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学教育需要以中华人文精神的传递为主。树立正确的文化认知观,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将传统思想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人文精神的关键。与此同时,国学教材更应注意以趣味性与实用性有效结合的方式,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国学教育;国学教材;儒家人文精神
一、国学教育应以儒家人文精神培育为主
1.从学理性角度来看,国学的主体是儒学。在传统国学内容中,“经史子集”中“经”的内容和地位要明显高于其他三类,而“经”中主要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经书自先秦时期初步形成,至汉代形成“五经”,并产生今古文之争,已成为当时社会整合、国家凝聚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此后,东汉形成“七经”,唐代成“九经”,至宋“十三经”,已基本完成内容的扩充。在此过程中,经学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和强调。相对而言,其他学问如史学,至魏晋时期始得以发展;子学则一直属于附庸地位;文学更被斥为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而释老之学,则是士大夫在兼济天下的理想难以实现后的精神庇护,更不能成为主流。相对而言,儒学的强大生命力,使其延续了千年而不衰。与此同时,儒学又具有极强大的吸纳和包容的胸怀,在魏晋玄学、隋唐佛教的不断冲击下,依然能够顽强固守其核心精神,并能吸收其他学说的先进之处,最终达到宋明理学的高峰。儒学在外族入侵后往往能够以其普世性的价值观对其进行同化,吸纳新民族的积极进取精神,成为大一统得以维系的精神锁链。虽然儒学作为一种学问在明清以来,逐渐成为思想进步的障碍,但这丝毫不能掩饰儒学的强大渗透力,及其在民族人文精神塑造上的作用,儒学业已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源泉。因此,谈及国学教育,首先要认清儒学在传统国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2.从教育角度看,传统的国学教育所教授的内容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因此若谈对传统国学教育的传承,理应将儒学放在重要地位。当前,国学基础教育简单地将“三百千”等启蒙读物作为主要内容,此类内容虽然具有凝练的概括性,易于诵读和传播,但在儒学内涵的理解和阐发上明显不够深刻,在思想上缺乏深度,甚至有许多不合时宜之处。其问题的关键在于所谓的国学启蒙教育,并没有将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进行吸纳,更没有把握住传统儒家教育理念的精髓所在。早在周代的国子教育中,便将“六艺”定为必修,《周礼·保氏》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的礼乐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洒扫应对开始,贵族子弟便需将礼乐的概念植入到成长的历程中,这在教育中属于重中之重,因此放在首位。其他如射、御乃是对体魄的强健;六书是掌握文化的钥匙;九数是对人文教育的补充。从整个“六艺”的教育中可以看到,周代对国子的教育是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而到了束发的年纪,相当于现在的初中阶段,则“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所谓“大学”,即是《礼记·大学》篇中“三纲八目”之道。这种大学之道,实际上正是儒家教育的人文精神所在,简单来讲,即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全天下,都有一份担当和责任。这种精神传承千年,直至明清仍被士人奉为圭臬。而当前的国学教育,对儒家人文精神的理解和传承明显不够,往往看重外在形式,而忽视内在精神。只有理解传统儒家教育重视什么,才能把握当今国学教育的缺失何在,由此就不会简单地将国学等同于“三百千”的启蒙教育。
3.从现代社会需求角度看,国学教育中需要填补儒家人文精神的缺失,以及对儒家人文精神的弘扬。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人的精神生活为金钱所束缚,价值观失衡、道德败坏、腐败滋生等现象层出不穷。如何解决这些阻碍中国崛起的内部问题,是社会乃至个人的当然责任和义务,更是基础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需要从传统儒家文化中寻找理论源泉。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中提到的几个概念,无不与儒家相关,可见习近平同志所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呈几何增长的时代,书籍已经不再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低营养的资讯快餐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往往贴上低俗、庸俗、恶俗的标签。打开网络、电视等媒体,低俗的娱乐节目,毫无底线的恶搞,层出不穷的腐败事件,令人不得不呼吁“救救孩子”,还孩子一片纯净的天空。面临当今的文化环境,试想又有几人能够坚守古人为我们构筑的精神壁垒?因此,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儒家思想中提炼精华,发挥出儒家人文精神的作用,以此塑造富有正能量的文化软实力,构建出符合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才是我们当前国学教育中的首要任务。
二、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儒家人文精神
1.应该树立正确的儒家认知观,对儒家人物、儒家思想、儒家精神有正确、科学、客观的认识。儒家在先秦属九流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杂、农、纵横、小说)之一,其代表人物为孔、孟及其门弟子。至汉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家,已与先秦儒家有很大区别,而在汉代以后,儒家之名已不复存在,所留存的仅是儒术与儒家思想。与诸子百家同起而共鸣的儒家虽然消逝,但儒家的精神和学说却得以流传和发扬,儒家思想渗透在汉代以后士人文化的方方面面。魏晋时期的玄学家,即多从儒学入手,如何晏、王弼,多是玄儒兼擅,隋唐以后的士人,更是三教合流,至宋代理学家,虽然被称为“大儒”,但实际已非单纯儒家,而是融汇释老,但其思想主体仍是儒学。
相比于儒家思想,儒家人文精神则是更高层面的内容。这种精神不能简单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概念来概括,而是一种千古士人共同追求的精神理念,是一种日渐渗透入民族文化主体的核心价值取向。如儒者的雅量、待人的宽厚、处世的清正、性情的涵养等,皆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因此,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儒者,应该是以儒家人文精神为追求,以儒家学说为主导思想的古代士人,而不是单纯的先秦儒家孔孟一类。对于初高中学生的儒家认识教育,应该明确先秦儒家与汉代以后儒者的区别,更应该明确儒家、儒学与儒家人文精神的层次递进。
2.分清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和糟粕,注意区分有益和有害内容。一种思想的产生必定伴随时代印记,一个人虽然可以超越其时代所有人,但仍不能超越其时代,以当代眼光看,即便儒家典范之作如《论语》中,自然也有许多不合时宜之处。如何认识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和糟粕,是国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关键,而其中的枢纽在于正确理解古人思想。正确理解古人思想,首先要明白古人所说为何意,这就对国学教师提出基本能力上的要求,诸如对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等小学和文献学常识,皆须有一定的了解,方能明确古人所讲为何意,才不会以己意揣度古人之意。例如,《论语·泰伯篇》中孔子的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2],就可以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倾向。读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表示孔子具有民主思想;读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表示孔子具有专政意识。事实上,从孔子所谓“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3]“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5]等对“民”的表述来看,以及同时代老子对于民的态度,即可知道当时的知识阶层对于“民”,就是一种蒙昧、无知、盲从的认知。这是时代所产生的局限,无须为儒家做辩解。认清此点,就会客观公正地看待儒家及其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在国学教育过程中,同样也没有必要讳谈其糟粕,教师应该起到主要的引导和修正的作用,同时也应当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判断和取舍的能力。
3.将儒家人文精神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所有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尤其是国学中的儒学思想,其学理性内容以及相对刻板的人物性格和精神气质,往往受到学生的排斥。这就需要注意将儒家思想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同时,要将儒家中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先行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之产生兴趣,进而对其有深入了解的愿望。孟子讲“尚友古人”和“知人论世”,想要了解儒家思想文化,首先要了解儒者,与儒者成为朋友。在众多儒者中,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将这些个性进行放大,进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往往能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例如,孔子的性格如何?他平时都喜欢吃什么?他最喜欢的人是谁?最讨厌的人是谁?通过阅读《论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到答案。在“二十五史”的史书中,大多都有《儒林传》或《道学传》,其中许多名人都有一两条著名的故事,从这些小故事入手,使学生知道这个儒者的事迹,进而将其故事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渗透给学生,是国学教学中的一种思路。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关于儒家的影视剧或富有正能量的视频,作为辅助手段进行利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环节。当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以牺牲知识性为代价,要主次明晰,与其通过一堂课让学生记住一个“丧家狗”的孔子形象,不如让学生明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6]的意义。
4.人文精神的渗透需加强教师素质的提升。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此语虽指领导者而言,但对于教师同样适用。教师道德沦丧成为近年频频出现的热门话题,这不仅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纯洁问题,还关系到学生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还要注意道德培养,尽量做到以身作则。儒家思想中的优秀内容,首先要在教师心中激起波澜,引起共鸣;否则,单纯的填鸭式教学,往往使师生俱疲。学生在教师讲授儒者精神的同时,会不自觉将教师的言行举止与之对比,当前基础教育之所以在德育层面难以开展,主要在于教授者道德水平的退化。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德育已经极度匮乏,在学校中仍不能受到良好的熏陶,要想其具有极高的人文素养恐怕如缘木求鱼。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教师角度加强人文精神层面的培养,成为国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渗透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国学教材中儒家人文精神的渗透
1.以“故事为主,道理为辅,思想补充,精神激励”作为整体的编撰原则。在国学教材中关于儒家部分,多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故事作为课文,以故事为主导,引入所要表现的主题。例如,以《世说新语·德行》中王祥事母的故事,以及《晋书·王览传》中王览友悌的故事介入,阐发儒家传统的孝悌思想。两则故事简单易懂,字词难点少,学生易于把握。在此基础上,将传统孝悌观念进行渗透,如《孝经》中的内容,孔子、曾子关于孝道的阐发,可作为辅助环节,使学生对孝道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将儒家的孝道思想,通过“扩展阅读”再次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现,最后将孝道与实际生活联系,激励学生对父母的孝敬意识,达到精神教育和道德感召的目的。
2.通过“课后环节”的辅助,对语文教学进行补充。课后环节相当于语文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但其中应包含文化常识的普及与知识储备的扩充。对于博通的儒家文化,有限的几篇课文必然难以进行全面的展现,课后环节弥补了此项不足。一方面,将语文教学中的固定环节如字词、句式、翻译等移植到国学教材中,使之成为完整的文言文阅读形式;另一方面,不拘泥于语文教材,多填充扩展性习题,如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对其中涉及的人物、成语、概念、名词以课后练习的形式进行补充。填补文化史常识,让学生在课后实践环节中,将儒家以外的国学精华进行吸收。在课后习题的内容选择上,需注意结合中高考文言文阅读大纲及题型,令教师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复习和练习文言文阅读的过程。因为当前国学基础教育的开展,尚缺乏专业的国学师资,基本仍是语文教师独挑大梁,日渐增加的新内容和不断压缩的课时之间的冲突,已成为语文教师最为头疼之事。将国学中的内容,以文言文阅读题型的方式呈现,能够有效地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这种做法能够使国学基础教育避免成为应试教育下的附庸。
3.在教材编撰中,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儒家人文精神内容丰富,其中诸多概念如孝悌、忠恕、仁爱、民本不仅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还是儒家思想中的基础性概念,而且在实践层面易于操作。而其中的中庸、心性、天命等概念极具哲学思辨意味,是儒家人文精神中的深层次内涵的体现,对于国学初学者来讲较难把握。因此,国学基础教育中儒家人文精神的渗透,需要掌握儒家观念演变的历史脉络,以及儒家思想观念由浅入深的过程,即在教材中需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宋代朱熹就曾说过读“四书”的次序应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8]。同样道理,国学教育也要强调先后次序,如孔子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9]在君子的道德中,最根本的是孝悌,而孝悌是通往仁的阶梯。按照历史时代划分,通过对古代几位典范人物故事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孝道的具体表现,并在课后环节将孝道的发展演变,进行简单的勾勒,能够全面理解儒家的孝道思想。其后,可依次将“忠义”“仁爱”“民本”等概念作为单元主题渐次加深,而对于其中较难理解的心性诸问题,则点到即止,待学生具备一定认知能力后再进行深入探讨,这样的介入模式也符合基本的教育学规律。
总之,面对当前国学教育的诸多困境,如何找到既符合当下师生需求,也不违背传统国学的发展理路,同时又不沦为庸俗性质的国学普及的教育路径,乃是需要多方努力和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对于儒学人文精神在国学教育中的渗透,以及儒学人文思想在《国学》教材里的体现,只是一种基础性的工作和尝试,希望得到广大国学爱好者和国学教育者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