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在对比中明晰——《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文本细读

  • 投稿卿卿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88次
  • 评分4
  • 64
  • 0

王清

(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中心初级中学,225805)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个体——不同的生命质态、不同的追求幸福的方式,但他们最后一起携手走向了未来,走向了光明,获得了幸福。作者这样创设人物构划故事,不仅是人物刻画情节发展的需要,也不仅是为了使童话故事更加精彩,更是为了在对比中明晰主题。

一、两种对比:

不一样的生命质态和生命追寻

(一)不一样的生命质态

虽然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都渴望幸福,向往未来,但他们的生命质态是很不一样的。

1.盲孩子的生命质态。

(1)无望。

盲孩子的生命是无望的。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看不见朝晖夕阴、野芳佳木,于他而言,世界没有朝暮之分,也没有四时之别。他的世界里永远没有光亮与色彩,不知道什么叫光辉灿烂,也不知道什么叫姹紫嫣红。他所能拥有的只有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没有来处,也没有去处。如果没有亲身经历那无望的黑暗,一个明眼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人们无法真正想象盲孩子究竟过着什么样的日子,也无法真正理解他的黑色世界。盲孩子的眼前,仿佛什么都有,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这种给人希望,却又永远没有希望的希望,是最让人失望的;盲孩子什么都想看见,却又什么都看不见,永远是那么的深不见底,这是最为可怕的事情。因为真正的可怕,不是强大,不是高远,不是深奥,而是看起来无法预知的一切,哪怕是浅浅的小溪。在盲孩子的眼里,世界是幽远无边的、无望的;自身是渺小的、无助的。

(2)孤独。

正因为无望,所以盲孩子渴望朋友,渴望理解,然而“他无法亲近别的小伙伴,只能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说笑嬉戏”。

如果说无法感知世界,使他强烈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无助和孤独的话,那么,“身处闹市”却“无人问津”的残酷现实,更使盲孩子深深地体会到与他的年龄和社会阅历极不相称的“无言独上西楼”的寂寞和“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孤独。然而,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孤独却又是无人能够理解的。

(3)无奈。

现实存在虽然无情地隔断了盲孩子的生命世界,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不想追寻美好的生命。相反,他不但向往,而且迫切地追求着。他喜欢听“鸟儿黎明时的叫声,春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连蜜蜂扇动翅膀的声音他也很喜欢。”当命运之神禁锢了盲孩子的视觉自由时,盲孩子就把他的双耳延伸向更远处:他是那么喜欢听大自然的声音。然而,大自然的声音再美妙,也无法排解那无边的寂寞与孤独,无法改变那现实的处境,于是,他常常自言自语地无奈地慨叹:“谁跟我玩儿呢?”

2.影子的生命质态。

(1)没有人生自由。

影子对盲孩子说“我永远跟你在一起,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看起来,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其实,只要稍加思量便可明白,影子是没有自由的。它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它必须天天和盲孩子在一起,须臾不能离开。

(2)没有独立自我。

有亮光才有影子,没有亮光便没有影子。影子是无法主动地把握自我的。即使是有亮光时,影子出现了,它仍旧没有独立的“自我”,因为它“像黑夜一样黑”,“有一双黑眼睛”。

(二)不一样的生命追寻

无论是无望、孤独、无奈的盲孩子,还是没有人生自由、没有独立自我的影子,虽然他们的生命质态不同,遇到的困难不同,但他们都追求幸福生活,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只是他们追求幸福生命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

1.不同的外在支持。

影子对盲孩子说,“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从“光明”是“影子”的母亲这一点来看,影子的母亲显然已从黑暗的现实中走出来,并拥有了灿烂的未来。生活经历使她明白如何追求生命,追寻幸福,于是,她才让她的孩子到盲孩子的身边,去陪伴他。因为她深深地知道: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帮助别人获得幸福,才是自己获得幸福的最佳途径。也就是说,“光明”不但是“影子”的母亲,更是“影子”的精神引领。

而盲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影子出现之前,他是没有任何依靠,任何支持的。他是个盲孩子,生活在“没有光亮,没有色彩”的世界里;他没有朋友,“他无法亲近别的小伙伴,只能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说笑嬉戏”。他觉得自己仿佛是个多余的人,没有任何朋友支持他追求幸福。在他的友情世界里,同样“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仿佛没有亲人,似乎天生就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来,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的孩子。他是否应该追求幸福生活,能不能追求,又该怎样追求,这些,根本无人关注,更不要说有人给予他爱的关怀了。他的世界因为缺少阳光、缺少亲情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

生活在如此的世界里,盲孩子对生命的追寻当然有别于影子。盲孩子独自一人追求幸福生活,是十分脆弱,甚至是凄凉、悲壮的,然而也更是坚决的,只要命运给予他追求的机会。

2.不同的精神状态。

影子“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它诞生于“光明”,光明就是它的母亲。它从一开始就知道只要自己好好努力,便能像它的母亲一样走向光明,获得幸福。它的未来属于光明,它对幸福生命的追求是一定能够成功的。这一点,从来到盲孩子的身边时,它就已经知晓了。于是,它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不但如此,它还知道如何追寻幸福生命,使自己走向灿烂的未来。所以,当它来到盲孩子的身边时,它十分快乐。它“轻轻地”对盲孩子说,“我跟你玩儿”。它说话的声音“很好听,也很和气”。它不为自己没有独立的形体而难过,它高兴地对盲孩子说“我长得和你一样”,甚至它毫不避讳自己的现实窘迫——它像黑夜一样黑,它还有一双黑眼睛。更重要的是影子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它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多么大的价值——它在帮助别人追求生命幸福的同时,也在成就着自我。所以,它告诉盲孩子说“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时,影子“觉得无比幸福”。

而盲孩子就很不一样了。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和色彩,也没有朋友,更重要的是暂时还看不到生命的希望,因此,他是孤独、寂寞的。尽管如此,他仍旧没有放弃对幸福生命的向往。他没有对自己说真没意思,也没有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它对自己说“谁跟我玩儿呢”,这说明他没有对未来失去信心。尽管他没有找到什么好的方法,他还是“常常自言自语”谁跟他玩儿。

3.不同的追寻方式。

影子对幸福生命的追寻跟盲孩子的最大不同,在于影子是主动追寻而他求,而盲孩子却是被动等待而自求。这当然是由它们不同的处境所导致的。不过,他们对追求幸福生命的不同的理解方式,才是他们最大的不同。

影子因为有明确的方向,有正确的引导,有强大的支持,未来是可以预见的,所以它追求幸福生命时,心情十分快乐;而盲孩子几乎一无所有,未来不可以预见,所以他追求幸福生命时,自然十分孤独、寂寞、忧郁。看起来,这是由于不同的生命境况使然,实际上,这是由于他们对“幸福生命”的不同的哲学理解而导致的。盲孩子追求幸福生命,主要倾向于企盼“外援”,“外援”不得才转向自我而内求。他在追求幸福生命时,常常自言自语的一句话是“谁跟我玩儿呢”。这句话不难理解,它很是明白地告诉人们没有人和他玩儿的现实。然而,他的潜台词却是:“我想‘玩儿’呀,可是没有人跟我玩儿呀!”如果再深一步地说,就是:“我想要幸福生命,可是别人没有给予我啊。”一句话,他对幸福生命的追求是企盼“外援”不得后的内求,而暂时没有追求成功的原因自然是“外在”的。

而影子却不同,它一开始就没有从自身着手,它没有十分功利地想着怎样通过自我奋斗让自己尽快拥有人的外形和幸福生命。它采取的方法是快乐地来到盲孩子的身边,幸福地陪伴盲孩子。他以为这样才是对幸福生命的最好追求。因此,如若影子处于盲孩子的境况的话,也许它常常对自己说的话,该是“今天,我准备和谁玩儿呢?”

二、在对比中明晰主题

金波为何要刻画“盲孩子”和“影子”两个不同形象?仅仅是童话写作中故事创构的需要吗?不,作者这样做,更是为了把两个有着不同生命质态、不同追求幸福方式的生命个体进行对比。对比不是为了说明谁对,谁错,也不是为了褒扬谁好、贬抑谁差,而是为了明了、清晰、浓郁某种思想、某种情思。作者将“盲孩子”和“影子”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明晰主题。

先看作者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在盲孩子的生命哲学里,幸福生命来自于自我奋斗,更来自于别人的给予。他的生命哲学观是被动等待而自求;而影子却认为幸福生命来自于自我奋斗,但更来自于给予别人、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很显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哲学观,但他们并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高下之别。就盲孩子而言,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选择被动等待而自求,无可厚非;影子基于自己特殊的生命语境,选择主动追寻而他求,也同样值得肯定。

再看作者是如何明晰主题的。

作者无意于评价两种生命哲学观谁对谁错,谁好谁坏,他把更多的笔墨放到了在影子的影响下盲孩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上。作者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为了在差异对比中,引领人们思考生命、明晰主题。在影子没有出现之前,盲孩子也“喜欢听鸟儿黎明时的叫声,春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连蜜蜂扇动翅膀的声音他也很喜欢”,但是“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后来,影子出现了,影子“带着他去牧场听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还攀上山坡去采摘野花野果,走过小木桥去听潺潺的流水声”。同样是大自然的声音,同样的喜欢,为什么先前盲孩子的日子是寂寞的,而现在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这是因为影子的到来唤醒了他对幸福生命强烈的渴望。他看到了希望,所以“他很快乐”。

而且,起先是影子“常常牵着盲孩子的手”到大自然中去,也就是说是影子主动给盲孩子带来了快乐。那么后来呢?后来,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甚至“每当听到人们这样夸赞他的影子”时,盲孩子总是主动告诉人们:“它不只是我的影子,它还是我的朋友”。这说明,盲孩子在发生着改变。

盲孩子终于知道如何追求幸福生命了,他的人生充满了快乐、幸福与希望。至此,他的生命质态发生了质的飞跃。事实上,他已经不是起先那个被动等待而内求的盲孩子了,他已经知道如何主动追求幸福生命了。

能够用自己的生命唤起别人的生命觉醒,这不正是影子别样的追求所结出来的硕果吗?还有什么比看到别人因为自己而重生而更让人快乐的事呢?因此,此时最快乐、幸福而充满希望的,不仅仅是盲孩子,更是影子!

这大概便是这篇童话通过差异对比而要明晰的主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