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税务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税收教学改革初探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4-10
  • 阅读量92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中职会计专业的税收课程教学由于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信息化改革的不断发展,税收教学改革的脚步也被推动着不断向前。为了适应信息化工作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分析中职会计税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应税务信息化的创新教学对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税务实践能力,从而可以创建具有现实意义的中职涉税事务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税务信息化;中职税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8-0152-02


  随着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进,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涉税事务处理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税务信息化的推进不仅改变着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影响着企业的用人观念。如何培养出既懂税收知识又熟悉税务信息化的技能人才为企业服务,是中职会计专业在调整教学策略方面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税务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涉税事务处理能力提升的迫切性


  “互联网+税务”的新时代已经来临,会计业务信息处理已经进入了“云时代”。随着“金税三期”的推广,会计人员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查询和处理会计业务。涉税事务由于操作的时间性强,处罚力度大,操作规范要求细化,对涉税岗位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涉税事务是与会计事务联系在一起的,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对象大多为中小企业。由于税收法律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中职会计从业人员更受企业青睐。


  二、税务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税收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单一,重理轻实


  笔者走访福建泉州市多家中职学校,调研发现各中职学校的税收专业课程多有不同,有税收基础、纳税实务、税务筹划、税法等,但绝大多数的学校只开设其中的一门课,实训课占比低,这是税收课程的通病。通常在安排税收课程时,只安排一个学期,而且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特点。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在理论课与实训课的配比中,理论课程的课时比例高,这就导致教师花在讲解理论课方面的时间相对比较多。殊不知,正是因为理论课程本身的枯燥无味让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缺失,更别说理论课程结束后的实训课程了。而且实训课程还只局限在税款计算及填写纳税申报表上,这样与税务信息化大环境下培养应用型税务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


  (二)教学方法传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传统课堂重在教师讲,学生听。虽然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但是“一言堂”这样的老旧教学模式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只会“填鸭式”地被动接受,难以激发他们的探索求知欲。税收课程偏重条文说明和公式介绍,对本身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中职学生来说,理论课程更是难以理解,抽象晦涩。课程进度的压力使老师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缺少互动交流。


  (三)校内实训实验室设备陈旧,校外实践难度大


  随着税务信息化的发展,企业报税已经实现了网上申报。中职会计专业的税收实践教学还停留在税款计算和填写报表上。有一部分学校也设置了税收实训实验室,但是由于资金问题,实训实验室也只有一些基础硬件设施,在软件配备上仍有不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变化,除了“营改增”以外,还有一些税种的税率发生变化,如果软件设备没有更新,学生就只能继续旧知识的学习,无法与实际工作相接轨。再加上在实习过程中,由于税务相关信息是企业自身商业机密,企业并不愿意让学生接触财务或者纳税相关方面的真实数据,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并不能获得多少税务信息化操作方面的能力。


  三、稅务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税收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计


  现阶段,福建省开展了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学生可通过等级考试,选择继续升学深造,这从另一个方面大大增加了学生毕业后的选择。无论是直接面向岗位工作还是继续深造,岗位能力的培养仍是专业课程的主要目标。在税务信息化时代,各个企业都迫切需要能熟练操作网上税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没有掌握实训操作能力,就会对所学知识缺乏自信。在做课程设计时,可提高实训课程比重,先从税务基础着手,让学生了解整个税法基础知识及法律法规的脉络,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涉税事项的办理,了解并掌握业务办理的基本技能。税务信息化,则主要放在网上申报纳税操作流程这一块,学生需要从理论走向实际,了解并熟悉这一流程。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现代化办税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将本门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学习现状相结合,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分组教学法,设置情景、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所得税时,可以创设情境,先从学生角度出发提出问题。税收课程一般开设在三年级,临近毕业,提出未来工作的工资等与学生切身实际相符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引入个人所得税的讲解,再把学生从分析个人所得税的视角延伸到企业的经营所得,从而完整地讲解所得税的各方面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跟踪了解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


  (三)校内实训软硬件两手抓,另辟校外实训蹊径


  各中职学校应尽可能地早日实现税务仿真模拟系统在中职会计专业中的应用,做到打好硬件基础,及时升级软件系统,力求做到与真实税务实训相媲美。模拟实训系统能填补学生实操方面的不足,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税收知识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税务实务操作能力,以便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企业实训中遇到了无法接触到企业真实数据的现实,可以尝试从跟税务相关的办理机构税务局下手,联系税务局,带领学生参观办税流程,并鼓励学生轮流到办税大厅当志愿者做引导服务。在办税大厅,学生可以直观看到纳税申报人的办税流程,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区别,并且通过观察交流,了解国家最新的税务知识,通过与纳税人的接触,了解与熟悉企业办税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包括一些纳税策略以及纳税人的处事方法。通过这样双向交流实践学习,学生能更好地摸索出在税收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四、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中职税收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灵活运用仿真模拟平台,丰富教学手段


  在税务信息化背景下,要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展开实训教学。在建立仿真实训平台后,应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调整课程设置,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交互搭配,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动手操作模拟实践。例如在增值税教学中,先让学生了解整个增值税的基本内容后,创设情境,利用信息化平臺让学生分组动手进行业务操作。在涉及增值税申报填写以及计算的业务中,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提出重点内容跟大家共同讨论。甚至是学生错误的操作,也可以通过屏幕共享,先让小组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教师再同大家一起分析总结,这样学生就能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重视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税务能力的提升


  最近几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税收体制也在不断变革。先是2016年的营改增,税种变化引起的税率改变,再者是增值税税率的不断微调,还有就是跟民生息息相关的个税变化。税制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影响到会计专业的税收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自主学习,关注最新税法知识以及税收政策变革的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给学生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条河”的知识储备。同时也提醒学生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应当主动出击,与时俱进。


  在安排学生到办税大厅学习充当志愿者的同时,也要积极鼓励教师到实训岗位上进行实践和调研。例如会计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等,让教师熟悉税务信息化操作流程,了解行业和社会的现状以及最新的征管动态,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实训工作积累经验,也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学校可以积极与税务局联系,邀请税务专员来给会计专业教师开座谈会、交流会。只有与税收一线工作人员交流,才能摸索出税收实践中要避免和注意的问题,也为教学积累经验。


  (三)完善考评机制,注重学生能力全方面发展


  纳税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作,但是目前税收课程还是以笔试为最重要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建议税收课程应当以“笔试+实训操作+课堂表现”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掌握程度。笔试方面以理论知识为主,主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训操作方面应当以实习表现以及仿真平台操作成绩进行汇总,最后再根据学生分组学习的表现情况酌情给分。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学生也能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自己优点的培养,也会在待人处事上多有思考,以达到培养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中职学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