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逆向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内容的多样性、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及时诊断与修正教学活动,因此是核心素养时代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选择的必然趋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有效实施逆向教学设计必须要遵循三个螺旋上升的阶段,第一个阶段确定学习目标,第二个阶段设计教学评价,第三个阶段实施教学活动。
关键词逆向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素养
教师不仅要学习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还要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1]。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课程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2]。针对泰勒教学模式低效问题而提出来的逆向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面向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突出了课程标准的引领功能,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很好的借鉴。因此,本研究将结合实践案例,试图回答逆向教学设计的内涵及价值、逆向教学设计如何有效运用等问题,以期为完善逆向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内涵
1999年,威金斯和麦克泰对当时盛行的泰勒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个共性现象,即在按照泰勒模式实施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而由于教学评价是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进行,这就意味着倘若预设的教学目标没能实现,便只能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匡正与修补。因此,威金斯和麦克泰对泰勒模式进行了反思与改造,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设计模式—逆向教学设计,其主要由三个阶段组成: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确定达成预期结果的证据—组织实施教学活动[3]。
从逻辑上来说,逆向教学设计本身内蕴着一定的目的或意向(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因而是合乎逻辑顺序的,之所以说它“逆向”,是相对于传统泰勒模式的顺序而言的。在逆向教学视域下,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因而其预设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并不是教师的行为目标。逆向教学设计认为教学活动必须仅仅根据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而展开,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之前,预先进行了评价设计,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此一来,教学评价便深度嵌入了教学过程,以“诊断-修正”的方式驱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形成“目标-评价-教学”的循环升华模式,不断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下面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和核心素养时代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来深入阐述逆向教学设计的价值意蕴。
二、逆向教学设计的价值意蕴
逆向教学设计是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选择,教师必须认识其价值、掌握其要求,并在实践中加以合理运用。具体来说,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实践中,逆向教学设计有以下四点价值。
1.从“文本取向”到“作者取向”: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海兰曾概括了英语写作教学的三种不同取向:文本取向、作者取向、读者取向[4]。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是以文本取向为主导的,教师并没有从学生的视角考量他们的真实境遇,学生也在“应付考试”“为了写作而写作”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表达自我的兴趣和动力,导致教学低效,甚至与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理念相悖而行。
逆向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传统的“应试”导向不同,其是以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英语语言素养的规定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其对应的正是“作者取向”。逆向教学设计中的英语写作教学,将英语写作视为学生根据现实生活情境来表达自我思想的机会。当学生不再将英语写作看成是应付考试,而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紧密结合时,势必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2.从“文本单一”到“元素多元”:丰富内容的多样性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大多以预先筛选审定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比如教材中的写作练习、考试中常见的文体案例等等。教师的讲解通常集中在写作技巧和套路上,导致写作内容过度单一且脱离学生运用英语的生活情境。学生除了机械记忆之外,难以将学习的内容与自我的个人经验相联系。
培育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赋予英语教学的时代使命。而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饱含着丰富的内涵,它既要求学生有充足的单词、句型储备,也要求学生有灵活运用、迁移的能力,更要求学生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解决具体的问题。根据逆向教学设计的理念和要求,当教师把培育学生英语语言素养视作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时,必然需要把相应的写作素材延伸到课堂外,扩展到生活中。
3.从“教师主导”到“师生互动”: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
以Buske等[6]、Onteru等[7]研究的15个基因以及肖红卫等[5]研究的40个基因为研究对象,在线进行分析。
4.从“评价滞后”到“实时评价”:发挥及时诊断与修正的功能
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评价通常位于教学的最后环节,甚至在一些英语教师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没有评价环节。教师在讲解完知识点、写作方法和技巧后,要求学生完成一篇相关的英语作文,而关于学生写作情况的分析和反馈,往往要另行安排课时进行。因此,泰勒模式教学脱节及效率低下的典型弊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逆向教学设计要求将评价环节提到教学过程之中,根据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实时进行。比如,在系统讲解完有关心情的单词、句型之后,即刻让学生相互表达他们当时的心情状态,并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给予夸赞。由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障碍得以及时被诊断与修正,保证了预期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
三、逆向教学设计的步骤
从逻辑上来说,逆向教学设计及其实现的全过程是聚焦于特定主题,使用特殊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达到目标的过程。因此,逆向教学设计的运用应分为“目标确定-学习评价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三个阶段。本研究结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从逆向教学设计运用的三个阶段出发,对逆向教学设计的运用做具体的阐述和分析。选择的案例内容是北师大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5HelpingEachOther的写作练习。写作主题是:描述我所经历的最特别的一天。写作练习的背景资料是一个关于福利院里的孩子Emma喜欢的歌星来到院里陪孩子们度过了特别的一天的故事。
1.阶段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学习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是通过学习后需要达到的效果和标准。在一定意义上说,逆向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是学科素养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微观化。因此,学习目标的确定必须要建立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逆向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把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转变成为问题的形式,从而探究重要观点,旨在促进学生的理解。
在本案例中,参照英语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理解方式陈述等要求,结合本单元课文的行文特点,可以制定如下学习目标:第一,阅读写作要求,明确写作要点;第二,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找出写作任务所需的单词、句型等语言支持,丰富自己写作的语言表述;第三,根据自我的亲身经历,描写自己最特别的一天。
2.阶段二:学习评价的设计
学习目标确定后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确定学生经验,获得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在逆向教学设计中,学习评价标准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引导学生学习,进而确定学生是否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标准和依据,是逆向教学设计的第二个关键阶段。这里的学习评价设计包括整体性设计和细分规则的制定两个部分。前者规定了总体性评价指标,是一种相对抽象的指标;后者是评价的细分指标,相对来说更加具体。
在本案例中,根据确定的学习目标,可以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具体评价活动:第一,要求学生在阅读写作任务后列出具体的写作要点。先让学生相互交流补充,然后集体核对。第二,基于写作要点与文本信息,引导学生自行选择相关的表述语言。头脑风暴式的说出各种表述语言,直到补充完整。第三,学生进行写作,期间教师提醒容易出现的问题。写作完成后,各学习小组指派一名学生做集体展示,分别给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以及具体的完善方案。
3.阶段三:教学活动的实施
确定了目标和评价体系,逆向教学设计运用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实施。根据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和逆向教学设计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逐步展开教学活动。
第一,创设真实情境,引出写作话题。可以通过PPT呈现学生去植物园游玩的场景。
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全面掌控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内容、写作方式和写作进度,学生的根本任务则是原原本本地接收与内化这些知识与方法。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不深,甚至没有参与的时间和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没有了参与的欲望和意识,英语写作教学演变为教师机械的单向灌输行为。逆向教学设计重拾学生学习的过程维度,将教学评价嵌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时给予评价与反馈,并顺势调整教学的进程。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方式主要有问答、讨论、表达交流等,这使得原本满堂灌的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交往的智慧行动。
第三,要求学生列出写作要点,学生相互交流后,集体核对。本次写作教学要求的题目是:ASpecialDay。要点是:(1)哪一天是你觉得特别的日子;(2)那天发生了哪些事;(3)你的感受;(4)60词以上;(5)时态为过去时;(6)按时间顺序描述事件。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要保证作文符合题意,不遗漏写作要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偏题或要点不全的常见问题。
第四,引导学生选择相关的表述语言并进行诊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背景文本,找出与前三个要点相关的表述语言;学生与学习小组成员进行交流,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说出各种表述语言,使可能用到的表述语言尽量丰富、完整。
第五,学生进行写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六,学生完成写作,选择部分学生做集体展示,分别给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文章。
四、对逆向教学设计的反思
逆向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有重要价值,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挑战。一方面,对教师评价素养的挑战。在逆向教学设计中,学习目标确定后的关键就是学习评价标准的进一步明确,这不仅关系到目标的实现程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和内容的取舍。也就是说,总体性评价标准的设计和细分化评价规则的制定对教师的评价能力或评价素养提出了挑战。遗憾的是,逆向教学设计给教师评价素养带来的挑战一直被忽视,甚至成为影响逆向教学设计运用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另一方面,对教材的依赖明显。在逆向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中,对教材依赖现象严重且难以纠正。本质上来说,这种依赖性既是由于教学实践中的惰性导致,又缘于教师对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分解能力的缺乏。总之,在教学实践中,逆向教学设计及其运用需要教师从观念、能力和具体策略等方面进行整体性变革才能实现,这种整体性变革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等多个主体进行整体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