孝定认为“夫男女之别于文字之形体上殊难表示,故就男女工作之差异以为区别,女盖象两手所操有作之形,女工之事多在室内。男则以力田会意,男耕女织有所专司,故制字以见义。”从中了解到我国封建社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特色文化。又如:“妻”的甲骨文为■,字形左部像长发女子形,右部为一只手,整个字形表示一长发女子被人手擒持,是上古掠夺婚姻在古文字中留下的痕迹。因此,通过甲骨文的字形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

在小学识字教学课程中,教师只有了解和迎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教学才能得心应手。结合甲骨文“因形赋义”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降低识字的难度。教师只有在讲解汉字时讲清汉字的源头,才能把一个个汉字讲活,汉字才不至于仅仅成为语言交际的“工具”,而是具有“人文性”的符号。运用甲骨文知识科学地分析和讲解汉字,更有利于学生识字学习,有利于掌握汉字规律,有利于传承汉字文化。同时,将甲骨文知识适度地引进语文教学课堂,灵活地加以使用,将为教师传授知识带来一条新的教学思路,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雪梅.幼儿甲骨象形识字教学可行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张亮.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反思[D].苏州大学.2003年

[3]毛显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邱若君.关于小学识字教学的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胡治农.汉字与汉字正字[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3

[6]张德馨.《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世界汉语教学.1999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南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