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影视资源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 投稿晏耀
  • 更新时间2017-11-07
  • 阅读量171次
  • 评分4
  • 78
  • 0
纪玲

(江苏省南京市双塘小学,210004)

摘要:将电影资源融入品德课教学,有助于师生在耳濡目染、修身养性中自然汲取道德养分,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立足目标,优选影视作品;设计各项学习活动,强化学生体验;聚焦思维提升,拓展影视资源,带着学生进入更为宽广的道德时空。

关键词:影视资源 道德素质 体验

电影具有娱乐功能、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很多经典影片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将电影资源融入品德课教学,有助于师生在耳濡目染、修身养性中自然汲取道德养分,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我校立足影视课程的特点,将“电影德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本文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立足目标,优选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多类素材或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本文特指影视作品。寻找到合适的影视资源是推进高效品德课教学的良好开端。将影视资源融入品德课教学,首先需立足教学目标,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且有感染力的影视作品,切实推进教学。

如针对“关爱”这一主题,《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知道一些公益活动,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群体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同一主题出现在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设定肯定不同。为了较好地遵循“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教学四年级的相关内容,我们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残疾人要面对的各种“难”,使他们对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品质产生敬佩,进而产生主动帮助的意愿;教学五年级的相关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意识到残障人与我们是平等的,应当得到理解和尊重。由此,四年级的课堂中,笔者找来了有关黄阳光的故事视频,而五年级的课,则采用了影片《叫我第一名》。

黄阳光5岁时因触摸高压电而失去双臂,却凭着惊人的毅力学会了用脚自理生活,学会了用脚写字和绘画,并在全国残疾人文艺会演中获得特别奖,后来成为一名专业的舞蹈演员,随团出访了40多个国家,演出千余场,受到各国人民的广泛好评。他的成长故事生动、真实,能有效打动学生,使他们深入了解残疾人的不易以及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质。影片《叫我第一名》讲述了患有妥瑞氏症的布莱德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成为优秀教师的故事。观影过程中,学生不断被布莱德的故事打动,心灵受到了震撼。针对品德课的教学目标,除了引导学生领会残疾人成功的内因外,还需要让他们理解残疾人需要社会各界支持、理解和平等相待的道理。因此,电影播放完毕,笔者又相应呈现了莫扎特、贝多芬、爱因斯坦等人的相关图片,并告诉学生:他们也曾患有自闭症,但他们同样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电影带来的不可抗拒的感染力,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残疾人身上的精神光辉,进而对他们产生由衷的理解和尊重。

二、强化体验,巧设活动

用好影视资源,充分释放其感染力,直接影响着品德课堂的效能。品德与社会课程立足儿童社会生活,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为核心,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达成此目标,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设计基于学生已有认知的各项学习活动,强化学生体验,是值得教师思考的内容。

(一)资源分类,主题推进

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落实电影德育。如围绕具体的德育目标,依据教学主题,将影视资源进行分类,选用各种内容、不同角度的影片,组织学生观片,强化其认知体验,提升其道德素养。

如在课例“蜜豆话合作”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合作”的概念,笔者选取了影片《别惹蚂蚁》中的两个小片段,引导学生重温蚂蚁为了拿到甜石头而做出的努力,进而体会“合作需要共同的目标以及团结互助”的道理;还和学生一起欣赏影片《怪兽大学》,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惊吓赛”中的相关情节,分析得出“在一个团队中,需要领袖,但不需要英雄。既然是团队,就要让大家都成功。每个人都精彩,团队才精彩”的结论;又和学生一起回顾影片《魔术师和兔子》,领悟“合作双方应当利益均等”的道理;更花心思选取影片《指环王·王者归来》中的7个小片段,重新剪辑,让学生在史诗般的音乐、浩大的场面、感人的情节中感受到“合作有时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的哲理。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的多形式观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立体化领会了 “合作”的概念。

另外,我们还会要求各年级组在每学期初制订观片主题,在每周的电影课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也会不定期地选取好的主题,选择一组优秀影片,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在观片过程中和观片结束后,我们还会随机插入系列活动,深化学生认知,提升道德素养。

(二)深化感知,实践跟进

增强影视资源的体验效果,需让学生充分融入影片情境,并通过亲身实践,强化体验,深化感知。

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为例,观看完黄阳光的故事视频后,笔者设计了两个体验游戏,一个是让学生闭着眼睛走上讲台,一个是单手戴红领巾。因为上课地点座位密集,闭着眼睛走上讲台是有一定难度的。参与过程中,学生摸索着前进,脚步迟疑;参与单手戴红领巾的学生基本上手无所措不知该如何做。经历了这两个体验活动后,学生产生了由衷的感慨:残疾人的生活真是太难了!还是这节课,在呈现残疾人数量时,笔者做了一个有趣的设计,告知学生:“南京市有41万残疾人,南京市的总人口为841.6万。这也就是说,平均每20人中就有1个残疾人。全中国有8000万残疾人。瞧,老师把它写成这样‘80000000’,大家来数数其中有多少个‘0’。”学生一个“0”一个“0”地数过去,越数越惊讶,并在强烈好奇的驱使下,将南京的残疾人口与南京总人口的对比方法进行了迁移,发现从全国来说,十几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他们生活那么不易,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经过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对残疾人艰难生活的理解以及对他们的尊重关心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三、聚焦思维,拓展资源

影视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提升道德素养。因此,指向学生思维提升,我们大力拓展影视资源,带着学生深入更为宽广的道德时空。

拓展影视资源,更立体地理解人物。仍以《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为例,笔者花了不少精力找来失去双臂的黄阳光练习生活技能的视频,将书本上无声的图文变成了动态的影像。虽然视频的画面是黑白的,解说是平和的,内容是简约的,音乐是低沉的,却产生了震撼的力量,让学生看到了一个失去双臂的孩子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才得到了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权利。看着他用脚洗脸穿衣,用脚种田锄地,用脚翻书写字的认真努力,教室里的安静,发言的动情,足以说明学生已在影视资源中走进了人物,并因为理解而感动。

拓展影视资源,更深入地解读历史。品德课也会涉及很多历史题材,教学中,合理运用影视资源,能够多角度地深化学生认知。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二年级上册《过去的故事》一课,笔者剪辑了《鸡毛信》《王二小》《小兵张嘎》的视频,旨在让低年级学生从这些年纪相仿的小英雄身上直观感知到过去的历史,接受初步的历史教育;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笔者剪辑了《紫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视频,呈现日寇残酷屠杀中国民众的血泪历史,强化了学生的爱国意识;教学五年级下册《鸦片的背后》一课,笔者剪辑了《林则徐》《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等相关视频,带领学生了解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现状。影视资源的引入,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书本上原本无言的图文资料生动了起来,使品德课堂涌动着思想的波涛,持续生发出了理性的思考。

拓展影视资源,更轻松地辨识宏大话题。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战争何时了》一课,笔者搜集了电影《兵临城下》《再见萤火虫》以及叙利亚难民潮的相关电视新闻,引导学生多层面地了解战争导致的死亡、流离、暴乱等危害,产生对和平的期待与坚定。同是教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一课,笔者重点利用《逃出克隆岛》这部电影,将其与学生学过的一篇语文课文《神奇的克隆》建立感知链接,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冲击,并由“克隆技术好不好”引发对“科技是把双刃剑”的反思。

另外,品德中心组的教师还着手以课例为基础,搜集、剪辑、汇编相应的影视作品,以服务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品德教学的高效推进。我们相信,将影视资源融入品德课教学,能在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时空,丰富学生课堂体验,生动育德方面发挥更为深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齐振国.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6).

[2] 赵月忠.例谈多媒体课件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

[3] 李兆君,李文.教师怎样进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学习[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