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战略举措浅析

  • 投稿马力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496次
  • 评分4
  • 87
  • 0

李金泽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0%,在2014年更是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GDP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但是过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因是大量的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和廉价的制造业产品净出口,但是因为地方债务问题地方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高潮在“十二五”末期已经基本结束,与此同时净出口的增长速度也受金融危机后外部需求持续疲软影响而明显放缓,所以在2016年起始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我国对经济结构进行必要调整已是必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政府

1.中国经济结构现状

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稳中有速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必然适应过去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不协调性日趋突出,经济结构失衡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风险隐患。下面客观地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收入结构三方面来评价目前经济结构现状:

1.1从产业结构分析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制造业占比过大的产业结构是由我国过去长时间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追赶者的地位导致。在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我国一直处于工业化进程初期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进行高投入、大规模、简单化的产品生产是当时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发展模式。但是这样的制造业发展的弊端一直未被足够重视,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几乎所有弊端同时显露出来致使制造业的经营形势越发严峻,我国才逐渐认识到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制造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率先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服务业在今年上半年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比重高达49.5%,超过制造业居于首位。居民的消费需求已经从解决温饱的需求转向追求享受的需求,传统物质消费需求也慢慢被现代服务消费需求逐步超过。在我国消费需求快速释放的趋势下,近几年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每年都以两位数在增长,而且可以预见在“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发展速度仍然不会低于10%。在制造业处境艰难、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正在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1.2从需求结构分析

我国国内的消费水平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而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中国目前进入中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阶段,发展进程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国民储蓄率过高现状既是受我国勤俭节约传统影响,也是经济快速增长而国内消费水平滞后引发的结果。中国作为制造业占主体的发展中国家,国内需求的规模和结构都难以满足制造业快速发展及多样化的需要,必须不断在外部市场寻求拓展。所以在过去长时间内我国都保持工业产品净出口的高速增长,不仅消化了大量新增产能,而且还利用国际市场需求快速完成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但在近几年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我国产品净出口也遭受前所未有的阻力如:世界各国在金融危机后经济乏力消费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又开始抬头、人民币升值区间被打开、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内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等一系列困难,为了更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调整经济结构是刻不容缓。

1.3从收入结构分析

中国的分配现状中劳动报酬在GDP中所占份额逐年锐减,不同行业间薪酬差距正在拉大,目前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越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资本从发达国家快速流向中国,发达国家提高资本的边际产出水平,我国的劳动报酬/资本收益比例也不断下降。在“十三五”期间如何更好的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未来调整经济结构中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2.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主攻方向

中国经济即将步入调结构的关键期和深水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新一届政府的首个五年规划中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将会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预计进入“十三五”期间,经济结构调整的节奏要比目前“十二五”末期大幅加快,创新驱动的力度也要明显超过“十二五”末期。只有较好地完成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增长率才有可能保住中高速增长。

2.1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应以自主创新、技术升级为主导方向,将提升国际竞争地位作为基本目标。如果我们继续依靠资源投入和技术引进的方式发展制造业,将把自身固化在全球最大加工厂的低端角色。只有掌握自主核心技术,推动技术结构升级,拥有持续创新的人才和能力,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升级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在原有的传统制造业业推动技术结构升级,二是在新兴服务业鼓励技术创新。

2.2改善需求结构

现在我国国民消费已开始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过渡,消费规模增长和需求的多样化对经济结构调整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需求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是适宜的,但现阶段不宜以抑制投资增长为代价。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十分重要。预计“十三五”期间将是一个消费和投资并重的调整时期,在提高投资效率和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最终实现消费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

2.3平衡收入结构

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需从微观和宏观同时着手。从宏观层面来看,一是通过降低政府可支配收入份额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而不是简单粗暴扭曲劳动报酬/资本收益的比例;二是要通过国企改革,打破国有资本对于高利润行业投资的垄断限制,高薪行业就业机会才会向社会增加。从微观层面来看,一是要通过税收与工资杠杆来调节收入水平,逐步建立起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和工资的稳定提高机制,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二是适度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降低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

3.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

针对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逐步规划针对性的战略举措,通过实施非刺激性的经济政策,将经济调整战略融入经济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中去。具体来看,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战略举措:

3.1改善需求结构,强化民生底线

一是保障就业。消费需求增长的基本前提是稳定就业,政府实施多种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降低了失业率,但严峻就业形势仍没有彻底好转。国家应该继续统筹规划一系列解决就业的方针,鼓励多种形式的就业模式。二是健全社会保障。目前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程度并不全面,覆盖城乡的统一的公共财政政策应该尽快制定,才能真正提高我国最广大人口的实际消费能力。三是降低中央政府储蓄。目前,中央政府储蓄率占GDP的比重超过5%,相对于发达国家基本为负的储蓄率来说储蓄水平过高。

3.2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行业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是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我国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其实质是通过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未来制造业变革的先机。[1]中国经济的基础仍然是制造业,我们应该把互联网带来的新思维和新方法融入制造业,为制造业增加新的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国拥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利用互联网尝试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引导社会将更多生产要素投入复杂技术工业部门。

3.3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失衡状况

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失衡主要是转变中央财政现行的对发展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般国际上普遍做法是各国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欠发达地区进行补助。1994年中国完成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大幅提升,但对落后地区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却增长缓慢,不同地区间财政能力差距越来越大。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一致性。

3.4政府提升投资效率,推进城镇化

我国充分发挥重工业方面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利用针对国外制定的“一带一路”战略和针对国内设计的公私合营“PPP”模式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潜在需求空间彻底打开。

4.结语

总之,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但因为经济结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经济结构调整更需要长久的规划和实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喜文.工业4.0、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J].国家治理,2015,(23).

[2]李齐云.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1,(3):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