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的应用

  • 投稿Syua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157次
  • 评分4
  • 71
  • 0

文/吴建 林何木

摘要:现阶段技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得一体化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关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教学理念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文主要结合学校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过程,介绍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技工教育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学典型工作任务

一、现阶段技工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技工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过于陈旧、枯燥

很多技工院校使用的教材理论知识过多,教材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与现实技术的进步不能很好地匹配,导致现有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及模式过于陈旧,不能实现与现代的蓝领技术同步跟进。教材内容的岗位针对性太差,不能很好地适应技工学校学生的培养模式及方法。这就使得人才的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所培养的人才也难以适应岗位的技能要求。

2.培养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岗位技能和素养

大多技工院校对学生培养的主要模式还只是单一的依据课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领进行专业和技能训练,缺乏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3.教师专业技能及素质要求滞后

现行技工院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学科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对技工教育不熟悉,甚至不了解,技工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非常缺乏,导致技工教育并没有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一些专业课教师只是形式上的“双师型”教师,很少有专业教师经过系统的专业实践训练,普遍存在能力结构偏失的问题。

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在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尤为突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势必会渐行渐远,不能很好地满足对技能人才的有效培养,也不能为我国的制造业输送更多实用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提出

技工院校的教学改革呼声强烈,所以近年来,关于职业教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最初起源于德国,为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工作过程”的关键要素有:工作者、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设备、工作方法和工作产品。以德国布莱梅大学教授、国际现代学徒制创新研究网络(INAP)主席菲利克斯·劳耐尔(Felix Ptauner)教授为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派认为,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和经验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最近二十余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借鉴了德国的这种先进指导理念。但是这种理念得以推广主要是集中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而在技工院校的教育理念中还只是单一的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理念过于陈旧。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拉开了我国技工院校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改革的序幕。笔者主要结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介绍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结合近五年学校数控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笔者认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扎实下面几项工作。

1.确定本专业的职业岗位

经过广泛的调研,我们制定了数控加工专业的职业岗位表,见下表。

2.根据职业岗位调研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提取分析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提取典型工作任务的关键在于收集一定数量的相关企业专家在工作岗位中的经验与能力。从实践专家访谈会中,了解企业专家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及企业、行业的基本流程及技能要求,明确该专业在企业的各岗位中有哪些工作任务,岗位需要具备的哪些知识结构、岗位能力和岗位素质要求。再根据这些提取出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各课程建设的依据。当然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要有可实施性,从简单易行的工作任务开始,使学生在从事工作时能够有信心,完成工作后能够有成就感。

3.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要体现两个职业特色:一是要基于工作岗位来创建新的课程体系,二是要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内容。该课程体系的建立要通过深入相关企业进行职业活动分析(包括岗位、职责、知识、技能等),以培养岗位工作能力为教学目标,打破传统的学科制教学,重新整合,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把除文化基础课外的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训课等融合,创设生产型学习情境,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以达到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同类别的课程建设应体现差异性。主干课程建设要围绕数控加工行业对从业者的专业技术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支持课程建设以该课程对主干课程的支持程度为出发点明确教学内容,使相应的知识和基础技能达到支持主干课程的目的;其他课程的建设以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技能,使学生从事数控加工行业的技能与知识更加全面。

四、总结与展望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使教师、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为技工教育的改革带来希望。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于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把这项工程做好,不仅要打好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基础,还要做好实施这项工程的保障,即培养出一支一体化教学的师资队伍,因为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的首要条件是教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学习锻炼,学习并掌握典型、实用的教学案例,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尽管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相信经过技工教育者们不断地努力、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定会日趋成熟,从而发挥它在技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完成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凌静.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

[2]程宜康,吴景松.对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8(4).

[3]刘祥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械制造专业课程开发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1(11).

[4]张茂根.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创新人才[J].黑龙江教育,2005(9).

[5]关秀霞,高影.关于基于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应考虑的几个因素[J].中国科技财富,2012(16).

(作者单位:杭州第一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