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分析与生物学变异探究

  • 投稿crcr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388次
  • 评分4
  • 51
  • 0

郭欣桐

河北大学临床医学院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正确度以及精密度,并探究血清FFA个体之间与个体内的生物学变异。方法: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的正确度以及精密度将采用EP5-A2文件以及EP15-A文件进行评价,随机选取12名健康者在6周内每间隔2周测定一次血清FFA浓度,并分析个体间生物学变异以及个体内生物学变异。结果:批内不精密度为2.14%、批间不精密度为3.42%、日间不精密度为3.65%、室内不精密度为5.43%。测定结果的百分比偏差分别为24.21%、-0.92%、-1.51%。血清FFA个体间生物学变异为8.44%、个体内为19.32%。结论: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正确度以及精密度均满足相关要求,而血清FFA个体间以及个体内的生物学变异可作为实验室质量规范的参考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精密度;正确度;方法学评价;生物学变异

游离脂肪酸(FFA)也可称为非酯化脂肪酸。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可作为评价人体脂肪代谢水平的指标。过去临床多采用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清FFA检测但上述检测方法具有较为严格的操作要求,而且检测成本也相对较高[1]。近年来酶学比色法(酶法)在血清FFA检测工作中的应用范围愈趋广泛,本次研究将采用方法学评价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究血清FFA个体之间与个体内的生物学变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将随机选择12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22-24岁,平均年龄为(22.3±1.1)岁;BMI为18.48-26.71kg/m2,平均BMI为(21.31±1.3)kg/m2。排除具有心血管病史、手术史、吸烟以及饮酒者。进行实验前检测所有参与者的血脂类常规生化指标,均显示正常。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使用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试剂盒、校准品、UniCel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海尔DW-86L386超低温冰箱、采血针以及真空生化采血管(含有促凝剂)。依据CLSIEP5-A2文件中有关精密度的评价方式进行实验。将新鲜的混合血清作为实验样品,将另一份新鲜混合血清作为质控血清,均分装成足够实验用的小份,保存在-80℃的超低温冰箱内。每测定一批FFA浓度,相应各取1份样品以及质控血清。样品重复测定2次,质控血清测定1次,每日测定2批。2批测定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h,在连续测定20d。

其中在前5d结束后进行初步的精密度实验,依据EP5-A2文件中的相关标准判断是否存在失控批。在实验过程中也要依据每批的质控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失控批,如果发现则要去除该日的检测结果,并继续测验,直到测够20d为止。本次实验共得到76个样品测定结果。依据该测定结果计算批内、批间、日间以及室内的不精密度。

采用CLSIEP5-A文件中的正确度评价要求进行实验。测定3个浓度水平的FFA室间质评样品,并在测试过程中同时进行室内质控,确保测定未失控,将测试结果与相应的靶值进行比较,并据此计算偏差。生物学变异实验样品采集前1晚22:00后,参与者不得进食,直到完成采血,同时也不得进行强体力运动。采血时间为早上7:00,采集4ml的静脉血,样品采集后放置30min,之后进行离心处理,在实验过程中共要采集4次样品,每次间隔2周。测定血清FFA时每名参与者的4个样品要在同一批次进行测定。采用SAS9.1软件MIXED对测定过程进行分析。

2结果

批内不精密度为2.14%、批间不精密度为3.42%、日间不精密度为3.65%、室内不精密度为5.43%。测定结果的百分比偏差分别为24.21%、-0.92%、-1.51%。血清FFA个体间生物学变异为8.44%、个体内为19.32%。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批内不精密度为2.14%明显低于厂家要求的5.00%。另外室内不精密度为5.43%也达到了低于6.25%的合格标准。批间不精密度为3.42%、日间不精密度为3.65%均明显高于批内不精密度(2.14%)。该研究结果显示批间以及日间不精密度是总不精密度的主要来源。本次研究中测定结果的百分比偏差分别为24.21%、-0.92%、-1.51%。均在相关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若以此次测定室间质评结果进行正确度评价,则低浓度样品百分比偏差高于合格标准,但其他2个样品则均达到了合格标准。曾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血清FFA的个体间生物学变异为32%、个体间为45%[2]。该项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论存在一定不同(血清FFA个体间生物学变异为8.44%、个体内为19.32%)。笔者分析造成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样品采集的周期以及研究时间存在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正确度以及精密度均满足相关要求,而血清FFA个体间以及个体内的生物学变异可作为实验室质量规范的参考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义龙,王萌,唐志毅等.酶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5(6):1099-1100.

[2]鹿刚,高社军,巨英博.血清游离脂肪酸酶法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生物学变异研究[J].检验医学,2014,29(2):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