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流感疫苗接种干预在流感疾病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74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两组,各37例,一组开展常规接种管理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开展强化接种管理,应用症状自评量表、依从量表对疫苗接种配合情况进行评估,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统计两组儿童流感发病率。结果:观察组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依从性评分低于对照组,觀察组儿童在1年内流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差异明显。结论:流感疫苗接种干预后强化管理,可使儿童接种时的配合度有效提升,更好预防流感传播。
关键词: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疾病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是指感染流感病毒后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传播速度快,一旦流感爆发,会造成多种严重后果,甚至会造成死亡。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有效控制流感的发生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接种流感疫苗是现今临床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但是并非所有人群接种疫苗后均可获取终身免疫,部分儿童接种疫苗后也会出现相关风险事件[1]。因此,做好疫苗接种后管理工作,保证流感接种干预的有效落实,方可有效预防流感疾病传播流行。因此,本文主要探析流感疫苗接种后强化管理的实施效果。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接受流感疫苗接种儿童74例作为研究对象,家长均自愿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期间家长全程陪同;以数字表法分组,共分为两组,各37例,命名为对照组儿童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15±1.26)岁;命名为观察组儿童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7.09±1.44)岁;两组间儿童治疗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期间均接受常规管理,接种前,由护理人员对儿童身体状态进行评估,明确儿童的疾病史、家族史、禁忌史进行收集了解,核对接种疫苗的批号与种类,检查疫苗有效期与包装完整性,全部确认无误后。接种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接种后,告知儿童家长相关注意事项。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管理基础上,加强管理力度,具体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接种前向儿童及家长播放流感疫苗接种宣传片,发放印有图片与文字的流感疫苗接种手册,使儿童与家长可对疫苗有基础认知,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协助家长作为安抚工作,使儿童对流感疫苗的接种恐惧感有效减轻,减少儿童的抗拒行为。可通过与儿童对话,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实施接种操作。在接种后,也需以口头方式、肢体抚触等给予儿童鼓励与安抚[2]。③密切观察:让家长带领儿童在休息室内观察15~30min,确认儿童无不良反应发生后,方可待孩子归家。儿童若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给予对症处理,若接种后出现肿胀、局部疼痛、硬结等反应,应指导家长进行局部冷敷处理,告知儿童归家后若上述症状均未改善,2d后可转变为局部热敷。接种后应嘱咐儿童多饮水,多休息,禁止剧烈运动。
1.3观察指标
(1)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以1~5分进行评估,分值越低提示负性情绪越轻;(2)以Morisky依从性量表对儿童接种过程中的依从性进行评估,以1~8分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提示依从性越高[3];(3)随访调查两组儿童在接种流感疫苗后1年内流感发生情况,对比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描述;计数资料:行χ2值检验,百分数描述,P<0.05,提示统计差异明显。
2.结果
2.1疫苗接种配合度对比
与对照组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更低,依从性评分更高,两组间比较P<0.05,可见明显差异。
2.2流感发生情况统计
观察组2例儿童出现流感,发生率为5.41%,对照组8例儿童出现流感,发生率为21.62%,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差异明显。
3.讨论
以往,我国疫苗接种管理工作并未得到重视,很多接种者只是对儿童家属进行口头宣教,家属对疫苗接种的相关事项与风险均毫无了解,接种后依从性较差,导致疫苗接种后风险事件频发[4],且流感预防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我院通过深入探索,将疫苗接种管理方案的逐渐完善,加强疫苗接种前的健康宣教,儿童的心理疏导,做好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监护,可消除负性心理情绪,提高儿童接种依从性,有效提升儿童疫苗接种时的配合度,保证流感疫苗接种的有效开展。接种后注意事项与处理办法的告知,可使儿童家长在接种归家后也可对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5],以免因接种后处理不当,导致疫苗无法发挥流感防治效果的同时,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率。本组研究证实,加强管理力度,可提升儿童接种期间的配合度,更好开展预防工作。
综上所述,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期间强化管理力度,可保证疫苗接种工作的顺利完成,提升流感的预防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