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本比较推进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深度阅读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4-12
  • 阅读量104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外国文学作品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引入熟知的中国文本,寻找可相互参照的层面,有助学生读懂作品,并获得文化的理解、审美的体验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实现素养的发展。本文以《老人与海》对读《愚公移山》为例,谈中西文本异同比较实现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深度阅读的路径。


  【关键词】中西文化;互文性;外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9-0019-02


  【本文著录格式】吴婷莹.中西文本比较推进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深度阅读——以《老人与海》对读《愚公移山》为例[J].课外语文,2021,20(09):19-20.


  近年来,诸多研究者及教师试图打破传统阅读教学单篇、零散、孤立的文本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知识单向度和碎片化的传递,以形成学习者对知识的整合建构。当前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之一——互文性理论认为,每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转化中和,使得文本成为了联系、动态、转变、交叉关系。由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文本互读,寻找其中的共性与个性,助力学生建构多层面的知识、获得能力的提升。


  文学反映着作者的创作个性、写作意图及隐于背后的文化传统。然而多层面的隔阂使得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对于许多高中生具有较大难度,而引入易于把握的中国文学作品,进行中西方文本的比较阅读,则有助于学生穿越历史的隔阂、国家的界限与作者对谈,从而实现对文本及其背后文化的深度把握,获得审美体验与思维能力的提升。本文试以《老人与海》和《愚公移山》的对比阅读为例,谈中西文本比较如何推进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深度阅读。


  一、寻找中西文本的共通性——理解普世的精神追求、学习有效的写作方法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节选入选我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及部编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课本。《老人与海》在两本教材中对学生解读文本均提出较高要求,期待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发挥能动性,实践小说阅读的方法,进行自主的深度鉴赏。《愚公移山》来自《列子·汤问》,理解难度不大且初中已学,二者比较不仅能让学生更易于读懂《老人与海》,也可能获得对《愚公移山》全新的阅读体验。


  《老人与海》和《愚公移山》文本上的共通性较为显著。两部作品都通过高度集中的故事情节,刻画出一位充满勇气且百折不挠的老人形象。他们都勇于对生活中的困难发起挑战,在挑战中不言放弃、拼尽全力,践行着自己的人生理念。愚公信念强大,直面困难,无所畏惧;桑迪亚哥身上体现着硬汉的精神:力量、勇气、坚强、达观,即使面对着无法避免的厄运,他始终保持精神的强大,活出生命的尊严。两个形象的相似性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共同价值追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反抗恶劣的自然条件。这展现了人类顽强的毅力、执着的精神,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外国文学作品的时代与生活背景,学生缺少深入的了解与真切的体验,但通過中西文本对读,便可能发掘中外相通的情感与价值观


  两篇文章在表现主要人物形象、表达思想主题的手法上亦有相似之处,都采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反衬的手法运用的效果显著,巨大的困难与弱小的老者对比强烈。桑迪亚哥在这一次出海前已经84天毫无收获,生活困顿不堪;捕鱼中更是不断面临艰巨挑战:巨大的马林鱼、浩瀚的海洋、嗜血的鲨鱼群、贫乏的工具、强烈的疲惫与伤痛。《愚公移山》在开头便以“方七百里,高万仞”尽道王屋、太行两山之大,与愚公这渺小的老者形成巨大反差。两位老人也都面对着人们的不理解。《老人与海》以简短的叙述勾勒出老人的孤独,周遭充满冷嘲热讽,唯一与他亲近的小男孩也受父母限制,不愿老人糟糕的捕鱼运气影响了孩子;《愚公移山》中智叟的反对与嘲笑更衬托愚公精神之难能可贵。困难之巨大、境遇之孤独,更显人物勇者本色。两篇文章也使用了正面衬托手法,相似的次要人物——小男孩。《老人与海》中的小男孩曼诺林是唯一对桑迪亚哥不离不弃的人,他崇拜桑迪亚哥,愿跟随老人学习捕鱼的本领,在老人出海时真切地担心他,归来后用心地照顾他;《愚公移山》中有一邻家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个男孩在文本中的意义是极为相似的,男孩之于老人,意味着老人所代表的精神的感召力量和作者对他们所代表的精神的认同与赞美;而儿童形象也代表着希望与传承,体现着作者的理想与希冀。


  《老人与海》与《愚公移山》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上均有相似之处,体现着中西文化对勇气与信念的共同追求,展示了优秀作品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实用技法。二者的比较阅读促进学生准确而深入地理解文本主旨,也为写作打开思路、奠定基础。


  二、探究文本之异——把握文本个性、理解中西文化思维差异


  实现深度阅读,还可对读探究文本之异,从而把握文章的个性,进而挖掘文章背后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深植的文化传统。这两部作品在人物动机、故事结局等方面有较大不同,反映着不同文体的特点,也体现着中西方价值观和审美的差异。


  桑迪亚哥与愚公有类似的挑战精神,但促使他们发起挑战的动机与向目标迈进的方式却并不相同,这体现着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心理形态。中国传统重视群体,颂扬舍己为公,克制欲望,一切愿从群体利益出发,是以愚公“聚室而谋”,所谋者是群体的千秋大业;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愚公带领众人不懈努力,无穷匮的子子孙孙更是庞大,更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与集体的力量。西方人以个体为本位,重视个体的价值,桑迪亚哥在毫无收获后的第八十五天坚定出海,根本上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恢复往日的风采”,他认为捕鱼不单是为了“养活自己”,而且是“为了光荣”;捕鱼的过程展现了桑迪亚哥作为个体坚不可摧的力量,他独自与大马林鱼周旋、在大海中漂流、与群鲨搏斗,他说“我非常老迈了,肩膀却依然很强健,脖子也依然很壮实”,展现的是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两人皆是英雄,不同的动机与奋斗的方式体现着中西方不尽相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两个故事的结局也截然不同。二者一为神话、一为小说,然皆有寓言性质,作者欲借故事寄寓对人生的思考。借由两个不同的结局思考背后的原因,能让学生活跃思维、探究文化,读得更深。


  故事结局的不同首先是文体特点与审美传统决定的。神话是民间文学,是古代人民对天地万物的朴素想象,中国神话在远古先民那里不仅有超现实理论的力量,而且具有礼仪规范和价值规范的效力。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质朴的价值观中,善有善报,努力付出必将换来圆满結局,因而愚公为改善众人生活,召集人们移山,不惧艰难险阻,唯其胜利方能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当现实很难如愿时,神灵便发挥作用,神话故事以其惩恶扬善的美好结局使人们获得精神力量。《老人与海》则是小说,是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深刻的主旨藏于冰山之下,所叙并非一个劳有所得的简单故事。再者,悲剧美是西方美学的重要内容,西方传统认为悲剧更与崇高和壮美联系,能够给人带来深切的同情感和巨大的震撼力,如朱光潜所说“悲剧感是崇高感的一种”。因而小说悲剧性的结局更具艺术性,也给人更剧烈的情感体验,引发人们更深入的思索。


  文学以感性的方式揭示人的本质与情态。结局的不同体现着海明威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作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海明威对生活本质的理解是悲观的,他笔下的西方现代世界充满着暴力、绝望、失败、死亡,生命中挫折不断,人生的结局是不可抗拒的死亡。但桑迪亚哥徒然的努力不是叫人消沉,而是叫人鼓足勇气,“向死而生”,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在海明威看来,一个人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敌我悬殊的压力下保持风度,败要败得漂亮,而这正表现在这位古巴渔民和大鱼的斗争中。“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便是小说的精神内核。


  探究中西文本之异,观其表现更要挖掘掩藏的意图和文化背景。对比《老人与海》与《愚公移山》的相异之处能让学生在文学体裁、审美传统、主题内涵等方面理解更深,也更加可能生发出个性化的认识和独特的观点,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中西文本比较以学生较为丰富的中国文学阅读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为前提,从寻找异同点入手,探究同与异背后的内涵与渊源,由此推进对文本、文化、审美的理解,从而实现对外国文本的深度阅读。


  作者简介:吴婷莹,女,1992年生,福建宁德人,硕士,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