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再造和延伸:云南藏区农村老年协会

  • 投稿虾说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60次
  • 评分4
  • 71
  • 0

张云熙

摘要:随着老龄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传统以家庭为基础的老年社会支持网络被打破,而以老年协会为主的社会组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无论在经济、生活和精神上都是对家庭支持网络的补充。本研究通过对云南藏区老年协会的调查,认为老年协会与家庭支持网络共同作用,增加了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使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得以重组再造和延伸。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支持;农村老年协会;功能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据云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口达5085327 人,占总人口数的11.1%,其中60 岁以上的农村人口为3406153 人,占全省60 岁以上人口的66.9%,较城市而言,农村老龄化趋势更为严重。具体到本研究所调查的云南藏区,农村老龄化的绝对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就更加显著。统计数据显示,迪庆州60岁以上人口38503人,占总人口数,9.6%,其中农村人口31910人,占全州60岁以上人口的82.9%。

更为严峻的情况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用于赡养老人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以家庭为主的传统性社会支持出现萎缩,从而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客观社会支持,对通过家庭外途径社会支持的需求更为迫切。在云南藏区的调查发现中发现,当地农村社区中活跃的老年协会,有着强大生命力,如今成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重要部分,与家庭支持共同发挥作用。

本研究提出的问题是,本易被边缘化的老年人,其组织何以出现成为老年协会社区支持网络,在老年人社会支持方面发挥着那些作用?了解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状况,探索重构社会支持网络的途径,对于老年人个人安度晚年、提高生活质量,对于社会平稳渡过人口老龄化危机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阐述

1.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可以为个体所利用的重要外部资源。一般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人与他人或群体为获取信息、安慰和保障而进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和联系。社会支持包括提供信息、帮助个人去确信自己受到他人爱戴、尊敬和认可。从社会支持系统来看,通常可分为,国家政府层面、社区层面、组织层面和家庭层面的。就国家层面而言,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促进对老年人权益的保护,退休金、养老保险也是国家及政府层面为老年人提供的社会支持的一种表现。社区层面的支持往往与社区照顾、家庭照顾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家庭层面,主要是通过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员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尤其是情感需求、日常照顾需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组织层面的支持既涉及正式组织,即单位;也涉及到一些非政府组织,如社会团体,他们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尤其是情感需求和交用。

2.云南藏区

云南藏区是指藏族聚居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迪庆州是云南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包括,迪庆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县。主要由藏、纳西、白、回、彝、苗、普米等9个民族。

三、相关文献综述

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的有关文献发现,利用社会支持视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不同的群体,如: 求职过程、城市家庭、流动民工、老年人等,这些实证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社会网及社会支持网的理论,而且从不同角度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运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

具体针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研究来说,蔡禾等(1997)人指出,人们在寻求支持时,实际上是受到了社区性质和社会成员自身特征的影响,生活在城乡不同社区的人对血缘和业缘关系的选择是不同的,城市居民更倾向从业缘关系中寻求支持,而农村居民则更倾向于血缘的关系。而在对天津城乡居民社会支持网的研究中,张文宏等(1999)认为,从文化和结构两方面解释了亲属关系( 包括父母、配偶、兄弟姐妹等) 和同事、朋友、邻居等非亲属关系在财务支持和精神支持两种网络中的不同作用,认为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并未随着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而显著降低,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在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工具性支持领域中表现尤其显著。

而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视角对老年协会的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目前对于老年协会探讨多聚焦于福利供给,村民自治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讨论。如董海宁(2003)认为国家福利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大量覆盖到农村的情况下,应依靠民间力量,社会资源,在社区内解决福利问题。黄乾( 2006) 认为,老年协会是政府老龄工作职能转移的促进者与主要承接者。在老年协会自主性的研究中,邓燕华等( 2008) 认为,老年协会连带性吸纳功能增强了它的权威及其在集体行动中的动员能力。施巍巍(2014)通过对云南藏区自主性发展的考察认为,老年协会因需求而诞生,通过对整合社会资本,发挥精英作用来提高老年协会影响力,在吸纳资源供给福利中,拓展了老年协的自主性发展,对促进藏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陈恒彬(2007)认为,老年协会作为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村庄治理方面与正式组织建立博弈关系,在相互间的博弈关系中村庄治理的合作性制度安排也会得到相应形成和发展。赵晓锋(2013)认为,以老年协会为例探讨了农村社会组织在社区文化重建和村落社区治理中的机制与功能。

我国目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当前正式的社会支持资源还不充足的情况下,研究老年人的非正式社会支持问题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四、云南藏区老年协会的发展状况

1.区域分布及概况

调查了解到,目前云南藏区在民政登记注册的老年协会共有32个,香格里拉县21个,维西县2个,德钦县9个。其中云南藏区最早的老年协会成立于1986年,2008年正式更名为建塘镇老年协会。在香格里拉县的56个行政村中有21个行政村成立了老年协会,在小中甸镇、上江乡,金江乡老年协会的覆盖率了近80%的村委会。本研究对云南藏区的小中甸镇和平村老年协会、尼西乡老年协会、巴珠村老年协会、美洛村老年协会、斯农村老年协会5个村级社区老年协会进行了实地的调查。调查发现,通过老年协会村里的老年人参与平日里的念经祈福活动、调解邻里、家庭纠纷,参加村里的红白喜事等等,节日期间带头组织具有本土气息的大型娱乐活动,定期组织村里的老年人外出旅游,可以说社区老年协会的存在较好解决了老年人权益保障与休闲娱乐问题,增强了老年人对协会的归属感,老年协会在解决自己娱乐休闲的同时,也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活动。

2.组织结构及成员

由于注册时的硬性规定,各老年协会都有较为规范的组织结构。老年协会大多数由民主选举的理事会作为日常事务的管理机构。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和保管员组成。理事会的成员,通常由本村德高望重的能人贤士担任,他们具有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在群众中具有一定威信其热心于公益事业。

理事会内部有明确的分工,会长负责全面工作,两名副会长分别担任出纳和会计,保管员主要负责对协会公共物资的保管,比如开展活动时需要的用具,老年活动场所的物资等。

老年协会会员为本村老年村民,入会条件非常宽松,凡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承认协会章程,愿意交纳会费,均可由本人申请入会。调查了解到,目前老年协会会员的平均数为196人,老年人参与率平均为89.3%。

3.组织制度建设为了加强组织的管理,这些老年协会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主要包括会员制度、财务制度、选举制度等。会员制度中包括了入会的资格,凡本村委会内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承认协会章程,由本人申请均可加入协会。与其他类型的协会不同的是,所有的老年协会都要求会员缴纳会费,只是根据协会发展的需求各个协会缴纳会费的数额不等,比如美洛村老年协会则要求会员每年缴纳5元的会费,和平村老年协会的会费是20元/年,尼西乡老年协会的会费则更高些50元/年。不论会费缴纳数额的高低,村里的老人都很乐意缴纳这部分钱,“这些钱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大的数额,自己完全可以负担。”“这是协会的规定,你参加了协会的活动,肯定要交的”,“人家个个老人都交得出来,你不交,多没面子,再说又不是什么大数目。”尼西乡老年协会的会长说:“会费缴纳的数额是根据协会发展的需要,与会员共同商量决定的,每一分钱的使用都是有据可循的,所以老人很信任我们。”和平村老年协会的负责人说:“通过缴纳会费一方面可以维持协会运作的日常开支,另一方面,也是对会员身份的确认,让会员有组织的归属感。”

与经济类组织大多依赖能人决策和精英决策的不同,本研究所调查的所有老年协会都有较为民主的决策制度和决策方式。这些老年协会几乎每个月都要召开一次会员大会,而且老年人参会率很高,通过会员大会,理事会将近期所要开展的活动和重要事务与所有会员协商,而会员们根据自己所在的村民小组或是片区分成了若干小组,讨论后将其意见汇总交由理事会,理事会通过表决的方式做出决策。老人们很支持这样的做法,他们认为,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的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他们以往在家里都是家庭的权威,在社会上也希望不要被边缘化,而是被尊重。

在所有的制度中,老年人最为在乎和重视的是财务制度,比如尼西乡老年协会就规定,账务、现金分人管理,各负其责,在200元以内的开支需要会长批准,200-500元的经费开支需要理事会集体讨论决定,500元以上的经费开支要会员代表与理事会成员研究决定。和平村老年协会,规定凡是外出购买老年协会所需物品,最少需要两人一同前往。尽管老年协会并无专职的财务工作人员,但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不仅有助于组织内部效率的提高和运作成本的降低,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4.开展活动

一个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就是经常开展一些活动,老年协会组织的活动是其生命力所在,老年协会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老年人参加,与其他地区农村老年协会所开展活动不同的是,藏区老年协会开展的活动更加突出宗教性和民族性。

献祭与祈祷。众所周知,藏族是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宗教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仪式则是藏民族宗教信仰的集中体现。在所调查的藏族村落中的老年协会最主要的活动无一例外就是开展一系列的献祭与祈祷仪式。

每月农历初八、初十五、初三十,村里的老人都会聚集到老年协会的活动场所,集体念诵经文,他们席地而坐,围成圆圈,默诵或低诵经文,诚心祈祷。每逢重大的节日老年协会还组织祈愿法会。老年协会邀请在当地声望较高的僧侣到村中诵经,祈祷。这是一种僧俗共同参与、规模较大、有固定程序和仪轨的群体祈祷活动。村民们相信,通过类似大规模的诵经祈祷活动,感动神佛,给村庄带来安宁,为众生求得幸福。除此之外,以老年协会的名义布施也是老年协会的重点活动。老年协会不失时机的给寺院、僧人以实物或钱财的资助,僧尼接受布施后,要给施主念经祈福。

⑵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调查了解到,每个老年协会都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要么借用村委会的活动室,要么自己建立了老年活动室,每个活动室都够有电视、影碟机,桌椅等.平日老年人可以在这里下棋、打牌、聊天等。藏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大型的节日,老年协会就会组织大型歌舞会,比如斯农村的老年协会最擅长的是热巴舞,每逢藏历新年或是春节、重阳等日子,老年人就聚在一起,装扮上道具在村子开阔的坝子跳起热巴,在老年人的感染下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加入进来,一起载歌载舞。同时些村庄的老年协会,还将自己的文艺团队推向市场,如应邀参与企业重大活动的演出,获得一定的报酬。

⑶调节家庭矛盾,评比尊老家庭。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往往是一件让村干部头痛的事情。农民也不愿意将纠纷提交给公共机构进行,因为农村内部是一个“无讼”的地方。农村老年协会在调解农村纠纷方面的作用就日益凸显,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比如,老年协会成立以后,碰到有子女冲撞老人,或是不愿意赡养老人的事情,都能仗义之言,加以劝阻。协会还针对不孝敬、不赡养、虐待、嫌弃老人的行为进行说服教育,每年评选出孝敬父母的家庭,协会给与证书和资金的奖励,由此既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在村里掀起了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⑷为老人提供物质资助和精神慰藉。老年协会虽然经费不足,但每个村的老年协会都尽量给老年人以生活关怀,带上简单的慰问品看望生病的老人;遇上村中哪个老人过生日,老年人协会都会在主人允许的前提下,买生日礼物给老人祝寿;如果村里有老人过世,老年人协会也会为其献上花圈。

⑸参与和支持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老年协会,中的大部分老人很多人曾经都是村庄内的精英人物,比如尼西乡老年协会,从乡政府退休下来的干部,也有全国非物资遗产传承人,和平村老年协会,有在当地医术精湛的骨科医生,也有经营能手。他们在村内有较高的威望,有能力和足够的权威来参与村政。他们主动参与村庄重大事务决策,为完成中心工作和其它集体事务出谋划策, 并协助“村两委”做好各项政策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如维护社会治安、实施殡葬改革、等。老年协会在村庄的影响力和潜在的权威。

四、老年协会对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意义

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主要由经济支持网、生活支持网和精神支持网三个子支网构成,以往的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但是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人际关系疏离化、原子化程度的加深,家庭成员在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中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社区化特点,那么老年协会的成立无疑是对传统社会支持的有力补充。

1.通过组织提高老年人的福利,强化经济支持

在家庭支持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老年协会调动村庄内的各种资源,弥补家庭在农村福利方面作为的不足。老年协会成立以来,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劳动机会获取收入,比如让老年人参与社会演出,让老年人制作的陶艺制品走向市场等,协会同过这些形式,老年人提供物质福利。

此外,每年老人节和春节等重要节日,每个会员可得到毛巾、饼干、肥皂、糖、洗衣粉、等物品作为礼物,这些物件虽小,但都是农村生活中的实用之物。老年协会通过一些市场化手段以及接受的社会捐助获得收益,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能为会员甚至整个村庄提供一定的福利。

2.通过组织实现生活上的互助,完善生活支持

传统农业社会需要有守望助,疾病相扶的合作。自老年协会成立以来,老年人通过长期的交流互动,形成了互保互助的有效的方式。老年协会成立以后,老年人形成了一股组织的力量,不论是离退休干部、职工或是从事农业的老人都纷纷要求入会,大家感到入了会才能体现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乐趣。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开展互帮互助养老服务活动,为生活困难自理困难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上的社会支持,将社会捐赠用于老年扶贫慰问;开展老年维权活动,反映老年人诉求,调节老年人家里、邻里纠纷。

3.通过组织找回精神上的归属,构建精神支持

老年协会的成立不仅促进老人经济权益和社会权益的保障,而且让老年人找回精神的归属,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当他们从从前忙碌的劳动领域中退出以后,生活状态更多的依赖于自身储备和子女孝道,但两者都大多都依靠家庭。在调查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协会成立之前,老人最为苦闷的是无处可去,甚至连说话的地方都没有。”老年协会的成立从老年人的实际出发组织自身活动,用集体的力量申请活动场地以后,可以让老年人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从而可以进行一些诸如棋牌、聊天、看电视等活动。这些活动看似简单,但是老年人有了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增加老年人在自身群体中的交流,让老年人有一种精神的归宿感,这对于老年人所起到的精神慰藉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虽然现代社会的变迁,市场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使老年人原有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资本遭到破坏和损失,但是社区社会组织支持网络的介入,与家庭支持网络共同作用,更有利于二者作用的发挥,增加了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使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得以重组再造和延伸。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鼎.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民间组织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基于温岭市横峰老年协会的实证分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05).

[2]陈恒彬.合作主义视角下农村非政府组织对村庄治理的影响——以张高村老年协会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01).

[3]邓燕华,阮横俯.农村银色力量何以可能——以浙江老年协会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8(06).

[4]谷玉冰.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与对策研究[J].人民论坛,2009(10).

[5]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 何种人提供何种支持[J].河海大学学报,2008(09).

[6]施巍巍,王丽平.云南藏区老年协会自主性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相关考察[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09).

[7]王振,刘林“. 礼俗社会”视角下的农村老年协会作用研究——基于陕西省农村老年协会的调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8]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03).

【基金项目】本研究属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云南藏区农村社区社会组织调查研究》(项目批准号:13XSH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