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学类高校急救知识课程开设必要性及教学方法探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3-29
  • 阅读量153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非医学类高校大学生是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群体,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可使他们在遇到伤害时进行自救与互救,并作为纽带传递和普及急救知识。通过分析大学生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现状,提出非医学类高校开设急救知识课程的必要性,并结合非医学类高校的教学特点,分析现有教学方式的利弊,旨在引起非医学类高校对于急救知识课程的重视,为高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非医学类;急救课程;必要性;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8-0006-03


  一、概述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上升,每推迟1分钟抢救,病人的死亡率就上升3%,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时间是抢救过程的重中之重,心肺复苏“黄金四分钟”和急救“白金十分钟”则是最直接的体现[2]。若有目击者对患者予以适当救治,可极大提高院内急救的救治效率。广泛发动“第一目击者”参与现场急救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高素质群体,既是意外发生率较高的人群[3],又是潜在的第一目击者。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约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数量的91%,但普遍缺乏处理意外伤害事件的能力。据多项调研表明,大学生希望自己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4-5]。因此,非医药类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对学生系统学习急救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非醫学类高校学生掌握急救知识现状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与探讨了急救知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教学方式,以期为非医学类高校提供科学的参考,同时为相关教育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


  二、必要性


  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可有效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尽管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院前急救技能已被纳入教育部在2017年印发的《普通高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但我国尚未全面普及面向大众的培训课程。国家卫生计生委在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应进一步提升紧急医学救援社会素养,以地市为单位覆盖达70%以上。大学生处于学校和社会生活的交界,将其作为急救知识教育的切入点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也有利于公众急救普及率的提高。


  非医学类大学所开设的专业中很多都具有潜在的职业危险性,例如海洋类、勘探类、化工类等。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在实习以及从事相关职业时可能面临突发危险状况。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类专业为例,学生平均每年有1至2次出海实习的机会。当遭遇恶劣天气时,在船上易出现晕船、擦伤、碰伤等情况。国内仅有极少数的船只配有船医,意外发生时若无法有效地实施紧急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但目前我国部分院校仅针对某些专业(如警察、航空、旅游等)有专门的急救培训[6]。上海海洋大学也仅在某些选修课上简单提及相关急救知识,无法应对实习、工作时所遇到的意外伤害。


  因此,给非医学类高校大学生开设急救知识课程,培养更多的大学生拥有自救与互救的能力,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作为第一目击者积极参与到现场救护中,面对紧急情况能够沉着冷静地实施正确的方法,对于促进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全民急救意识,降低伤亡率,完善社会急救体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该校于2018年开设急救知识校任选课,课容量60人,利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开设的《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课程作为主要教学资源。该课程共32课时,其中10课时是线下学习,22课时是同学们在“智慧树”网络教育平台在线学习,期末以急救知识闭卷考试与提交课程论文作为考核方式。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均开设以上课程作为学校急救知识课程。目前国内非医学类高校开设急救知识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为网络教学和现场教学两类。


  1.线上网络教育模式。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变革,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利用共享资源进行线上教学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在线资源打破了固有的时空格局,改变了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反复的学习和回顾知识点,较好地获得急救理论知识。但在校大学生在急救实践操作中错误率最高达97.5%,理论和动手实践能力严重脱节[7]。此外,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问也无法得到老师及时有效的解答,沟通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学习不够扎实。


  2.线下医师讲座和课堂教学。线下医师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医师具有专业基础,工作经验丰富,可针对性地讲解急救实践中的薄弱环节,且可以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进行解惑。但对于没有医学院的非医学类高校来说,特别是部分地处偏远郊区的高校,聘请医师教学的费用较高,导致每学期实践教学次数有限,无法保证学习质量。


  四、建议与意见


  非医学类高校在开设急救知识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结合现有教学方式的优点,创新教学模式、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例如,安徽中医药大学开设的《急救护理学》课程,以教师面授、观看电教片、老师示教、分组练习、学生回示及操作考试的方法展开教学[8]。厦门大学《现场救护》公共选修课通过多媒体视听教材,结合教师面授、实际操作练习、医院参观学习及考核进行[9]。郑州大学《现场急救教程》以理论讲授+录像+案例分析+场景模拟的综合教学模式展开,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10]。各高校开设急救知识课程方式灵活多样,对应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合理设置授课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是开设急救知识课程的关键。


  1.重视急救培训,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开设具有潜在危险专业的高校,应意识到急救知识普及和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利用医务室、校园、宿舍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宣传急救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新生军训和体育课等意外伤害高发的地方进行急救知识培训,以降低校园内运动受伤和意外伤亡率。据调查,目前高校内开设急救课程的难处在于没有专职教师、经费不足或没有合适的教学场地等[11]。非医学类高校应积极向国家以及地方财政申请开设急救知识课程所需的资金支持,作为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启动和维持经费,购置急救相关器材并增设教学专用教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培养部分体育类专业教师获得相关医疗救护师或急救员证书,推动学校急救培训日常化、全面化。


  2.改进教学目标,推进教材建设。开设急救知识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非医学类大学生具有急救知识与现场急救实践能力,能够在面临紧急情况时施救或自救。在教学时应围绕当前社会常见的意外伤害,结合安全事故、实践案例,例如心肺复苏术、窒息、中暑、癫痫、急腹症和外部创伤的现场救护。在对特殊专业进行授课时还需加入可能遇到的职业伤害救助措施等内容。目前国内现有的急救教材大多是针对本科或高职专业医学或护理专业学生的,鲜有针对非医学类高校学生的版本。因此,加快急救知识普适性教材建设,将急救课程在涉危专业设置为必修课,其他专业设置为选修课,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有利于急救与自救知识在非医学类高校的教育和普及。


  3.创新教学方式,增加社会合作。大学生思维活跃,较为排斥模式化单调的教学方式,为使学生更快地吸收掌握知识,急救知识课程在以线上网络教育为基础的前提下,必须结合线下实操训练,可在专门的教室利用假人、VR等技术训练急救技能,还可通过小组演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同学间互相示范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每位学生都亲身体验,以便准确把握急救过程中的力量和位置。非医学类高校可以积极争取与周边医院、医学院校、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的合作机会,采用“引进来”与“送出去”的模式,一方面请专业的医师来校开展讲座、宣传、实践培训,另一方面鼓励师生参加规范化急救培训,达到理论实践和丰富经验相结合,促使急救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


  4.改革考核模式,保证教学质量。检验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常采用考试或课程论文的形式通过成绩体现。由于急救课程的特殊性,仅凭试卷上理论考核的分数无法全面考量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增加实践考核。开设急救知识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在遇到意外伤害事件时的处理能力,因此模拟真实的意外现场可有效考核学生急救技能以及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与运用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推广急救员证书考试制度作为額外加分项目,不仅让急救知识的学习更加标准化,同时使学生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


  突发事件无处不在,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势在必行,在非医学类高校内普及急救知识意义深远。在开设急救课程时需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利用高校的师资条件、技术设备,选取恰当有效的创新教学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非医学类大学生综合的急救意识与能力,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意外伤害的现场施救者,更能利用自身社会辐射效应成为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者,进而整体提高我国社会人群的急救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