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呼吸道疾病常发难控的原因探讨

  • 投稿愚一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956次
  • 评分4
  • 64
  • 0

董志刚/ 山东大禹药业集团技术总监

病毒性疾病中圆环病毒II 型(PCV-2)虽然本身致病力不强,但可以显著破坏脾脏和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数量下降,造成免疫抑制。从而继发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疾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本身就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后可以产生病毒血症,除引起繁殖障碍外,尚可引起全身淋巴系统,特别是肺脏巨噬细胞的破坏,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促进了包括肺炎支原体、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感染。

猪呼吸道综合征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环境、应激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以生长速度降低、食欲减退、咳嗽、呼吸困难为特征。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病程一般较长,如果治疗不及时,大多会并发或继发其它疾病,从而加重发病猪群的临床症状,造成极高的死亡率,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一、发病原因

造成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体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两大类:传染性因素和非传染性因素。传染性因素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和寄生虫等,非传染性因素包括温度、有害气体、灰尘异物、猪群密度等。其中传染性因素大多出现并发或继发感染,给诊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呼吸道综合征中传染性因素有原发性感染包括病毒性如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细菌性感染包括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气喘病以及寄生虫感染的附红细胞体病和弓形体病;继发感染一般包括副猪嗜血杆菌和链球菌。

根据目前我国养猪场现状,几乎所有猪场都存在以上的病原体,很难清除。病毒性疾病中圆环病毒II 型虽然本身致病力不强,但可以显著破坏脾脏和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导致淋巴细胞数量下降,造成免疫抑制。从而继发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疾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本身就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后可以产生病毒血症,除引起繁殖障碍外,尚可引起全身淋巴系统,特别是肺脏巨噬细胞的破坏,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促进了包括肺炎支原体、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感染。

猪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麻痹和破坏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破坏了呼吸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使得细菌性病原体严重继发感染;另外,肺炎支原体干扰肺脏局部的免疫应答,使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促进了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的感染,加重了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造成的损失。伪狂犬病可造成猪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干扰了机体的免疫力。圆环病毒II 型和肺炎支原体单独感染只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和病变,如果两者混合感染,就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和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一致的呼吸道病症状和病变;附红细胞体、弓形体属于条件性发生和流行,多在感染圆环病毒、蓝耳病毒等病毒或者阴雨潮湿季节和发生传播和流行。

应激因素如猪群密度过大、断奶应激、有害气体过多、天气变化引起的温差过大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综合征,病猪在药物的辅助下会逐渐康复,一般死亡率不高。

二、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生于1 3~ 1 8周龄的育肥猪, 6~ 1 0周龄的保育猪近年来也成多发趋势。发病率为25% ~ 60%, 病死率为5% ~ 10%,日龄越小的猪病死率越高。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在秋末、冬初和早春发病率最高。应激反应可显著降低猪的抵抗力,促进感染的发生,可以发生于任何阶段,湿度过大、过度拥挤、空气流通不畅、质量不良等均可造成应激发病,但最常见的是断奶、转群和混群应激,抵抗力下降时发生感染,经过长短不一的潜伏期,就可表现出症状。

三、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多呈腹式呼吸、气喘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症状。急性发病的猪体温升高,可突然死亡。大部分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病猪生长缓慢或停滞,消瘦,死亡率、僵猪比例升高。哺乳仔猪以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较高;生长育肥猪表现为发热,随之出现咳嗽、采食量下降、呼吸负担加重或呼吸困难。如饲养管理条件较差,猪群密度过大或出现混合感染,发病率和临床症状更为严重。

四、剖检变化

所有病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主要病变集中在肺部和淋巴结、肺部萎缩、坏死,有橡皮肿、淋巴结肉变。6~ 10 周龄的保育猪剖检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淋巴结的广泛肿大,肺出血、橡皮肺和花斑样病变呈斑驳状到褐色,个别肺有化脓灶,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些病猪有广泛性多发性浆膜炎主要表现在胸腔、腹腔很多纤维蛋白渗出,并造成粘连,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相类似,除肺部出现病变外,小部分病猪可见肝肿大出血、淋巴结、肾、膀胱、喉头有出血点,部分猪出现末端紫色。1 ~ 3 周发病的哺乳仔猪剖检可见心、肝、肺有出血性病变。

五、预防与治疗

该病病因复杂,病猪一般预后不良,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1. 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在母猪分娩前按计划完成猪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等的注射工作,使母猪处于较高的免疫状态,为初生仔猪通过母源抗体形成天然被动免疫打下良好基础;给仔猪接种猪喘气病疫苗,可在仔猪1周龄和3 周龄时各注射支原体灭活疫苗2 ml,以提高猪群免疫力。

2.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尽量减少仔猪寄养,避免不同来源的猪只混群。

3. 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做到同一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缩小断奶日龄差异,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须经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能对控制本病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简单而又最重要的控制呼吸道病的措施之一。

4. 防止霉菌毒素对饲料的影响。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可使畜体产生免疫抑制,使猪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弱。所以要经常检查饲料质量,对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必须废弃,避免因小失大,对于受轻度污染的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或防霉剂,保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

5.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与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可有效地控制猪呼吸道病,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比只用药物预防更为有效。

6. 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越多,呼吸道病的发病率越高。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使猪群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洁净的环境,会大大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7.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保持干净卫生的猪舍环境。加强猪舍通风对流,保持舍内空气的新鲜度,降低氨气浓度,从而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注意控制好舍内的温度,做到夏天防暑降温、冬天防寒保温,尽量使每天早晚的温差不要太大,分娩舍和保育舍要做到猪舍内小环境保温、大环境通风。

8. 药物保健预防和控制。由于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是由细菌、病毒和支原体混合感染的结果,要把控制该病的重点放在药物的保健上,保健药物要选择抗病毒中药和广谱的抗生素的药物组合。在母猪分娩前、后各1 周的母猪料中;仔猪断奶前、后各1 周的仔猪料中;后备母猪每月一周,喂至配种;6 ~ 10 周龄、13 ~ 18 周龄墙发生前,连续2 周进行一下方案做药物预防保健:每吨饲料添加黄连解毒散或麻杏石甘散1 000 g、酒石酸泰乐菌素100 g、金霉素300 g、阿莫西林500 g 或黄连解毒散或麻杏石甘散1 000 g、氟苯尼考100 g、酒石酸泰乐菌素200 g、强力霉素400 g ;对预防治疗各类细菌、病毒和支原体混感引起的呼吸道综合征有明显效果。

六、小结与讨论

由于PRDC 的发生既有感染因素,又有饲养管理及猪舍环境以及应激的因素,所以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防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是猪场控制呼吸道综合征的法宝。呼吸道综合征大多和肺炎支原体有关,肺炎支原体可以在保育舍内缓慢传播,这种传播是可以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来减轻或控制的。比如良好的通风和保温以及降低饲养密度,加强卫生消毒等,就会减少肺炎支原体的发生和传播机会,就会大大降低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病率。

疫苗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但呼吸道综合征的防控不能完全依靠疫苗,因为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疫苗能解决的,疫苗的保护率也不可能达到100%。特别是对于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征之类的疾病,更难找到包治此类疾病的疫苗。对此病的预防控制主要还要依靠加强对猪场的饲养管理和药物的预防保健来完成,猪群一旦发病后,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

微生态制剂能够将有益菌在机体内竞争性的在肠道占位并迅速的生长繁殖,促进肠道的消化吸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强化疫苗的接种效果,提高机体的生产性能,增强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有效地克服仔猪断奶、转群、天气变化、饲料更换等各种应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几率。

定期使用保健药物预防在我国的养殖现状尤为必要。考虑到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使用抗病毒中药和针对细菌、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定期保健确实有效可行,特别是对在18 周龄墙猪保健尤为重要。