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忠诚度研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4-09
  • 阅读量69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本文从认知理论出发,通过对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调查,分析学科外因素、课程因素、教师因素和发展因素四个方面对其影响。通过对一学期后保有率和从业率分析专业忠诚度状况,结合影响专业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因素,探讨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忠诚度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专业满意度;专业忠诚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102(2021)01-0053-04


  随着新媒体发展,传统媒体经历了危机,大量受众、广告流失,发行量和利润双下滑,给记者编辑带来了职业危机。新闻业危机也直接反映在新闻传播教育上,目前我国318所高校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了应对变化,高校纷纷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在转型中将培养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作为共识。安徽大学江淮学院逐渐摸索新闻学专业的错位培养模式,旨在体现应用性。本文通过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调查,了解影响应用型高校新闻专业学生专业忠诚度的主要因素,以稳定学生队伍。


  一、研究综述


  (一)学生认知和应用型定位


  认知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理解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错误的直觉和理解。根据艾利斯ABC理论,如果人们有正确的认知,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他们的认知是错误的,则他们的情绪和行为都可能是错误的。


  学生对应用型教育认知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专业的满意度(情绪态度)和忠诚度(行为)。调查显示2020届新闻专业毕业生考研报名率接近50%,2019级新生期待考研率达71.5%,考研的主要目的为提升学历。这明显与应用型高校定位是不符合的,这种认知错位将会对学生判断、思维以及行动产生影响。


  (二)满意度与忠诚度


  学生满意度的理论来源于顾客满意度,①学生课堂教学满意度就是指学生对高校课堂教学服务的期望值与实际体验该服务的感受值之间的差距。②杨■等对四川大学本科生所做的满意度调查,重点分析了本科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认为兴趣、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学习氛围、深造等因素和学生满意度成正比。沈阳师范大学的唐卫民老师也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专业忠诚度则关注转专业后的保有率和从业率。在《美国新闻专业学生专业忠诚度分析》(柳旭东、张瑞瑶)一文中,提出在应对“一切都在变化”的环境时,更要关注学生,尤其是这些学生在学校期间对该专业的忠诚度,即他们能通过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对新闻业的坚守。③也有学者将专业满意度与专业忠诚度正比化,认为如果学生对于自身的专业拥有着极高的满意度,就会对自身的专业具有极高的忠诚度。④肯定了满意度对忠诚度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文对安徽大学江淮学院2018—2015四个年级新闻学专业学生进行普查,对毕业五年内的新闻专业学生随机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27份(Cronbachα系数0.866,KMO值0.888,P=0.000)。


  个案调查通过面对面访谈,了解转入和转出新闻学专业学生转专业动机和新专业适应程度。


  文献调查通过对历年招生录取数据的对比,了解报考志愿填报、录取志愿顺序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一学期后转专业数据对比,了解新闻专业保有率,分析影响保有率的因素。


  专业满意度考核指标指问卷五级评分和各因素中设置的反馈。专业忠诚度主要通过一学期后专业保有率和毕业五年内从事情况考核。围绕个人因素、教师因素、课程因素、发展因素四个方面展开。


  三、问卷分析


  (一)个人因素分析


  1.志愿填报


  將新闻学作为志愿之一,占82.32%(其中第一志愿占48.17%),未填报被调剂录取的人占12.8%,一学期后申请转到新闻学的占4.88%。


  填报并且录取的同学中,3.7%的学生选择以新闻为理想,第一志愿报考;68.89%的学生对专业不太了解,但是有点兴趣,愿意深入学习;27.41%的学生对专业毫无了解,随便填写,这部分学生主要集中在四五六志愿,他们和调剂录取的学生流出率最高、忠诚度最低。


  2.专业了解


  “专业教学计划的了解程度”平均分2.12。主要集中在2分(52.44%),1分和3分分别占20.73%和21.95%,完全了解仅占0.61%。


  3.理论联系实践


  “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平均分为2.74分,高分比例偏低。学生认为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但影响有限。


  “能否以公开形式对新闻事件作出公正评论”平均分为2.41分。该题强调公开形式和公正内容两方面,考查学生的媒介素养、主动引导舆论的意愿。


  图1中,在3分处“感兴趣才会发表公正评论”仅为11.66%,而4分比例再次提升。结合个案访谈,学生表示开始调动理论知识理性思考如何公正的评论。证明学生对专业身份的认可,开始树立思想忠诚度。


  76.22%的学生有过且能够公开公正评论新闻事件。主动将专业知识体现在行为中,是专业忠诚度理论中行为忠诚论的主要观点,越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越能提高行为忠诚度。


  (二)课程因素分析


  1.兴趣方面


  开放式问题“最感兴趣专业课”答案涉及几乎所有专业课,平均每人填写2.3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影响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仅3.06%的学生未找到兴趣点。但答案受学生个人情感、兴趣、教师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需要加强教学”问题中,“专业技能模块”占67.07%;实训课、实务课、史论课分别占18.29%、10%和4.27%。此需求符合学校应用型定位。个案调查显示,学生对技能课程的学习期待明显高于理论。课程尤其是新媒体技术、影视后期、摄影(像)等技术渴求,但对采写编评等基础应用类课程兴趣不高。


  2.应用方面


  调查面向大四和已经毕业工作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教学内容,通过工作(实习)对所学知识有所实践,由他们对课程从实用角度进行评价,考查满意度,收集学生对教学计划的意见。


  “受益最多”的课程是传播学,占46.07%。其次为新闻评论和技能类课程,新媒体技术类课程仅占5.12%。有25%的答案认为如果考研所有的实务课都很重要,可见经过系统学习后,学生可以更理性看待课程,更重视传播学、新闻评论、新闻采写和实训,体现了学生全面充分提升自己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意愿。


  通过五级评分,学生的专业课满意度为3.830,史论课(4.080)、理论课(3.915)、应用理论课(3.969)、实验课(3.933)、实训课(4.004),各模块差异不大。学生认为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满意,但缺乏亮点(专业特色)。


  由于兼顾“应用型”和“本科层次”,新闻学专业课包含一定量的人文素养课和专业拓展课。由于很难从实用角度吸引学生或短期内无法实践,陷入学一门扔一门的困境。


  学生层面上,对专业感兴趣,但并不了解专业课程,专业认知不足,进而形成“我想要的学校不教,教的我不知道意义在哪,哪一门都不满意”的怪圈。这种错位缘于对应用型定位和课程体系缺乏了解,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没有及时得到引导,缺乏收获感,影响专业满意度。


  (三)教师因素分析


  1.教师满意度


  专业课满意度与教学方法和手段、专业知识、教学态度、課堂表现氛围相关系数值分别是0.625、0.568、0.493、0.607,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专业课满意程度和四个因素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教师因素会影响授课效果,影响课程满意度,对课程本质影响不大。学生对自己喜欢哪些课程,哪些课程让自己“受益颇多”有清醒认识。


  2.学生需求


  教师是专业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要桥梁,学生对教师需求有三个层次:知识、启发和专业思维。


  第一层次要求教师专业知识扎实,讲授前沿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学术水平越高,学生越容易获得更高的专业满意度。


  第二层次要求教师能进行启发教育,对课程的学源以及外延做清晰的介绍,明确课程在体系中的作用。


  第三层次要求教师能够在专业思维上进行引导,不仅传授知识、技能,增强就业能力;还要在思想上培养专业思维和研究能力。


  教师的年龄、性别、来源学生关注度不高,认为各有优势。


  教学方法上,案例教学法、实践类教学法受到学生推崇,主题讨论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虽然有趣,但不希望教师使用。


  课外与学生沟通也是需求之一,此做法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四)学生发展因素分析


  1.行业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传媒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2016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16078.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9.1%,并有望在2018年突破2万亿元。“2017传媒蓝皮书”显示,中国传媒产业的整体繁荣伴随着结构的重大调整。在技术与资本双重加持下的互联网媒体坐上了市场头把交椅。


  《青年记者》杂志在2019和2020媒介前瞻中认为,传统媒体或将进入深度调整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新闻频频结合,为媒体创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曾经野蛮生长的自媒体也将步入“文明时代”。


  媒体结构的调整和新领域的开发,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新媒体的规范化也让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成了香饽饽。


  2.个人发展


  学生个人规划主要为考研和就业两类。学生考研意愿强烈,但不确定是否考本专业。44.79%的学生表示再想想。


  在就业方面,68.9%的学生选择“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另外的31.1%选择了“不从事”。


  实习(实践)能够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有效促进就业(考研)受到学生认可。69.39%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有过实习或实践的经历”,这一部分学生更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四、总结


  (一)整体满意度情况


  面向所有学生的五级评分新闻学专业整体满意度,平均分3.857。选项主要集中在满意(56.25%)和一般(25.45%)。很不满意和不满意比例低。


  (二)影响满意度的因素


  通过spss软件研究整体满意度分别和专业了解程度、专业课程设置、教师因素、专业就业及考研深造情况之间的相关关系,具体分析可知:


  专业满意度和专业了解程度、专业课程设置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147和0.145,并且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说明专业满意度和专业了解程度、专业课程设置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专业满意度和教师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089,接近于0,并且p值为0.186>0.05,因而说明整体满意度和教师因素之间并没有相关关系。整体满意度和专业就业及考研深造情况之间的相关系数值为0.235,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整体满意度和专业就业及考研深造情况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忠诚度与满意度


  目前我院新闻学专业忠诚度逐步提高。从2014至2016年,新闻学专业平均转出率约为18.41%,远远高于转入率,自2017级起,转出人数逐渐减少,转出小于转入,人数趋于稳定。


  就业方面看,新闻及相关岗位从业率呈上升趋势,传统媒体就业人数一直处于低位。新媒体岗位从业率激增。


  从传统媒体式微到新媒体兴盛,行业对人才需求也与之相适应,在专业忠诚度上体现为流出率降低、保有率提升、从业率提高。


  目前影响专业忠诚度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对专业的选择较为盲目。第二,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第三,人才培养过程规划不够合理。第四,专业特色不明显。第五,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教学目标不能与时俱进等。


  根据调查,对专业的了解、课程设置、就业价值取向(发展因素)与影响满意度的因素重合,影响显著。在应用型教育的定位之下,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能力培养上。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上。安徽大学江淮学院从2016年使用新教学大纲,实行模块化教学,加大实训模块比重。从专业留存率和从业率看,在专业了解因素和教师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课程设置和发展因素对专业忠诚度起到了明显的正向影响。


  满意度与忠诚度没有直接的正向联系,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对专业忠诚度都有正向的影响。


  (四)提高忠诚度途径


  增强学生专业忠诚度,不仅要重视满意度,从影响满意度的要素入手,还要重视专业特色、提高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概念的认知。在学生刚刚步入校园时,通过实践激发专业热情,引导学生去探索专业内涵,多方面的了解新闻学专业。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对课程体系和就业方向有直观的认识。


  课程设置和教师层面上,研究满足新闻专业应用型特色的课程和教学方式。教师授课应融引导、教学、实践于一体,将行业发展动态及时准确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就业信心。


  实践(实习)是增加学生获得感、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就是行为忠诚度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实习),培养学生主动性,公开发布作品,增强职业体验和职业感受,通过受众评析,看到差距和收获,增强直接认知,提高获得感和满足感,在意识上树立起专业忠诚度。


  培养学生专业忠诚度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其培养目标和方式与综合型高校不同,差异化培养的前提下,抓紧学生的需求,在理论指导下,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可以提高就业能力,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感,进而将对专业的忠诚延续到工作岗位,保持专业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